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本官出身草莽,还怕蛇妖?! > 第92章 君心似海

第92章 君心似海(1/2)

目录

已近寅时,秦淮河上,依旧热闹非凡。

画舫的灯笼连成一片,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罗带轻分,帐里香浓。奴家身似浮萍,盼君怜惜,共赴巫山一场梦……”

“……玉臂横陈,烛影摇红。莫问明日愁,且看今宵,哥哥几番勇……”

杜府客房内,许闲盘膝而坐,对窗外小姐姐们的露骨唱词无动于衷。

那条通体雪白的小蛇,舒服的盘在许闲胸前,周身沐浴着一层肉眼可见的、由天地间汇聚而来的银色月华。

就在一人一蛇宁静修行时,房门被“咚咚咚”地敲响了。

那盘在胸前的小白蛇受惊,刷的一下,化作一道白光,带起一阵轻风,瞬间钻回了许闲温暖的怀里,只留下一颗小脑袋从衣襟处探出,用那双金色的竖瞳警惕地盯着门口。

“许大人,醒了吗?”是杜仲的声音,带着些许急切。

“何事?”许闲声音平静,一边不动声色地将怀里的小脑袋按了回去。

“我们该去面圣了!”

杜仲早已在院备好了两匹黑马,见许闲出来,不由分说地将一根缰绳塞到他手里,嘿嘿笑道:“许大人,昨晚歇得可好?现在正是好时辰,哥哥带你见识见识这秦淮风月。”

两人翻身上马,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没走多久,一阵丝竹之音与女子娇媚的笑语声,顺着风,钻入耳中。

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大河波光粼粼,两岸画舫林立,红楼栉比,正是那销金蚀骨的秦淮河风月地。

楼上的姑娘们倚着雕花的窗棂,漫不经心地摇着团扇,眼神娇媚地扫过街上的行人,空气中都仿佛飘荡着脂粉的香气。

“嘿,许大人,瞧见没?”

杜仲挤眉弄眼,用马鞭指着不远处一座尤为气派的三层红楼,压低了声音,笑得一脸猥琐,“这叫‘春风渡’,里面的姐儿,那叫一个水灵!就是价钱贵了点。”

他咂了咂嘴,一脸回味无穷的表情,随即又拍着胸脯道:“改日,要是有机会,哥哥我做东,带你来这儿好好耍耍!”

许闲扯了扯嘴角,没接话。

他能感觉到,怀里那颗小脑袋动了动,似乎对这地方的气味有些不喜,往他怀里又缩了缩。

两人继续前行,绕过春风渡,前方一座更加雅致清幽的三层小楼,出现在眼前。

这座楼没有挂那些花里胡哨的招幌,只是在门口悬了两盏写着“漱玉”二字的精致灯笼。

与周围的喧嚣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喏,这儿就更了不得了。”杜仲的语气里,竟带上了一丝敬畏,“漱玉坊,里头有苏花魁。这位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卖艺不卖身,名动金陵,若是想见她一面,那还得看人家心情。”

杜仲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凑到许闲耳边:“坊间还有个传闻,说这位苏花魁啊,其实早就心有所属了。”

“哦?”许闲终于来了点兴趣,不动声色地问道。

“都说她早年间在金陵城外救过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见那书生才华横溢,便将他带回坊中,倾尽所有,供他读书科举,只盼着他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风风光光地来为她赎身。”

杜杜仲讲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

“只是这么多年了,也没人见过那书生的真面目,更没听说有哪个金榜题名的跑来此地,为一个风尘女子赎身的。”

杜仲话锋一转,撇了撇嘴,一脸的不屑,“要我说啊,八成是那些酸儒文人自个儿编出来的故事罢了!他们一向喜欢这一套!”

他哈哈一笑,显然是把这当成了一个笑话。

许闲沉默不语。

他的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张画着红色牡丹的纸条,以及苏紫兮那双隔着面纱,依旧勾魂摄魄的桃花眼。

皇城,大梁的心脏。

当许闲和杜仲骑着马,一路蛋颠地终于抵达那座巍峨的宫门前。

“哥哥我啊,就在这儿等你。”

杜仲翻身下马,拍了拍许闲的肩膀,压低了声音,“记住,在里面,少说,少看,少问。陛下问什么,你答什么,陛下不问,你就当个哑巴。”

许闲点了点头,跳下马来,独自走向那座巨大的朱漆宫门。

一名身穿青色宦官服,看起来很年轻,脸上甚至还带着几分稚气的小太监,早已等候在此。

他见到许闲,立刻堆起一脸谦卑的笑容,躬身行礼:“可是暨阳县男许大人?奴婢戴云,奉干爹之命,在此等候大人多时了。”

许闲从袖中摸出一张百两的银票,悄无声息地塞进了他的手里,动作自然,行云流水。

银票入袖,戴云脸上的笑容瞬间亲切了许多,就像是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几乎细不可闻:“大人,待会儿见了陛下,无论陛下赏了什么,您都只管磕头谢恩便是。至于其他……您就当自己是个木头人。”

这提点,比杜仲的更加直白。

许闲心中了然,随着他,走进了这座深不见底的皇城。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没有想象中的金碧辉煌,反而透着一股古朴与威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