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发酵(2/2)
“对,差不多就是这样。合作社的好处就是买原料量大了可以打折,还可以平摊运费这些……”
张春城两兄弟则是第一次听到合作社这个概念,都认真的听着。
“对了,泽安舅舅,今年下半年你就可以开始给大队上申请成立合作社了。
先成立养猪的合作社,大棚我还在摸索。”
“要的。”
喝了几口后张泽安说道:“前几个月我给海洋写信的时候问过他晓得大棚蔬菜不。他说蓉城早就有了,那价格哦,你们晓得海椒好多钱不?”
张泽安按着张春城两兄弟问道。
见两人摇头,他用手比了比:“4块钱!还不是随时都能买到!”
王建安连忙开口:“泽安舅舅,那些都是南边运过来的,而且不是大棚蔬菜,现在大棚在冬天也种不出来海椒。”
上一世王建安就试过种辣椒,结果都没长辣椒。
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辣椒品种选错了,像二荆条这些蜀省常吃的辣椒需要强光照。
而耐寒弱光的辣椒,要在1995年才被研究出来。
“这样啊。”张泽安尴尬一笑,“还有黄瓜,这个是绝对是大棚种的,海洋说蓉城去年卖的就是双流上市种的。但是也不便宜,过年那段时间最高要卖到5块钱一斤。”
张春城两人举着筷子目瞪口呆的看着张泽安,又看向王建安。
“大棚是有点赚钱,但技术含量也高,比养猪高多了。”王建安笑着说道,“放心,等我摸索好了也教你们。对了,海洋是在哪儿打工哦?知道的这么清楚。”
“嘿嘿,在一个饭店学厨,他二爸带着他的。”张泽安得意的说道。
王建安仔细在脑子中搜索了一下,这才想起张泽安的二弟这段时间是在外地当厨师。
有了这个关系,大棚蔬菜的出路好像又多了一个方向:“泽安舅舅,海洋的具体地址在哪儿你晓得不哇?二天我去卖大棚菜的时候看看他。”
“这个我就不晓得了,下次写信帮你问一下,你是想把菜卖到饭店去?”
“有这个意思,饭店每天都需要菜的嘛。”
吃完饭又继续聊了聊养猪和大棚,几人便往王建安的大棚基地走去。
又经过了两天半,深层土已经全部挖出来。
王建安指挥大家将第一天挖出来的肥土回填到坑里。
收工的时候王建安招呼所有人到他家:“非常感谢各位乡亲这3天的帮助,接下来我这儿就用不了那么多人了,今天就给大家把账结一哈。”
“这么快啊?”众人不舍的嘟囔道。
“接下来就是砌墙了,确实用不到那么多人,不好意思了哈。”
随后王建安将除了砌墙人员的其他众人的工钱结算完,全是干满一天的。
垒土墙的时候每天都只垒20多公分,然后得晾一晚,等土硬了第二天继续往上垒。
就这样干了1个星期,3面高墙渐渐的建造起来。
好在这段时间天公作美,没有下雨。
大棚基地整体结构已经完成,接下来就只剩下搭架子和铺塑料薄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