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桃花投资首笔融资,占股藤迅!(1/2)
4月23日。
深城,赛格科技园。
藤迅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程序员们在一个个格子间内,不停的敲动电脑,斗志昂扬的忙碌着。
而在会议室内。
公司高层齐聚一堂。
藤迅CEO(首席执行官)马化藤、藤迅CTO(首席技术官)章志东、藤迅COO(首席运营官)曾李庆、藤迅CIO(首席信息官)许晨叶、藤迅CAO(首席行政官)陈义丹,全部出席。
会议伊始。
马化藤开口道:“1998年6月,夏国互联网用户数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国内互联网第一次发展热潮到来。
1998年11月,藤迅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底,公司推出首款产品——无线网络寻呼系统,但由于BP机市场萎靡不振,该产品宣告失败。
1999年2月,公司模仿以色列即时通讯软件ICQ,推出OICQ。
1999年11月,OICQ注册人数,达到100万人。
显然,OICQ上线后,深受用户喜爱。
不过……伴随不断增加的用户数量,我们急需更多的服务器支撑。”
话音落下。
众人愁眉紧锁。
夏国互联网公司与米国互联网公司,在服务器的使用上,差别很大。
米国人工很贵,服务器很便宜。
夏国人工很便宜,服务器很贵。
一台好点的服务器,起码要五六万元。
而现阶段……
藤迅资金有限,账户资金不足1万元。
仅凭这么点钱,想支撑百万注册用户的OICQ,无疑是天方夜谭。
想要公司继续运营下去。
只能走融资这条路!
马化藤继续说道:“先前我们已经达成一致,决定通过融资,来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
起初,我找银行融资,但是发现银行这种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这种新兴行业,存在较大差距。
银行对OICQ的百万注册用户,压根就不感兴趣。
接着,我又联系过不少公司。
比如公司目前的房东——深城赛格集团。
比如公司COO曾李庆的老东家——粤东电信。
比如,龙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1。
比如,中北公司、联像公司等等。
但他们看不懂OICQ,不理解藤迅技术和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对我们的盈利前景持怀疑态度。
他们对藤迅的估值,按照固定资产来衡量,也就是公司有多少台电脑、多少台打印机,多少张桌椅板凳。
最多的一家公司,只愿意出资60万元……”
听到这里。
众人都面带无奈之色。
国内的投资方,看重藤迅的固定资产,而非虚拟用户数量。
事实也的确如此。
他们作为藤迅的创始人,其实也找不到OICQ的变现途径。
连内行人都是如此。
更别说那些外行了!
这时,马化藤笑着说:“这段时间,我们制作多个版本的计划书,最终吸引三家公司的青睐。
第一家公司,名为IDG资本。
第二家公司,名为港城盈科。
这两家公司,都愿意出资110万美元,获得藤迅的20%股份。
第三家公司,名为桃花投资。
桃花投资公司,是近些天主动联系我们的,表示愿意出资300万美元,获得藤迅40%的股份。”
说到这里。
马化藤看向众人,补充道:“成立藤迅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你们当初放弃原本的工作,选择加入藤迅团队,故而今天我们开诚布公,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