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281章 奥地利在拯救波兰俘虏

第281章 奥地利在拯救波兰俘虏(2/2)

目录

经过短暂的讨论,俄国军官们最终同意了移交。科兹洛夫上校签署了必要的文件,然后对亚当说:“囚犯11428,亚当·诺沃特尼,从现在起你不再受俄罗斯帝国的监管,而是被移交给奥地利帝国的代表。你的命运将由他们决定。”

亚当站在那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年的煤矿生活已经让他习惯了绝望和挣扎,突如其来的转机让他感到不真实。他看向冯·诺伊曼,后者给了他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安慰性点头。

他当即跪倒在地,不停地画着十字,“感谢上帝、感谢弗朗茨陛下、感谢亚历山大二世陛下。”

彼得罗夫中校几个人鄙夷地看着他,最后被诺曼特使拉了起来。

...

扎维耶尔切火车站是一座小型站点,砖红色的主建筑低矮而朴素,只有单层结构,对比华沙或克拉科夫的宏伟车站显得异常简陋。站台两侧是铺着黑色煤渣的铁轨,通往俄国内陆和波兰其他地区。通常情况下,这个车站几乎无人问津,除了运送煤炭和少量旅客的火车短暂停靠外,很少有热闹的时刻。

今天,扎维耶尔切车站却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整个车站外围都被守备森严的俄国士兵围着,而里面则不受他们管辖。

这是一场特殊的包车行动,作为弗朗茨跟亚历山大二世协议的一部分,现在弗朗茨要开始唱红脸了,一些家族长期以来没参与任何反奥地利活动的人,还有一些是跟帝国高层或者地方高层有旧等等,他们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就可以被接回国。

车站大厅内聚集了约二百名波兰裔奥地利公民,他们大多来自扎维耶尔切及周边地区的煤矿、劳改营和监狱。这些人穿着各样破烂衣衫,身上带着明显的囚禁痕迹——消瘦的身躯、布满老茧的双手、经常被煤粉熏黑的脸庞,以及眼中那种经历苦难后特有的复杂神情。

靠近东南角的一群人已经开始说说笑笑起来,他们用波兰语低声交谈,声音中透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和喜悦。一位约四十岁的矿工,名叫卡兹米日·维斯涅夫斯基,曾是克拉科夫边境附近一家铁匠铺的老板,因为给起义军提供武器,在俄军的边境突袭中就被抓了,当天的时候他都懵了,他也没参加什么起义军啊,但凶神恶煞的俄军毫不讲道理就抓走了他,提供武器不算参加起义军,而且那只不过是几把锄头!

“你们相信吗?”卡兹米日兴奋地对周围的同伴说道,“我们真的要回家了!半年前,我以为自己会死在那该死的矿井里。”

旁边的一个年轻人,斯坦尼斯瓦夫,点点头应和:“我妻子生孩子的时候,我还在挖煤。现在我终于能见到我的小儿子了。”

“愿圣母保佑弗朗茨皇帝,没想到皇帝真的会来救我们这些微不足道的人。”

而在大厅的西北角,一群人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中的一些人疲惫不堪,靠在墙边或散落的行李上,流着泪痕呼呼大睡起来。这些人从远处的西伯利亚劳改营被转移而来,长途跋涉已经耗尽了他们最后的体力。其中一位名叫亨利克的年轻人,脸上还带着鞭打的伤疤,正蜷缩在一个角落,做着回家的美梦。

还有个角落,几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跪在地上,手持简陋的念珠,虔诚地在礼拜,嘴里面念念有词,感谢上帝、感谢弗朗茨陛下之类的。

“主啊,感谢您的仁慈,感谢您没有遗弃您的子民。”一位穿着黑衣的人祈祷道,“感谢您感动了我们的皇帝陛下,让他伸出援手拯救我们。愿上帝保佑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和他的家人,保佑奥地利帝国的繁荣与和平。”

“阿门。”周围的信徒齐声回应。

与此同时,在车站的另一角,一群年轻的前起义军成员则显得更为安静。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经满怀热情地加入波兰民族解放运动,但在起义失败后惨遭俄军镇压。现在,他们即将被送回奥地利,心情复杂而矛盾。

