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 第50章 老朱高兴坏了

第50章 老朱高兴坏了(1/2)

目录

朱元璋幼年时,曾因杀牛分肉给饥饿的兄弟们而被地主毒打。

他逃回家中,却亲眼目睹父母被一个芝麻小官用伪造的两千两白银账单逼死。

这段刻骨铭心的仇恨,让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尤其痛恨小吏滥用职权。

因此,建立大明后,他对官员,尤其是底层小吏,制定了极其严苛的律法。俸禄也被压到最低限度,仿佛要让他们也尝尝贫困的滋味。

朱标看着自己的父亲。

他理解祖辈被贪官逼上绝路的血泪,但这不应成为屠龙者终成恶龙的借口。

“父皇,先祖的苦难,儿臣深知是贪官所害。但如今,您贵为天子,九五之尊;儿臣身为太子、监国!大明社稷出现问题,儿臣岂能视而不见?父皇若有失,儿臣更应直言谏诤!”

朱标的锋芒令朱元璋既惊又喜。

儿子能有此担当,他颇感欣慰,但事关重大,他不能轻易让步。

俸禄制度是他与六部重臣反复商讨月余才定下的,最终由他力排众议拍板。

朱标虽点出了问题,朱元璋却不愿独自承担全责,内心倾向于归咎于当初议事的大臣们思虑不周。

“标儿,你能直言不讳,父皇甚慰。你确实长大了。可你要明白,大明每一项法度,都是父皇与众臣深思熟虑的结果。就说这俸禄,稍作改动,对大明的国库将是何等重负!”

在朱元璋看来,朱标虽发现了漏洞,却未必有解决良策。

面对父亲的质疑,朱标淡然一笑:

“父皇无需担忧,儿臣既敢在朝堂提出,自然已有应对之策。此法可使官员既获清名,又得实利。名利双收之下,必能大大遏制贪念!”

朱元璋越发怀疑儿子是否被人蛊惑了。

“标儿?你莫不是被人哄骗了?这世上哪有让贪官名利双收的好事?你确信这对朝廷有益?”

朱标不再多言,直接详述了苏河提出的绩效奖励制度,以及自己补充的惩戒措施。

花了近半个时辰,朱元璋才完全明白这套“考勤领赏、绩效加俸、评优授奖”的办法有多精妙。

他端坐椅上,不可思议地望着儿子,仿佛看到了未来明君的英姿。

这个法子不仅巧妙遮掩了他定俸过低的失误,更能化官员的怨怼为感激。

直接加俸,官员会视为应得。但通过奖励制度让他们凭政绩去争取名利,正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

朱元璋猛地拍腿,笑容满面:

“哈哈!好!标儿说得好!不愧是我朱重八的儿子!咱以前咋没发现你竟如此才智!”

他兴奋地打断想要说话的朱标:

“今日真是大喜的日子!咱标儿在朝堂上初露锋芒就立下大功!晚上咱一家三口好好聚聚!带上雄英那小家伙!”

他乐呵呵地做了决定,不容朱标拒绝。

朱标只得应下。

只要父皇肯改俸禄之弊,目的便已达到。

他走出华盖殿,仰望天空,恍如隔世。

若苏河所指出的种种积弊皆能如此解决,大明的国运或许真能长盛不衰。

……

坤宁宫内,马皇后小憩时听闻观音奴的禀报,心中欣慰又感慨:

“你是说,今日早朝,标儿当廷抗辩,硬是将那一百八十名待决贪官保了下来?”

她相信朱标能做此事,却未料他动作如此迅速、方式如此大胆!

本以为他会退朝后私下与老朱商议,没想到竟是在朝堂之上直面君父。

这一幕,足以载入史册。

观音奴回道:“娘娘,千真万确!现下整个皇宫都为之震动。太子殿下竟敢在朝堂与皇上据理力争,末了还是百官一同为殿下进言求情……”

马皇后闻言失笑:“什么‘进言求情’,我标儿何须求情?”

她心下了然,吩咐道:“观音奴、玉儿,传话御膳房,今晚备家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