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年前,院里开会(1/2)
四合院。
秦淮茹抱着孩子在走出家门,也就看到院子里一些人在闲聊着,有二大妈,有三大妈,也有聋老太太,还有易中江的媳妇李美丽。
对了,贾东旭的媳妇马荷花也在。
“荷花,你婆婆病了,你不去医院看看吗?”李美丽问。
虽说岁数差的不大,但李美丽可是马荷花的长辈。
“要照看孩子,走不开。”马荷花无奈的说,毕竟棒梗和小当都还小,而且还有个二梗。
老易和贾东旭都去上班了。
让马荷花她带着3个孩子去医院看婆婆,这也不现实。
至于把孩子丢家里,她又不放心。
其实,完全可以让邻居帮忙照看下孩子的。
但马荷花她就不想去医院,这去了医院肯定会被她婆婆数落,还要照顾婆婆。
老易和贾东旭都不肯去医院照顾,她去干什么?
反正家里孩子多,她是走不开,可不是她不想去,所以,不能说她是不孝。马荷花说的是理所当然。
而不管是二大妈还是三大妈,又或是老太太,可都不傻。秦淮茹也是看出来了。
马荷花就不是个孝顺的儿媳,但话说回来,贾张氏也并不是个好婆婆。
摊上个恶婆婆,要怎么孝顺?
577其实,贾张氏只是对马荷花不好也就罢了,马荷花也可以忍受,还能孝顺点婆婆,但贾张氏对马荷花的2个孩子不好,这还想让马荷花对她孝顺?
再说了,贾东旭还是贾张氏的亲儿子呢,也没见多孝顺。
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贾张氏这是一病了就床前无孝子,好像也不太对,就是没病,床前也没孝子啊!
就是院外也有人谈论。
说起来,贾张氏在南锣鼓巷也是‘名气’不小,当然并非好名声。要知道,贾张氏可是名声臭大街。
如今,南锣鼓巷不说传遍了,但也大大小小好些院子有人谈论。
“95号院的那个贾张氏,知道吧!”
“人家现在也不叫贾张氏了吧,她不是和易中海结婚了吗?现在该叫易张氏了。”
“反正张氏就对了,她怎么了?”
“听说她病了,半夜发高烧,他儿子把她送医院了,也没留在医院陪她。”
“今天也没人去医院照顾她。”
“没人照顾?她活该。”
“就是,我可和你说,她就不是什么好人。”“名声早就臭大街了,能是什么好人?”
提到贾张氏,几乎都是摇头。
可见贾张氏如今在南锣鼓巷的风评之差。
哪怕和老易结婚,贾张氏在南锣鼓巷的名声还是很差。
贾张氏还不让马荷花败坏贾家门风呢,殊不知因为她,贾家门风在街坊邻里看来就是不堪入目。
老易和贾张氏结婚,不少人断言老易冲动了,肯定会后悔,果不其然。
如今,老易想离婚,但这婚可就不是好离的。
离婚对贾张氏没什么好处,她才不离,除非老易给她一大笔钱。
若是给点小钱就能让贾张氏离婚,老易肯定愿意。
但贾张氏的胃口很大,老易可就无法满足她。
毕竟老易给钱贾张氏就很憋屈了,还给一大笔钱?
第六医院,病房。
贾张氏躺在病床上,今天早上她终于是退烧了。
随着高烧退了,也就不是太难受。
不过,让她伤心的是,竟然没人来照顾她。亲儿子贾东旭不来照顾他。
老易和马荷花也都没来。
对于老易不来照顾她,她可以理解,毕竟老易都恨死她了,一直就想着和她离婚。
但儿子和儿媳这么对她,还是让她寒心。
她对儿媳不太好,这她也不否认,但她自问对儿子还是很好的,结果儿子却不孝,她这是养了个白眼狼啊!
通过这次生病,她发现儿子靠不住,儿媳更靠不住。
至于老易,她可没当是老伴,而是当成拉帮套的工具人。
她不得不为自己的以后考虑,虽说有儿子,但儿子会给她养老吗?至于孙子孙女,都不是亲生的,以后能和她亲?
思来想去,她觉得还是有钱最好,看来,她要多攒些养老本了。
在医院躺了2天,贾张氏也是回到了四合院。
贾张氏还咳着,她的病还没完全好。
回了家,她也是躺着。
看老易不顺眼,也没精神和老易吵架了。
她在医院,家里没人去医院照顾她,这回了家,仍然是没人照顾她。
老易和贾东旭都不照顾,马荷花表示要照顺3个孩子,实在没精力再照顾她。
看到贾张氏现在这处境,老易心里就有些爽,这老虔婆也有今天。
下了班,老易有时候也不在家吃,而是去易中江家吃。今天,老易又是去他堂弟那吃。
而老易也没空着手去,只见他带了瓶酒。
但易中江两口子却没准备什么菜,一点像样的饭菜也是老太太吃的。
虽然没什么菜,但老易也不在意。
喝着酒,易中江说起了木材厂这个月又有2个人转正了。这个月是没转正名额了,下个月有1个,但轮也轮不到他。
去木材厂当了临时工,易中江也很是努力,工作的不错,而他只盼着能早点转正。
眼看着厂里一个个临时工或学徒工转正,易中江就很羡慕。
“唉,我今年估计是没可能转正了,可能要到明年才能转正。”易中江说道。
不管是木材厂还是轧钢厂,每年的转正名额都有限。
盼着转正的工人多了,能转正的只是少数。
“加把劲,没准今年就能转正了,也别灰心。”老易安慰了下。
对老易来说,易中江转正与否不重要,早点整2个儿子才是要紧事。
易中江不努力,李美丽怎能怀上?
