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雨水生日(1/2)
“你们说老易继续当一大爷合适吗?”
刘海中对一大爷之位可是虎视耽耽。
只要有机会,刘海中就想罢免老易的一大爷之位,然后他顶上。
“老刘,我看老易比你是差远了。”
何保国笑了笑。来刘海中家喝酒,何保国也有他的考虑。
虽然许富贵和刘海中关系好,但他老何略施小计,管教二人反目。至于刘海中这人,对付他可比对付老易容易多了。
比起何家的饭菜,刘海中家这饭菜可是差太多了,连个肉片都没有,也就炒鸡蛋还像个样子。
不过,刘海中拿出的酒倒是不差。
酒足饭饱之后,何保国抹抹嘴也就回中院去了。看了眼贾家,老易和贾张氏两口子关起门吵架。贾家这波不亏。
老易的房子,存款,还有工资,贾张氏都盯上了,至于老易将来的退休金,还太远,贾张氏没想到。
随着老易搬到贾家来,其实也就是上门的。
而在贾张氏眼中,老易就是给贾家拉帮套的工具人,一个绝户,能给贾家拉帮套是他的福气。
老易的福气大啊!
短时间内,想让老易和贾张氏两口子好好过日子,这完全不可能。老易心中可是恨死贾张氏了,贾张氏骗了他,不然他何至于此?这个老寡妇真是该死啊双!
也怪他大意了,竟然被贾张氏硬拉着就去领了证,要是没领证就好办了。
越想,老易心里也就越是窝火。
并且,老易也怀念以前的生活,他以前过的什么日子?现在过的什么日子?
想到前妻,老易就懊悔,以后他该对前妻好一点。
另外,他以前也该聪明一点,要是早点看出贾张氏骗他,也就不可能这么惨了。
然而,现在说再多也为时已晚。。
何保国皱着眉,这大晚上的,对门的贾家那两口子还不消停。就听到贾家传出摔东西的声音,还有老易和贾张氏吵架的声音。这可是严重影响了何保国和秦淮茹一起锻炼身体的兴致。
此时,何保国也想骂人了。
而秦淮茹也对对门那两口子有些不满。
这边何保国两口子心中抱怨着,在贾家的老易可是更不舒心。
老易只悔不当初,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个拉帮套的,唉,人生是何等的艰难,悠悠苍天~
“你想都别想,不可能。”老易怒视着贾张氏。
贾张氏的要求太过分了,竟然要他把存款都拿出来,以后的工资也全数交出。
简单来说,贾张氏几句话就想拿走老易所有的钱。
这老易又岂能答应?
其实,要是老易保持冷静,也就能想到,贾张氏是故意‘漫天要价’。
就像某人说的,要开个窗死活都不同意,当提出掀了屋顶,好了,就商量着怎么来开窗了贾张氏为什么嫁给老易?图他不洗澡?图他年纪大?还不就是图他有钱,有房。
老易的房子现在小贾搬过去住了。
如今,贾张氏惦记的就只有老易的钱。
老易现在是个六级钳工,工资好几十块呢!
另外,老易的存款也肯定不少。
这大院里,估计也就老易的存款是最多的。
搞不好整个南锣鼓巷都没谁家存款有老易多。
虽然老易是有钱,但让他给贾张氏钱,他就不乐意。
毕竟贾张氏骗的他这么惨。
要不是贾张氏骗他,他何至于此?
在他看来,贾张氏要是没骗他,他也不会离婚,肯定会领养个孩子,以前他有个亲戚家就孩子多,养不起,完全能过继1个给他。
其实,老易是自欺欺人。
要是贾张氏不骗他,想要个亲生儿子,而媳妇又不能生,他肯定会想离婚再娶,并且,还会想方设法把离婚的责任推给他媳妇。
至于说领养个孩子,毕竟不是亲生的。
但老易现在知道了,他前妻改嫁后能怀孕,那以前没孩子就肯定是他的问题,他就是贾张氏离婚,再娶个,也肯定不会有孩子。
不过,对现在这生活,他可并不满意。对贾东旭也是怎么看都不顺眼了。
让他一如既往的对贾东旭好,他可做不到了。以后指望贾东旭给他养老?算了吧!