其中一位名叫托马什的年轻人低声对同伴说:“你们真的相信奥地利人会就这样放过我们吗?我们加入了起义军,从法律上讲,我们是叛国者。”

“也许他们有其他打算。”他旁边的同伴回答,声音中透着怀疑,“政治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

“无论如何,总比留在俄国煤矿要好。”另一个名叫亚历克的年轻人说道,“至少在奥地利,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车站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许多人开始焦急地望向站台,期待着那列将带他们回家的火车早些到来。就在这时,车站的正门被推开,随着一阵寒风,几位穿着正式的人士走了进来。

为首的就是诺曼特使,他走到车站大厅的中央位置。然而,当他试图开口讲话时,却发现嘈杂的人声让他的声音难以传达到整个车站。他不得不向随行的工作人员示意,后者迅速递给他一个大喇叭,确保这个车站里面大概两百多个奥地利公民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安静,请大家安静!”诺曼特使用喇叭喊道。

“女士们,先生们,”诺曼特使开始用帝国语讲话,“我是弗里德里希·冯·诺曼,奥地利帝国外交部特派特使。首先,我要代表弗朗茨·约瑟夫皇帝陛下,向你们表达问候和关切。”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低声的议论,有人开始鼓掌,也有人仍然保持沉默。

诺伊曼特使举起手示意大家继续安静,然后继续道:“经过与沙皇陛下政府的长期谈判,弗朗茨皇帝陛下成功争取到了你们——作为奥地利帝国公民的释放和归返权利。这是帝国对其子民责任的体现,也是皇帝陛下对加利西亚王国每一位公民关怀的明证。”

“你们中的许多人参与了起义活动,从法律上讲,这本应受到严厉的惩罚。然而,考虑到你们已经在俄国的煤矿和劳改营中遭受了极大的苦难,考虑到当前欧洲复杂的政治形势,皇帝陛下特别决定,对你们实行特赦。”

这一宣布引起了更大的骚动。特赦!这意味着他们不必再担心回国后面临法律制裁。许多人激动地相互拥抱,有些人甚至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但是,”诺伊曼特使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这项特赦有一个重要条件——每个人都需要签署一份声明,承诺不再参与任何反对帝国的政治活动。这是皇帝陛下仁慈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就在这时,有个声音响起,“我们知道还有很多奥地利公民仍然被关押在其他的矿场和劳改营中,尤其是在更远的西伯利亚。他们会得到救援吗?”

诺曼特使仿佛料到了这个问题一样,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让我向你和在场的每一位保证,奥地利帝国不会遗忘它的任何一个公民。这次行动只是第一步,我们已经获得了俄国政府的原则性同意,将继续寻找和释放所有被囚禁的奥地利公民,无论他们身在何处。“

他环视全场:“每个属于奥地利帝国的公民,只要他不参与谋反等行为,都会获得奥地利的帮助和保护。这是帝国的承诺,也是弗朗茨皇帝陛下的意志。”

就在这时,车站的一角突然传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弗朗茨·约瑟夫皇帝陛下万岁!”

“万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一呼声,声音在车站内回荡,甚至惊动了站台外的俄国士兵,他们警惕地握紧了武器,但没有采取行动。

诺伊曼特使微微鞠躬,表示感谢,然后示意人群安静下来。“现在,我的助手们将分发声明文件。请每一位在文件上签名,然后准备上车。火车将在一小时内到达,带我们穿过边境,返回加利西亚。”

随着特使的这一宣布,几位助手开始在人群中分发文件和钢笔。每个人都需要在声明上签字,承诺不再参与反对奥地利帝国的政治活动。绝大多数人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只有少数几个年轻的前起义军成员显得犹豫不决。

托马什,这位坚定地波兰民族主义者,长时间地盯着文件,内心挣扎着。最终,他深吸一口气,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无论如何,回家总比在俄国煤矿中慢慢死去要好。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波兰还会有重获自由的机会。但那将是另一个故事,另一个时代的事情了。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