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虚惊一场,准备联通两个星系(2/2)
如果人类真的要走向深空,比邻星将是第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桥头堡。
但是,如何实现稳定的、大规模的物资和人员输送?
依靠“盘古”号这样的巨舰进行空间跳跃,成本高昂,风险巨大,且运力有限。
需要一个更根本的解决方案。
一个词浮现在石毅的脑海——虫洞。
不是自然形成的宇宙虫洞,而是人工建造稳定的超空间隧道,直接连接太阳系和比邻星系,将数十光年的距离缩短为“门”的两端。
这个想法大胆得近乎疯狂,但石毅的心脏却因此而剧烈跳动起来。
“盘古”号的成功已经证明了空间翘曲技术的可行性,那么在此基础上,稳定并扩大一个翘曲点,形成永久性的通道是可能实现的。
“召集所有部门主管,以及物理学、工程学、宇宙学领域的首席科学家,一小时后在中央会议室开会。”石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一小时后,“盘古”号中央会议室。
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会议桌中央,太阳系和比邻星系分别在一端闪烁。
石毅站在星图前,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专家和军官。
“诸位,我们眼前的比邻星b,是一个悲剧,也是一个启示。”石毅开门见山,“它告诉我们深空并非坦途,但也向我们展示了更高级文明可能达到的高度。而我们人类,绝不能重蹈覆辙,我们必须走下去,更稳、更远地走下去。”
他停顿了一下,手指点向比邻星:“这个星系,距离我们最近,拥有(尽管已被摧毁)一个可能蕴藏巨大技术宝藏的星球。
它的战略价值无可估量。但依靠舰船跳跃,无法支撑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我们需要一条‘高速公路’,一条连接‘北辰’和这里的,稳定,能够实现即时通联和物资输送的通道。”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震撼的计划:“我提议,在此地,在比邻星系,依托‘盘古’号作为初期基地和能量源,集合我们最顶尖的智慧和所有资源,尝试建造一个——人工虫洞稳定器,直接连接太阳系‘北辰’基地附近的预设坐标。”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宏大到匪夷所思的计划惊呆了。建造虫洞?这简直是神话中的神明之力。
“总师……这……理论模型呢?能量需求将是天文数字,甚至可能需要负能量或者我们尚未发现的奇异物质来维持隧道稳定。”一位资深的物理学家首先提出质疑,但眼神中同样闪烁着被点燃的火焰。
“理论模型基于‘盘古’号的跳跃引擎,但需要极大的扩展和修正。
能量方面,‘盘古’号的聚变反应堆加上新型能量核心设计,可以作为初始能量源和稳定锚点。
我们需要的是计算、是设计、是将理论变为现实的工程奇迹。”石毅回应道,他显然已经进行过初步思考。
“即使能量问题能解决,空间坐标的精密锚定、隧道壁的稳定维持、防止引力潮汐撕裂……无数技术难关。”另一位工程师接口,语气沉重但并非否定。
“我知道困难重重。”石毅的目光扫过众人,“这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以内,人类面临的最艰巨的工程和技术挑战。但想想看,一旦成功,意味着什么?”
他的声音高昂起来:“意味着太阳系和比邻星星系将成为一个整体,意味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得到了革命性的拓展。
我们可以将比邻星b的废墟资源运回研究,可以将‘北辰’基地的工业能力直接投射到这里进行建设。”
“这将彻底改变人类文明的格局,这是我们为后人开辟的真正‘通天之路’。”周震南派来的军事代表,一位沉稳的少将,此刻也忍不住激动地说道,他看到了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
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从震惊变为热烈的讨论。
科学家们开始争辩技术细节,工程师们估算着资源和工期,军官们评估着安全需求和防御部署。
风险巨大,前路未知,但机遇同样前所未有。
石毅耐心地听着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在脑海中进行着整合和规划。
最终,他抬起手,让讨论暂歇。
“计划风险极高,但回报无法估量。我决定,‘盘古’号后续任务重心调整。
第一阶段,对比邻星b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详细探测和初步采样,重点搜集可能用于虫洞建设的特殊材料和能量数据,评估废墟中的技术价值。同时,对比邻星系进行全面测绘,寻找最适合建设虫洞稳定器的轨道位置。”
“第二阶段,派出通讯战机,向‘北辰’基地发送详细报告和我们的计划,请求后方全力支援,派遣第二批携带特殊工业设备和更多专家的舰队前来汇合——当然,这需要他们安装空间翘曲引擎,不过资料都有,技术人员也有,相信难不倒他们。。”
“第三阶段,集中所有力量,攻关人工虫洞技术,尝试建立微型实验性虫洞,最终目标,建成连接太阳系的稳定通道。”
“在此期间,‘盘古’号将作为临时空间站和指挥中心。我们需要立即开始在舰体外部加装资源处理模块、工业制造模块,并利用附近小行星带的资源进行初步的自给自足尝试。”
命令清晰,目标明确。尽管困难如山,但在石毅的领导和“盘古”号奇迹的鼓舞下,所有人都被注入了一股豪情。
这是比单纯远航探索更伟大、更奠基性的伟业。
整个“盘古”号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这一次,目标从探索变成了建设。
探测人员和工程舰频繁出入,对比邻星b进行地毯式扫描和采样。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分析着带回的奇异物质碎片。
工程师们则开始绘制无比复杂的虫洞稳定器蓝图,进行海量的模拟计算。
石毅几乎住在了舰桥和实验室,协调着方方面面。他时不时会看向那颗沉寂的死亡星球,以及远处那颗仍在不断发送无效信号的奇异陨石。
它们既是警示碑,也是指路石。
人类文明的火焰,能否在这片遥远的星域真正扎根,甚至燎原,就看这艰难的第一步——能否建成那条通往故乡的“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