他现在就想和贾张氏离婚,至于离婚之后要不要再娶,再考虑。
但却有必要领养个孩子了,5岁左右的男娃就可以,领养的孩子还能跟他姓。
最好是亲戚家孩子过继给他。
可想和贾张氏离婚就难住他了。
毕竟前段时间才离过婚,这刚结婚又离婚,这让人怎么看他?院里一大群人可都劝着。
他若一意孤行,可得不偿失。
要么先熬个一年半载,再逮个贾张氏的错。哪怕贾张氏没错,他也可以算计一下。
何保国早早的下了班。今天是他闺女过生日。雨水也6岁了。
差不多可以上小学了。
何保国是打算明年再把雨水送去上小学。
既然雨水今天过生日,何保国也就买了个她爱吃的糖葫芦带回家。另外,何保国打算回去亲手做几个鸡蛋糕。
对于面点,何保国也略懂一二。
鸡蛋糕做起来也并不是多复杂,他还是会做的。
至于原料,也就鸡蛋,白糖,面粉,发酵剂和食油等。
要是有纯牛奶就更好了,但奶粉在这年代可是高档货,不仅昂贵,有钱也难买到。
要知道,这年代国内奶类的人均消费量还不到1斤每年,故而,奶粉也就属于名副其实的特需品。
哪怕是30年代就进入国内的麦乳精,如今也是奢侈品,等到80年代才风靡全国。
就目前能弄到的原料,何保国虽然也可以做出鸡蛋糕,但和他穿越前吃的那些肯定不一样。
但也要看什么年头,放在这年代就已经很奢侈了。
秦淮茹这个后妈当的也还不错,对雨水也挺好的。
因为雨水今天过生日,秦淮茹还带雨水去逛逛街,买了点东西。
傻柱今天也早早下班。
再看秦淮茹今天买的菜,还有1斤多的五花肉。
何保国刚在家门口把自行车停下,闺女就跑来了。
只见雨水的目光紧盯着何保国手中的糖葫芦。
而院里别的孩子看到雨水有糖葫芦吃,都是羡慕,馋了。雨水则美滋滋的吃着糖葫芦。
当何保国说要做鸡蛋糕,雨水就更高兴了。
“做鸡蛋糕?爸,这你会做吗?”傻柱表示怀疑。听了做鸡蛋糕所需的原料,傻柱也是在意。
要是浪费了就不好了。
秦淮茹也是有点担心,但她还是选择相信她男人。
而老太太,三大妈,还有贾张氏等院里好几个人也都听到了。何保国要做什么鸡蛋糕?
老太太等人都是好奇。
也不管旁人如何看,何保国已经开始用心做起鸡蛋糕了。条件有限,做出的鸡蛋糕肯定不太完美。
由于没烤箱,也就用炭炉和小铁锅了。
当何保国在做鸡蛋糕时,不仅秦淮茹,傻柱和雨水在旁边看,还有好些人也围着看。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股蛋糕的香味也就散发而出。
只是闻到香味,不少人就咽口水了。
“应该差不多了。”何保国打开锅盖看了看。
这做好的鸡蛋糕看着还行。
秦淮茹倒是为做好人,还分了点蛋糕给三大妈和老太太等几个人尝一下。但像贾张氏,还有老易和许富贵等,就没有了。
而秦淮茹分出的鸡蛋糕也明显不多。毕竟何保国就没做太多。
尝了一口的都觉得美味无比,更是意犹未尽。
没尝到的眼巴巴看着。
因为是雨水生日,她今天吃到的蛋糕也就最多。
何保国也只是尝了一口,至于秦淮茹,还有傻柱,都吃了两口。本就不多,分了点给人尝尝,自家再一吃,也就没了。
雨水还不高兴了,她都没吃饱。
吃了个糖葫芦,又吃了不少蛋糕,还有红烧肉,雨水小肚子都圆鼓鼓的,嘴上还说没吃饱,让何保国也是好笑。
对门,贾家。
没尝到鸡蛋糕是个什么味,贾张氏回了家就低声骂,一个赔钱货,过个生日还吃鸡蛋糕?真是不会过日子。
但一想到鸡蛋糕那香味,她也就馋了。嘴馋的贾张氏也想做点鸡蛋糕了。。
南锣鼓巷,何保国骑上自行车,而他媳妇秦淮茹坐在后座,手里是大包小包。这是要回秦淮茹的娘家。
秦家沟距离四九城也不是太远,有辆自行车,去也方便。而这次何保国两口子下乡也是有事。
何保国要和秦淮茹扯证,顺便把秦淮茹的户口迁城里来,这就需要村里—开证明。
对于结婚证,秦淮茹也不是特别在意,对她来说,她和何保国已经是两口子了,再说农村没结婚的夫妻要多了去。
但迁户口,秦淮茹却有着犹豫。
这年代的农村户口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如今,秦淮茹虽然能把户口迁城里了,但她却舍不得农村户口的好处。
像贾张氏也还是农村户口,以她无利不起早的性子,为什么不急着把户口迁城里?农村户口可以分到田,有土地确权,以及新农合等好处。
如今的何家,何保国是城市户口,傻柱和雨水也都是城市户口,可都没田。也就秦淮茹是农村户口,村里也有给她分田。
这要是秦淮茹把户口迁城里来,何家也就没田了。所以,秦淮茹就觉得她迁户口不划算。
秦淮茹这样的想法在这年代很正常。
但何保国却知道,要是不让秦淮茹把户口迁城里来,过几年她要后悔死。
当然,这是秦淮茹没工作的情况,只要有个工作,哪怕60年代或70年代,要把户口转城里来也不难。
尽管心里是不太情愿把户口迁城里的,但何保国决定了,她也就只能听从。一大早出发,快到中午了才抵达秦家沟。
秦淮茹是风风光光回娘家。
村里人看到秦淮茹这次回来大包小包的,也都是好奇。
秦母满脸笑容,乐开了花。
这次何保国两口子可是带了不少东西回来,有几斤粗棉布,有白面,还有花生油,2瓶牛栏山二锅头,几包香烟。
另外,还给秦淮茹两个弟弟带了作业本和笔,让他们能好好学习。
当秦淮茹和父母说到回来开证明,秦顺才两口子也觉得领证也就罢了,迁户口是不是有些不妥?
