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庞统定计(1/2)
数日后,风尘仆仆的邓艾终于返回了中军帐。
帐内,庞统、于谦、秦良玉、沙摩柯、陈到、霍峻等人早已等候多时,气氛凝重。
“禀军师!广信城内外情势已探明!”邓艾抱拳回复。
“讲!”庞统目光如炬。
“其一,吴巨其人!”邓艾语速加快,“我军屯驻其境,此人表面故作镇定,接见地方士绅时言必称‘同属刘皇叔麾下,当同心戮力’。
然其府邸内戒备森严,亲信家兵日夜巡逻,府库粮秣调动频繁,似在暗中备战!
更有甚者,其心腹幕僚曾私下言及‘刘备远在荆州,鞭长莫及,此地终是我辈基业’!
此蛇鼠两端,绝非真心归附!”
庞统与于谦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了然——吴巨果然不甘心交出权柄,且心存侥幸!
“其二,兵力虚实!”邓艾继续道,“吴巨麾下可战之兵约五千余,其中两千是其从荆州带来的老卒,装备尚可,多为步卒,布防于城垣及东、南两门要害。
余下三千,乃其近年招募本地乡勇及收编部分蛮寨土兵,装备混杂,战力参差,多驻守西、北二门及城中要道。
城中武库陈旧,铁甲不足二百副,弓弩亦多老旧,箭矢存量有限。
其精锐,唯亲兵数百,甲胄稍齐。”
“五千之数,守城尚可,野战不足惧。”秦良玉冷然道。
“其三,根基动摇!”邓艾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城中粮价已较月前翻倍!盐价更是腾贵!官仓存粮据内线估算,仅够全城军民支撑两月!
富户虽有余粮,但人人自危,囤积居奇。百姓怨声载道,言及吴巨只知加税征粮,以备兵甲,不顾民生。
城中几家大族,对吴巨阳奉阴违,尤其城西赵氏,曾因田产与吴巨亲信结怨,心怀不满。
更有流言四起,言刘皇叔仁义之师将至,解民倒悬!”
“好!”庞统一拍桌案,“民心不稳,粮秣不济,此乃天赐良机!
外援如何?与士燮可有勾连?”
邓艾神色一肃:“确有所获!末将手下精锐,于城外驿道设伏三日,终截获一名自交趾方向潜行而来的信使!从其身上搜得密信一封,乃士燮之弟士壹亲笔!”
说话间,他呈上一卷用火漆密封的帛书。
庞统迅速拆开,于谦、秦良玉等人也凑近观看。
信上内容虽措辞隐晦,但核心意思昭然:
士燮对吴巨独守苍梧,力抗强邻表示关切,暗示若吴巨能坚守待援,拖住汉军,交趾方面必不坐视,粮秣军械,亦可暗中接济一二。
信中更提及江东亦对此事瞩目,暗示孙权的态度。
“铁证如山!”于谦沉声道,“吴巨已暗通士燮,寻求外援,抗拒统一之心,昭然若揭!抚之无望!”
“好一个坚守待援!”庞统眼中寒光暴涨,将密信重重拍在案上,“吴巨想当钉子,士燮想当渔翁?做梦!”
帐内杀伐之气陡升。
沙摩柯早已按捺不住,低吼道:“军师!还等什么?让俺带儿郎们打头阵,破了那鸟城!”
庞统没有立刻回答,他目光在地图上的广信城与周边地形上来回扫视。
片刻,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嘴角勾起一抹冷冽而自信的笑意。
“吴巨既已首鼠两端,暗结外援,根基动摇,兵无战心,民心离散……”
“此乃天亡之!”
庞统声音不高,却带着掌控全局的镇定,
“强攻?不必!我要让他自己打开城门,引颈就戮!”
众人精神一振,屏息凝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