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 第65章 小贾不行

第65章 小贾不行(1/2)

目录

转眼,定量出来也有大半个月了。

只说四合院里,还是农村户口占了大多数,而农村户口可没定量。前院,三大爷家。

把细粮都换成了粗粮,三大爷家每个人好歹都能吃饱。这主要也是三大爷家定量多。

三大妈暗暗庆幸,好在她早早把户口迁到城里来,要不然家里就1个人有定量,日子可就难过了。

为了找工作,三大妈才把户口迁到城里,为此,还找关系送礼了。

而随着把户口迁到城里,三大妈也就成功找到了个工作。

要是没把户口转城里来,三大妈没准到现在都没个工作。

公私合营增加了不少岗位是不假,但不代表就能很容易找到个工作。

因为子女的户口随妈,若是三大妈还是农村户口,阎解成等也就都是农村户口。

现在,三大爷家都是城市户口,也就都有定量,甭管定量是多是少,有总比没有强。正因为家里所有人都有定量,所以,没多大压力。

加上又把细粮换成粗粮,一家人填饱肚子当然没问题。

并且,三大爷两口子每个月还能存点钱。

此时,院里各家都在吃饭。

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吃饱。

阎解成吃着棒子面窝头和白菜,虽然不怎么好吃,但饿了有个窝头吃也挺香,再想到院里还有人吃不饱,这一对比,顿时就幸福感满满了。

“一大爷家快断粮了吧。”三大妈忽然对老伴说。院里谁家有多少粮,三大妈还是清楚的。

“我没余粮了。”聋老太太对贾张氏说。贾张氏脸色有点阴沉。

如今,贾家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倒不是买不起,关键还是没粮票。

就算是细粮,才多少钱1斤?

老易的工资就很多了,而贾东旭的工资也不少。马荷花也能挣点钱。

因此,贾家的收入真不少。

但现在买粮可不只是有钱就行,还要票。

贾张氏如今还是农村户口,她没定量,她儿媳也没有,然后就是家里3个孩子也都没定量

只靠老易和贾东旭的定量养活一大家子,哪怕天天喝稀的,顶多也就饿不死。

而老易和贾东旭可都是在厂里干体力活,吃不饱怎么行?

所以,贾家断粮了。

老太太有国家养,每个月街道办给钱,给粮票。

贾张氏敢肯定,老太太肯定藏了些粮票。

就是粮食,老太太也肯定藏了些。

因为家里断粮了,贾张氏也就想让老太太把藏着的粮食和粮票拿出来给她。

然而,老太太岂会答应?

如果贾张氏好好照顾老太太,老太太还可能会拿出来,但贾张氏有好好照顾老太太吗?

老太太心里对贾张氏的意见大了。

再说,现在粮食多精贵?

藏点粮食粮票也不容易,老太太哪能轻易拿出?

“老太太,做人可不能太自私,不能只想着自个舒服,我和老易是也没少照顾你~”贾张氏现在说起话来也有些‘易言易语’了。

和老易都是两口子了,贾张氏或多或少也受到些影响。

然而,任凭贾张氏如何说,老太太都是无动于衷。

说了半天,口水都快说干了,贾张氏也只能面色难看的回家去。

老易这时不在家,但贾东旭两口子却都在家。

马荷花看到她婆婆空着手回来,也是失望。

“妈,你去黑市买点高价粮吧!”贾东旭说这话也是经过考虑的。

随着粮票的发行,现在买粮食难了。

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些黑市,不要票就能买到物资,只不过价格贵,而且也不安全。贾东旭可不敢去黑市,一旦被逮住,厂里肯定就开除他了。

老易更不是去黑市,毕竟风险太大。

经过考虑,又和家里媳妇商量,贾东旭觉得让他妈去黑市买高价粮就不错。

“是啊妈,你就去黑市买点高价粮吧!不然家里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马荷花也说道去黑市是有风险,但对贾张氏来说算什么?