虽说收养了1个儿子,但老易更希望李美丽早点给易中江生2个儿子,这样也就能过继1个给他了。
堂弟的儿子好歹也是易家血脉,也就近了一层。
所以,李美丽没怀孕,老易比易中江两口子都着急。
此时,易中江陪他哥喝着酒,也聪明的没提贾张氏。
李美丽和老太太也都没提贾张氏。
提贾张氏会乱老易的‘道心’。
因为没什么菜,老易和易中江也就喝的比较多。老易带来的酒喝完了,易中江又拿出了1瓶。
一顿饭,易中江和老易都没吃多少,却喝了2瓶酒。吃完了,老易走路都在飘。
至于易中江,喝多了竟然发酒疯。。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四合院里的人忙着收衣服。
充当‘门神’的三大爷阎埠贵也是帮他老伴收衣服。这场雨来的突然。
本以为是个好天气,三大妈还把家里被子拿出来晒晒,结果却没想到突然就下起雨来。虽然三大爷两口子反应够快,但晾晒的被子和衣服裤子等还是淋湿了点。
当然,也不只是三大爷一家,院里别家也差不多。
短短时间,小雨变成大雨。
雨是越下越大,隐隐听到自行车铃声在院外响起。三大爷打了个伞,就看到是何保国正推着车进大院。何保国身上披着雨衣。
“老何回来啦,今天这天气够反常的。”三大爷热心的跑过去帮何保国抬了下自行车。
大院的门槛高,不抬着自行车可进—不来。
咱们这三大爷也是看人下碟,这也就是何保国,要是贾东旭,可不会这么热心。主要还是何保国不介意给阎埠贵占点小便宜。
在何保国看来,拉拢一下阎埠贵还是有必要的。给阎埠贵一点小恩小惠就行了。
都说三大爷会算计,但都是小算计。
贾家的算计,老易的算计,可都不是三大爷能比的。但要说三大爷家困难吧!好像也不是特别困难。
按规定,人均收入低于5元才是贫困户,但三大爷家是贫困户吗?
以三大爷的算计之道,真要是贫困户,会打肿脸充胖子?
以三大爷家的人数,每人就算5元,这是最低收入了,只会多不会少。
另外,三大爷他还经常去钓鱼,多多少少也能补贴点家用,再加上三大妈也不是个好吃懒做的。
所以,可以说三大爷家穷一点,但真不是困难。
就三大爷家现在的条件,超过农村大部分人是肯定的,哪怕是在城里也能超过不少人。
本想推着车回家去,何保国忽然又想到明年开始的公私合营,打算拉三大爷家一把。
如今,这四合院里除了何保国,别人都不知道明年就要开始公私合营。
随着公私合营,不少饭店,布点和厂子等都要扩大规模,而这扩大了规模就要招人。
今年就开始准备,明年混个工作名额也就难度小了,等到明年再找工作,难度可就大了。
三大妈要是明年有个工作,阎家也就是双职工家庭了。
而何保国也就动动嘴,但对三大爷家却是莫大的恩情。
又想了想,何保国他就把自行车停在阎家门口。
三大爷:?
屋檐下,何保国点上一支烟,也给了三大爷一支。
“老阎,有个事我琢磨了下,对你家有好处。”何保国低声说。
在这还低声,是不想屋里的人听到?
屋里除了三大妈,还有三大爷的孩子。
让三大妈听了没什么,但小孩子口无遮拦的,还是不让小孩子听到为好。
“什么事?”三大爷也是好奇了。
“我听说明年开始公私合营~”何保国压低声音说着。
随着何保国简单解释了下公私合营,三大爷也就明白了。提前得到这消息,好处可不小。
只要操作得当,明年他阎家可能就是双职工了。
“老何,你说是真的?”三大爷的激动是溢于言表。
“怎么?还不信我?”