其实,秦顺才两口子也有小心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村里户口,村里也就要分田,而女儿女婿又在城里,属于女儿的田不就应该秦家来种了?
久而久之,田也就是秦家了,哪怕将来把田还给女儿,在此之前也或多或少能占到便宜吧!
秦母也皱着眉,她当然不希望女儿的户口迁走,但女婿却一定要迁,为了这事和女婿闹的不愉快?只怕会因小失大。
况且这事主要也看她女儿。
若是秦淮茹要把户口迁城里去,哪怕是她父母也拦不住,毕竟女儿嫁出去了,拦着不让嫁出去的女儿把户口迁走,还不被村里人笑话?
所以,秦父秦母虽然心里是不赞成女儿户口迁走,但女婿态度明确,也就不好阻拦。
接着,秦母也就陪女儿一起去找支书开证明。
秦淮茹已经嫁到城里了,现在回来开证明,是为了回城里领证,以及迁户口,这证明村里当然给开了。
迁户口的证明,支书还好心的让秦淮茹再好好想想,不好之后再后悔。
除了秦淮茹娘家,村里其余人可不会反对秦淮茹把户口迁走,毕竟少个分好处的,村里人也能多分点。
“我想好了。”秦淮茹对支书说。
秦淮茹本心是不想把户口迁城里去,但她男人一定要她迁。毕竟何保国才是一家之主,家里的大事当然是何保国说了算。既然秦淮茹都这么说了,支书也就给开了证明。
2份证明,1份是结婚的,1份是迁户口的。
早上下乡,中午到了秦家沟,下午开了证明也就回城。等回到四合院,天色已经黑了。
院里的人也都吃过晚饭了。
何保国两口子晚饭还没吃,中饭是在乡下吃的,秦母下了点手擀面,又炒了一盘鸡蛋,而何保国还陪老丈人喝了点。
这一天可把何保国累坏了。
秦淮茹可是轻松,坐自行车就行了。
路上颠簸,自行车后座还垫了些布,坐着就是个舒服。回了家,何保国一坐下就不想站起来了。
秦淮茹则是下厨煮了2碗面条,还给何保国加了个水煮蛋。早就饿了的何保国大口吃面。
秦淮茹也吃着。
院里人也都知道何保国两口子今天下乡,却是秦淮茹回农村开证明。
翌日。
何保国先去街道办开了证明,然后也就和秦淮茹领证。
拿着户口和证明,很容易也就领到了结婚证。
这年代的结婚证也就一张纸,和小学的奖状差不多。
虽然秦淮茹不是多在意结婚证,但这拿到了结婚证,她也挺高兴的。可随着何保国拉着她去迁户口,她就高兴不起来了。
有户口本,有房契,有结婚证,还有证明,手续齐全,要把秦淮茹的户口从农村迁到城里来当然也就不难。
随着户口被迁到城里,秦淮茹也就不怎么高兴。
“你有了城里户口,以后我给你找个工作也容易。”何保国开口说。一听何保国这话,秦淮茹就是精神了。
她秦淮茹也能成为城里一个光荣的工人?
“你想想,我给你找个工作,你上了班,这户口也还是要迁城里来,早点迁了,找工作也容易。”何保国这也不完全是忽悠。
而秦淮茹听了也觉得她男人这话有道理。是她格局小了。
她的格局应该大一些,例如在城里当个工人。看秦淮茹脸上又有了笑容,何保国也是一笑。
结婚证领了,媳妇的户口也迁到城里了,何保国的心情就很是不错。
这心情好了,何保国也就决定带秦淮茹下馆子去。
一听下馆子,秦淮茹就心疼钱。毕竟下一次馆子要不少钱。
就算何保国挣钱多,秦淮茹该心疼钱也还是心疼。还是何保国拉着她下馆子去。
吃过饭,何保国先把秦淮茹送回大院,然后他也就去上班了。
由于何保国两口子就没想瞒着,所以,何保国两口子领了结婚证,以及秦淮茹的户口迁城里来,在大院里也就不是什么秘密。
对于何保国两口子领结婚证,院里众人不觉得什么,但关于秦淮茹迁户口的事,可就议论纷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