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 第85章 一日三策书,立第五军团

第85章 一日三策书,立第五军团(1/2)

目录

两日后。

王虎于天岳山祭拜王猛后。

直接领着大兴卫返回大兴,并未去海昏告别。

凡天岳山入江东军者。

现在活着的不足五百,最低的都是军中百夫长,帐内攒敌首十余。

因为每一次大兴征战在外,这些人都是提着锋矛,冲杀在最前面,只为了鉴证宁辰立江东军时说的话。

纵使马革裹尸,血肉归尘,我们也将千古流传。

这些年江东军旧部越来越少,他只是不想看着周进死在夷州而已。

……

六月初。

吏部策书飞入豫章。

原靖安令,豫章郡丞杜双,升任豫章太守。

原豫章太守周进,被调入大兴吏部,以待备用。

一份普普通通的调令策书,并未在大兴掀起什么波澜,因为很多人的目光并不在一郡之地。

可是,六部官吏却明白周进入府的意义。

这是宁辰要下决心归治夷州,乃至不惜调用周进这等手段强硬的太守作为备用。

此去夷州,天地广阔。

酷吏刀锋扬起之时,海域不可阻,夷人亦不可阻。

数日之后。

周进初至大兴。

他还未来得及入城。

诸葛瑾一封策书,征周进为军议司后护军,着配大兴刀。

半个时辰后。

周进终于在军议司带领下踏入城内。

可是,又被兵部策书拦住去路,兵部表其为平海督,册立第五军团,募兵一万以备待用。

临近军议司时。

吏部官吏持策书而来。

表周进为夷州刺史,开刺史府,可征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薄曹从事,武猛从事等等属官,即日抚镇夷州!

不到一个时辰。

三份策书。

震惊了整个大兴城。

无数百姓,学子,都在打听周进其人。

有豫章学子,亦或者天岳山五百学子高谈阔论,讲述着属于江东军的辉煌,更是有周进种种功绩。

这时,他们才发现一介文官太守,竟然曾是悍勇杀敌的大兴校尉。

一日三策书。

这是宁辰对周进的恩宠吗?

不,只是在宣读他过往的功绩而已。

这三份策书,代表着他对治理夷州的期望。

同时也是一种命令,若治理不好夷州,周进辜负的不是他,也不是大兴,而是一日三策书的殊荣。

军议司。

大堂之中。

荀攸将兵符与大兴刀奉上。

“铿。”

周进抽出江东军,咧嘴笑道:“好久不杀敌,亦好久不配刀了,都快忘了征战沙场是什么感觉!”

“呵呵。

荀攸捋了捋胡子,淡笑道:“周将军,主公亲自为你选了两位副手,负责协助你统帅第五军团!”

“哦?”

周进瞳孔微微一凝。

“他们都在夷州。”

荀攸目光如炬,解释道:“一位名为吕子明,是子敬的参军,一位是第四军团军侯,名为贺公苗,等你前往夷州之时,可以用军令征召,主公对他们的厚望不比将军少,还望将军好生使用!”

“喏。”

周进应喝道。

“好了。”

荀攸沉声道:“军议司诸事暂且如此,兵部亦是如此,你要在八月之前入海前往夷州,至于刺史府的官吏,可前往吏部提取章程,凡储备官吏,大兴学府可以出仕的学子,皆可以征召。”

“孔明?”

周进试探道。

“呵。”

荀攸,诸葛瑾,贾诩嘴角一抽。

诸葛亮可是宁辰被誉为周之吕尚的存在,怎么可能让周进征召。

周进入府。

代表着夷州的铁血归治。

出军议司后,他走了一趟吏部。

在储备官吏与大兴学府中征募了刺史府属官。

并且,以武猛从事为主,在各郡展开第五军团的募兵。

五日后。

方才入了大兴府。

王虎在前方领路,嘴角满是掩不住的笑意。

“主公。”

周进进入大堂躬拜道。

“坐。”

宁辰翻看着从淮南而来的文书,沉声道:“这些年,在豫章辛苦了,那是我们的初始之地,亦是百姓拥护所在,非常人不能治,哪怕是现在的杜双,也是从咱天岳山上下来的人!”

“末将晓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