何保国笑道。
“哪能啊!”三大爷讪讪一笑。
对于何保国的人品,三大爷他还是相信的。
“行了,你就好好琢磨吧!我先走了,回头有时间咱哥俩再喝一盅。”何保国一支烟抽完,摆了摆手。
“好好。”三大爷笑着应下。
当何保国走了,三大爷又仔细琢磨了下,然后就去屋里和他老伴商量起来,当然,不让家里孩子听到。
而在外,三大爷两口子当然也不会多说。
用不着何保国叮嘱,三大爷两口子都清楚。
要是传的沸沸扬扬,对三大爷两口子也不是好事。
知道明年开始公私合营,今年三大妈完全可以找个帮工什么的,明年就有希望转个正式编具体就三大爷两口子考虑了,何保国能提一嘴就已经够意思了。
至于帮家里媳妇也找个工作,何保国暂时没这打算。虽说双职工家庭让人羡慕,但二儿子毕竟还小。
等过个几年,雨水上中学了,小儿子也大了些,有雨水帮着带,家里媳妇再找个班上也不迟。
但如果几年内秦淮茹又怀上,那就真没办法了。
要是三大爷家明年能成为双职工家庭,过几年闹荒,三大爷家日子也能好过不少,而日子好过了,或许三大爷两口子对家里孩子也就少了些算计。
原剧中,三大爷两口子就是对家里孩子算计太过,最后没一个愿意给他们养老。
不管怎么说,何保国也算拉了三大爷家一把。
至于三大爷家以后会如何,何保国就不操这个心了。毕竟也只是邻居,平日里有点来往而已。
要说关系,两家也没多好多好。
能把明年公私合营的事透露给阎埠贵,也就何保国难得的善心大发了。
其实,何保国也透露也一些朋友,这都是人情。
虽然明年才开始公私合营,但现在可能就有了点风声,却也不是一般人能知道。
所以,何保国透露一下,三大爷家早早准备,明年也就可能占个大便宜。
至于公私合营之后的票证时代,可就不能随便说了。
而第二套钱币,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到时候兑换就完了。
何保国还等着多收藏几张大黑十呢!
囤粮还要继续,并且要抓紧,毕竟等定量出来,囤粮难度就远超过现在了。
好在何保国他还开着挂。
虽然每个月3张卡像开盲盒似的,但有一说一,也帮了他不少。
实际上,哪怕只是有个随身空间,只要用好了,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相当给力的。只不过,年代限制了何保国。
不过,保证自己和家里过的滋润一点,这还是不难的。
把自行车停在自家屋檐下,雨衣往车上一搭,何保国也就进了屋。屋里也要暖和一些。
对了,有看到易中江两口子端着搪瓷面盆往屋外倒水。
却是贾家那屋子漏水了,用搪瓷面盆接着,不到1个小时就快满了。而这下大雨的也不好修屋顶。
好在这雨也没下太久,天黑了没多久也就停了。
雨停了之后,李美丽忙着做晚饭,而易中江则借了个梯子来,就忙着把屋顶给修一下。
“什么味?真香啊!”
贾张氏坐在家里准备吃饭,却闻到了一股香味。
站起身来,走出家门,贾张氏一双三角眼就扫视着。没多久,贾张氏盯着何家。
香味是从何家传出的。
闻着这香味,看来何家又是吃肉了。
“见天的大鱼大肉,资做派,也不怕噎死。”贾张氏暗骂着。何家还关着门呢,但也挡不住香味往外传。
主要是太香了。
这年代很多人都是过年才能吃点肉,但何家就不缺嘴。毕竟何家2个大厨呢!
何保国在鸿宾楼当大厨,可是鸿宾楼厨艺最好的,名气也最大了。
至于傻柱,虽然只是轧钢厂一个食堂的班长,但厨艺在轧钢厂也是最好的。就这样,何家父子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妥妥的超过100元。
而鸡鸭鱼肉什么的,何家就是天天吃也没太大难度吧!
然而,贾张氏也只能是羡慕了。
其实,贾家现在的收入也不低。
贾东旭好歹也是二级钳工了,马荷花每个月也能挣不少。最重要的是,有个六级钳工给贾家‘拉帮套’呢!
所以,贾家的收入加起来也能超过100元。
但老易虽然工资高,存款也多,却舍不得拿出来。
再就是贾张氏自己了,她努力存养老本,也舍不得拿钱出来。贾东旭两口子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可以说,贾家几个人各有想法。
老易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他一直都想和贾张氏离婚。
贾张氏也不满意,儿子儿媳不孝,老易抠抠搜搜,孙子孙女都不是亲的,再就是老易还收养了个孩子。
至于贾东旭两口子,感情也不好。
现在,贾东旭是越来越不顾家了,好在每个月的工资还能大半给他媳妇。也就马荷花对现在的生活还比较满意吧,至少比她以前在农村时好。
这时,不仅贾张氏闻到了香味,院里还有不少人也都是闻到了。一双双目光也就看向何家。
但这吃饭时间,也没人去何家串门。再说何家还关着门呢!
要是何家开着门,去串门还行,但关着门,在别人吃饭时去串门可不太好。何家。
“爸,你这秘制的卤真不错,我看这卤不比月盛斋差。”傻柱吃了口卤肉,笑着说。
今天何保国带了点卤汁回家,是他自己秘制的。
晚上就吃点卤肉,再炒了个白菜,加上个萝卜汤。主食就是大米饭和二合面馒头了。
说是二合面馒头,但和白面馒头其实也差不多了。何保国还是更喜欢吃米饭。
所以,不只是这四合院,放眼整个南锣鼓巷,现在每个月也是何保国吃的米饭最多。
月盛斋也是老字号,老卤是四九城有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