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 第33章 天下仁义不过刘备,四海志远不及刘禅

第33章 天下仁义不过刘备,四海志远不及刘禅(1/2)

目录

“这还用选?!”张飞虽听不太明白包拯口中的“这制那制”,但“及时纳税”、“提供兵员”几个字却是听得真真切切!

眼下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边孙吴更是貌合神离,自家兵马不过数万,地盘仅有江夏、长沙两郡。

可以说的上是危急存亡之刻!

若真让这包黑炭用了那慢悠悠的第二策,占着长沙又有何用?

岂不是白白背上个大包袱!

他生怕大哥一时心软,选了那“富民”之策,急得嚷嚷起来:“大哥!自然是选第一策!长沙百姓为大汉复兴大业,苦一苦,无妨!待日后救出天子,再请旨免他长沙十年赋税便是!”

辛弃疾此时也站了出来。

作为刘备倚重的谋士之一,他深知局势艰难,冷静分析道:“主公,我军新得长沙,根基未稳,强敌环伺。若行第二策,非但数年之内难获补给,更需分兵驻守,徒增负担。”

他略作沉吟,试图寻找折中之法:“或可……先用第一策以解燃眉之急,待全取荆州,根基稳固,再行仁政……”

然而,话未说完,他自己也顿住了。

深知治国如烹小鲜,一旦行此酷烈之法,官吏豪强尝到甜头,盘根错节的利益便如蔓草滋生,再想回头,谈何容易?

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易事。

而且到时候就算是以酷烈之行将长沙拖回正规,可在这期间失去的百姓,还能活回来吗?

如此难题,不禁让厅中众人都翻起来难。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刘备。厅堂内一片寂静,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可闻。

刘备沉默着。

他眼前并非地图上的长沙郡,而是颠沛流离数十载所见的景象:

流民枯槁的面容,荒村断壁残垣下无主的骸骨,易子而食的绝望哀嚎,被苛捐杂税逼得悬梁自尽的茅舍。

大汉百姓已经困苦良久了!

从黄巾之乱开始,二十四年间百姓们竟然没有享一刻安宁!

“兴复汉室”四个字,若要以万千黎庶的膏血为祭,这“汉室”又复之何益?

他想起茅庐草堂外的誓言,想起百姓箪食壶浆的期盼。

可他又想到,自己自涿郡起家,三兄弟一路艰难困苦,方才有了如今基业,

二十年来,

身边追随他的手足、属下都鲜有成家立业者,若是再背上负担,如今心头一软,再功亏一篑……

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

他能否对得起这帮跟随他的兄弟们?

痛苦的选择压在他的心头。

张飞所言是冰冷的现实,

辛弃疾的折中亦是无奈之思。

但那些苦难的面孔,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良知上。

终于,他缓缓抬起头,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不。选第二策。”

他扫视着厅中众人,眼中满是愧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