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三军裂地拔残垒 一网收星耀楚庭(2/2)
备冒昧相询,此间可还有遗贤于野,或怀才不遇、心向汉室之士?
无论经世治国之才,运筹帷幄之智,乃至通晓农桑、精于律法者,皆是我军亟需之瑰宝!
望机伯不吝赐教,使备不至空入宝山而失之交臂。”
帅府内一时安静下来。
伊籍感受到刘备的诚意和急迫,心中亦是感慨。
他略作沉吟,拱手道:“主公求贤若渴,实乃荆襄士民之幸!籍不才,敢举荐数人。”
“快请讲!”刘备身体前倾,目光灼灼。
“其一,宜城马氏,兄弟五人皆有才名,尤以马良(字季常)为最。季常才思敏捷,明于治道,素有‘白眉最良’之称。
其弟马谡(字幼常),虽年少,然聪颖过人,好论军计。
若能得马氏兄弟效力,于内政外交,必有大益。彼等对主公仁德之名亦颇有好感。”
伊籍顿了顿,补充道:“只是马氏乃地方大族,态度尚需观望,主公宜以礼相待,遣人征辟。”
“马季常、马幼常!”刘备眼中光芒更盛:“白眉最良之名,备亦有耳闻!此等大才,正当为我所用!机伯,联络马氏之事,便劳烦你费心,务必表达备礼贤下士之意!”
徐庶此时也开口道:“主公,庶亦听闻一人,其才不下于孔明。”
“哦?何人能与孔明比肩?”刘备精神大振。
诸葛亮可谓是他见过茫茫多人中属性最高之人,
要说谁是能够与孔明比肩,他不太相信,但只要有孔明七八分的能力,便已是大才!
“襄阳庞统,庞士元!”徐庶正色道:“人称‘凤雏’,与卧龙齐名。其学贯古今,尤擅奇谋机变。
此前避乱江东,然孙权不能尽其才。
若主公能得士元相助,则如虎添翼,谋主之盛,天下可期!只是……”徐庶微微一顿,“士元行踪飘忽,需多方打探。”
“凤雏庞士元!”刘备难掩激动,他想起水镜先生曾经说过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如今孔明已在刘备帐中,若再得凤雏,何愁大业不成!
随即吩咐:
“元直,探访士元先生行踪之事,便交予你,无论天涯海角,务必寻得!备当以师礼待之!”
刘备又看向诸葛亮:“机伯,可还有贤才?”
伊籍想了想,又道:“零陵刘巴(字子初),乃宗室之后,名望素著,精于政务钱粮,尤善理财。若能请得,于安定后方、筹措军需,乃不二人选。
另有襄阳习氏、蒯氏等大族中,亦有才俊子弟,只是其族人多与旧主及曹氏有旧,态度或暧昧,需徐徐图之,示以恩信。”
“刘子初!习氏、蒯氏子弟……”刘备默默记下,这些都是稳定荆州不可或缺的力量,“机伯所言极是,根基未稳,当以怀柔为主,示以恩信,使其归心。此事亦需机伯多加留意。”
这时,刘备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之前陈到将军护送文仲业将军家眷出城,曾言文家家风刚烈。其子弟中,可有可造之才?若能安抚启用,于稳定襄阳人心,或有奇效。”
伊籍对此事也有关注:“回主公,文聘将军之子文岱,虽未及弱冠,但观其护持家眷、临危不乱之状,沉稳有度,且通晓文墨,颇有乃叔之风。此子或可培养。”
“好!”刘备点头,“待文氏家眷安置妥当,我当亲自见一见这位文岱贤侄。文仲业忠勇,其子当非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