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本官出身草莽,还怕蛇妖?! > 第100章 姑苏剑楼

第100章 姑苏剑楼(1/2)

目录

院中那处闹剧,最终以杜仲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告终。

包括但不限于“每周缴公粮三回”……

第二天,许闲再见到杜仲时,这位绣衣卫百户大人眼圈发黑,走路姿势也颇为奇怪。

他一瘸一拐地凑到许闲身边,脸上却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感激。

“贤弟,大恩不言谢!”

杜仲重重地拍了拍许闲的肩膀,疼得自己龇牙咧嘴,“以后但凡有用得着哥哥的地方,上刀山下火海,你吱一声!”

许闲笑了笑,坦然受了这份人情。

他知道,经过昨夜那场风波,自己在这位绣衣卫百户心中的分量,已经从“值得拉拢的潜力股”,变成了“能把后背交托的铁杆兄弟”。

正所谓男人三大铁……

这也正是他想要的,想在这金陵城站稳脚跟,必须要有自己的人。

就在这时,宫里的圣旨到了,也随之而来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鸿胪寺丞许闲,忠勇可嘉,才堪大用。兹命尔为迎北魏使团正使,即刻启程,前往姑苏剑楼,迎回质子拓跋玉。此事关乎两国邦交,社稷安危,不容有失。特遣绣衣卫百户杜仲、校尉沈璃,随行护卫,务保万全。钦此。”

……

队伍轻车简从,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三两随行的精锐卫士,便悄无声息地驶出了金陵城,一路向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只是许闲没心情欣赏什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他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手里捧着一卷由内阁连夜整理出来的、关于那位北魏质子的所有资料。

“拓跋玉……”许闲念着这个名字,手指轻轻敲击着卷宗,“北魏先帝第七子,生母为大梁人,早年因宫廷内乱,被送至我大梁为质,至今已有十二年……”

“一个被遗忘的、无权无势的倒霉蛋。”

车厢外,传来杜仲懒洋洋的声音。他骑着马,与马车并行,嘴里叼着根草茎,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这小子在江南待了十几年,除了读书写字,就是养花喂鱼,比鸿胪寺那帮老头子还能混。”

“师兄。”

沈璃清冷的声音响起,她同样骑着马,一身青衣,身姿挺拔如松,“慎言。”

杜仲撇了撇嘴,压低了声音,凑到车窗边,对许闲挤眉弄眼:“许大人,你别听我这师妹的,她就是古板。我跟你说,这次的差事,其实就是个旅游的活儿。那拓跋玉,现在正在姑苏城外的‘剑楼’做客呢。”

“剑楼?”许闲抬起头。

“对,剑楼!”

一提到这个名字,杜仲顿时来了精神,脸上都放着光,“那可是咱们江南乃至整个大梁都赫赫有名的剑道圣地!与北方的刀城齐名!想当年,哥哥我……”

“你被师父罚在后山砍了三年柴。”

沈璃毫不留情地戳穿了他。

杜仲的老脸一红,梗着脖子道:“那叫磨练心性!你懂什么!”

他俩你一言我一语,许闲却从这零散的信息中,迅速拼凑出了剑楼的概貌。

而他手里的卷宗,也对这个地方有着详细的记载。

剑楼,十年一度,会举办一场“选剑大会”。

传闻剑楼后山,有一座神秘的剑湖,湖中沉睡着自上古以来无数神兵利器、宝剑灵刃。

每隔十年,剑楼便会广发英雄帖,邀请天下成名的高手,于选剑大会之日,齐聚剑湖之畔,尝试引动湖中宝剑。

无需比武,不问出身,只看缘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