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登陆(1/2)
1864年11月14日。
波罗的海上空飘荡着晨雾,给整个海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奥地利远征舰队的旗舰——“太阳神号”铁甲舰上,特格霍夫少将站在指挥塔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前方模糊的丹麦海岸线。
特格霍夫少将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将要率领奥地利海军执行数十年或者说上百年来奥地利的第一次登陆作战,目标是丹麦王国的菲英岛。
菲英岛距离三国联军控制的日德兰半岛最近的地方大概是18公里左右,很近,并且丹麦的主力舰队遭遇了两次奥地利远征舰队的打击,现在基本上龟缩在哥本哈根,准备随时为国王献身,至于菲英岛,自求多福吧。
菲英岛是丹麦第三大岛,人口大约在23-24万人之间,该岛是丹麦重要的人口聚集地,该岛与日德兰半岛之间隔着小贝尔特海峡,东部有几个古老的防御要塞,而西部防御相对薄弱,主要依靠米德尔法特要塞。原因是已经几百年没有敌军胆敢横渡海峡对丹麦本土岛屿进行袭击了,上一次遭受重大军事入侵是在1658-1660年瑞典-丹麦战争期间,当时瑞典军队横渡结冰的大小贝尔特海峡进攻,距离1864年大概已经200多年了。
而且丹麦政府这些年投入的资金也主要是位于日德兰半岛上面的要塞,而现在,这些要塞都易主了。
“太阳神号”的甲板上,军官们忙碌地穿梭着,传达命令,检查最后的准备工作。舰队中的每一艘战舰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巨大的引擎在船腹中发出沉闷的轰鸣,黑烟从烟囱中缓缓升起,融入晨雾中。
“报告,大公阁下!”一位海军少校快步来到马克西米利安大公身边,立正敬礼,“所有舰艇已就位,登陆部队准备完毕。”
“很好。”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穿着军服,想起这十几天来跟普鲁士、汉诺威将领们的争论。
普鲁士军队的总指挥现在换成了赫尔穆特·冯·毛奇将军,他皇兄经常提起的人物,目前是普鲁士的总参谋长负责普鲁士的军改。他曾强烈反对这次登陆作战,理由是普鲁士军队缺乏登陆经验——“都是旱鸭子”,他如是说。这一点奥地利虽然稍强一些,但作为一个传统的陆军大国,海上登陆作战同样不是其强项。
汉诺威的将领倒是亚历山大·冯·阿伦特斯奇尔中将倒是表现得很积极,问题是总共汉诺威就派了一万两千人来这里,占三国联军总兵力的比例太小。
经过一番争论,加上柏林的命令,毛奇将军才不得不同意了对丹麦岛屿进行登陆作战,普鲁士把自己的家底舰队全部派了出来,这里面除了普鲁士原本的就是合并北德意志邦国之后得到的舰船,一共6艘蒸汽护卫舰,32艘运输船和22艘炮艇,至于他们的铁甲舰,“阿米尼乌斯“现在还在建设阶段,没办法,主要是各国都不愿意援助技术给普鲁士,威廉一世又不想要普通的铺铁皮铁甲舰,就让但泽造船厂联合施泰廷造船厂进行了全新的设计,进度有些慢,估计1865年7月会下水。
特格霍夫少将点点头,走近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汇报道:“第一批佯攻舰队搭载着赫尔瓦特·冯·比滕费尔德将军带领普鲁士第七师的一部分,大概4500人左右,会从东南方向的曲布林湾登陆,这位将军我跟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和加布伦茨中将聊过,是个作战非常勇猛的人,我估计以现在残存的丹麦兵力就算在岛上有埋伏也是打不过他的。”
虽然是佯攻舰队,但是三国联军有充分理由相信,这支部队同样能够顺利登陆并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丹麦军队主力现在可能连一万人都没有,而且士气低落。一批仓促组织起来的民兵,怎么可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普鲁士军队。
“主力登陆舰队还是在斯特里布登陆,”特格霍夫少将继续报告,“根据热气球侦察的结果,那里的防御工事相当简陋,仅有几道浅浅的堑壕。”
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点点头,他作为一名海军总司令,觉得这次登陆作战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不过,一个奇怪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也许,在这次行动中,被海水淹死的士兵数量可能比被丹麦人击毙的还要多。他心里默默做了个笔记,决定返回维也纳后向皇帝兄长建议组建专门的登陆部队,要求所有士兵都精通游泳技能。
他眼睛盯着远方飘扬着的普鲁士黑鹰旗,问道:“气象情况如何?”
“风力适中,海浪平稳,能见度正在提高。”少校报告道,“天气条件有利于我们的行动。”
特格霍夫少将收起望远镜,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对视一样,转身走向舰桥:“发信号给全舰队,开始执行'童话计划'。第一批佯攻舰队向东南方向的曲布林湾移动,主力登陆舰队保持原定航线。”
舰桥上的信号军官立即开始工作,旗语和灯光信号在舰队间闪烁传递。几分钟内,庞大的联合舰队开始分成两组——一组向曲布林湾移动,另一组则向预定的主力登陆点斯特里布前进。
在“太阳神号”下方的海面上,数十艘战舰组成的庞大编队开始按照预定计划分散开来。奥地利的铁甲舰和巡洋舰构成了这支舰队的核心力量,它们的装甲在晨光中闪烁着冷酷的金属光泽。普鲁士的护卫舰和炮艇则主要承担近岸火力支援和掩护登陆艇的任务。数量众多的运输船载着成千上万的士兵,他们大多是陆军精锐,虽然对海战和登陆作战经验不足,但训练有素,战斗意志旺盛。
随着舰队开始移动,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的目光再次转向菲英岛的方向。这个决定性的军事行动不仅关乎普丹战争的胜负,更将证明奥地利海军的实力和奥地利帝国在欧洲舞台上的地位。在他的脑海中,已经能够想象凯旋归来时弗朗茨皇帝欣慰的笑容和维也纳民众的热烈欢呼。
“愿上帝保佑我们,”他低声说道,“也愿哈布斯堡的荣光永存。”
...
“殿下,”特格霍夫在检查完作战地图后说道,“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丹麦人的防御,而是如何在没有专门登陆舰的情况下,安全快速地运送大量部队上岸。”
“这确实是个挑战。我们的大型军舰吃水太深,无法靠近浅滩。必须依靠那些平底驳船进行短程运输。”
“是的,殿下。”特格霍夫指向甲板下方正在准备的驳船,“我们总共准备了86艘平底驳船,每艘可载10-30名士兵。考虑到来回时间,第一波登陆约1800人,五小时内可增至3800人,十小时内可达11000人。”
马克西米利安走到舰桥边缘,俯瞰下方忙碌的场景:“那些是什么?”他指着一些奇怪的长方形物体。
“浮桥组件,殿下,是普鲁士方面特别改良过的。”特格霍夫解释道,“一旦控制了滩头,工兵部队会迅速搭建临时码头和浮桥,加快后续人员和装备的登陆速度。”
“我们真的没有那种登陆用的船吗?也许我们可以改造一下?”
特格霍夫摇头:“没有,殿下。这次行动准备仓促,我们只能利用现有资源。不过,工程师们对几艘较小的商船进行了简单改装,增加了放下舢板的装置和移动式登陆梯。但这远非理想解决方案。”
正当他们讨论时,一名信号军官跑过来报告:“殿下,普鲁士的腓特烈·卡尔亲王的信号:'登陆部队就位,请求确认海岸炮火准备情况'。”
马克西米利安转向特格霍夫:“我们的准备如何?”
“炮手已经就位,目标区域已经标记。'太阳神号'和'黑鹰号'的主炮将负责压制海岸防御,另外10艘炮艇会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特格霍夫停顿了一下,“不过,我们的情报显示,菲英岛西岸的防御工事相当简陋,很可能不需要太激烈的炮击就能突破。”
马克西米利安点头:“好,回复卡尔亲王,海岸炮火准备完毕,按计划进行。”
随着阳光完全驱散晨雾,菲英岛的轮廓清晰地展现在远征舰队面前。此刻距离岛屿约3公里,能看到沙滩、低矮的丘陵和远处的村庄。偶尔有几缕炊烟从村落中升起,显示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在继续,似乎并未意识到即将到来的风暴。
特格霍夫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岸边:“看起来没有明显的军事活动...等等,斯特里布东侧有些移动。”他把望远镜递给马克西米利安,“请看那个方向,殿下。”
马克西米利安接过望远镜,顺着特格霍夫指的方向看去。他看到几个身影在海滩上匆忙移动,似乎在布置临时防御工事。“那看起来只是几个士兵,也许是哨兵发现了我们。”
“很可能如此。根据我们的推测跟观察情报,菲英岛上的丹麦守军不足4000人,多为民兵和少量正规军。他们分散在岛上各个要点,在斯特里布这样的地方,也许只有一个排的兵力。”
“那么,是时候开始了。”马克西米利安转向舰桥,下令道,“向各舰发出开始登陆准备的信号。炮艇编队前进到预定位置,开始准备炮击。”
随着他的命令,奥地利舰队开始向最终位置移动。四艘专门改装的炮艇脱离主力,加速向海岸驶去。它们的甲板上架设着多门中型火炮,专为支援登陆而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