家里定量少,不能饿死吧,去黑市买点粮食就算不对,但也情有可原,再说,贾张氏是农村户口,又没个工作,她怕什么?

如今去黑市的,大多都是没工作的农村户口,被逮了也没什么好怕的。

而如果有个工作,哪怕只是临时工,一般也不会去黑市,毕竟风险实在太大。经常去黑市,风险就会很大,毕竟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

所以,最好是有个最坏的心理准备。

“凭什么我去?你媳妇不能去吗?”贾张氏脸色黑着。的确,马荷花也是农村户口,也没个正经工作。

“荷花名声比你好,挣钱比你多,做家务也比你多~”贾东旭说。

这下,贾张氏还真不太好反驳,毕意贾东旭说的也是事实。

这么一看,贾家必须有个人去黑市买高价粮,还真就贾张氏最合适。

“妈,如果你连这点事都不愿意干,那你就回农村种田吧!”贾东旭又说道。

贾张氏:...

下乡种田?这是贾张氏的软肋。

儿子太‘孝’,老娘顶不住。

没办法,贾张氏还是答应了。

家里已是断粮了,既然贾张氏答应了去黑市买高价粮,那就今晚去。

城里现在大大小小的黑市也不知有多少,而贾东旭却知道个黑市,距离南锣鼓巷也不是多远,贾张氏走着去,20分钟也就差不多能抵达。

对了,黑市如今的粗粮价格一般是市价的3倍,细粮是5倍。

贾张氏心中也盘算着,她晚上去黑市就买粗粮,3毛每斤,如果她有本事2毛5买,那5分钱就归她。

但如果3毛1才能买到,她就要自己拿钱出来,要不然就不买,不买家里就没粮吃,她就做好回农村的准备吧!

另外,去黑市也不要被逮住。剩下就看贾张氏自己的本事了。

不用说也知道,现在黑市的利益肯定很大,要是开个黑市,肯定赚翻了。

而能在黑市混得开,也能收获不小。

夜晚,院子里乌漆嘛黑的。

看时间不早了,三大爷也就准备关了院门,却看到一个背影。

仔细看了看,好像是贾张氏。

这么晚了,贾张氏出去干啥?

不管了,这个时间就该关了院门。

关了院门,三大爷也就回家洗洗睡了。这时,院里还亮着灯的可没几家了。

很多人都进入了梦乡。

后院,傻柱两口子都开始‘窝里斗’了。

夜色之下,晚风吹动,大街上空荡荡的。

贾张氏停在了一条胡同口。

仔细观察,胡同口蹲了2个身影。

再看贾张氏,她穿着破旧的衣服,加上她本就胖,现在看上去就很是臃肿。而她头上戴着帽子,脸被围巾遮住。

小心翼翼的走向胡同。这里面就是个小型黑市。

虽然贾东旭没来过,但却听人说话。

摸了摸兜里的3元,贾张氏这次来黑市就是买棒子面的。毕竟是第一次来黑市,贾张氏还是比较慌的。

当贾张氏一来到胡同口,蹲在胡同口的2个人就拦住了她。确定没什么问题才放行。

黑市不大,这毕竟只是个小型黑市。

来黑市卖粮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来买东西的。而来黑市的几乎都是买粮食。

除了粮食,这黑市里也没多少东西了。

也有卖粮票的。

而黑市的粮食大部分也只是粗粮,细粮就比较少见。

至于鸡蛋,猪肉等紧俏货,更是看不到。

想买点紧俏货,一般都是去大型黑市。

大型黑市能开下去的都不简单,水很深,一般人最好是别好奇。

贾张氏拿着手电筒,但右手拿着电筒,左手则捂着点,不至于太亮。

再看黑市里别的人,也有拿手电筒的,还有提着煤油灯的。

几乎都是行色匆匆。

很少有人说话,交易也都低声。

遮遮掩掩,刻意改变声音,在这黑市太正常了。

大家都是注重保密。

另外,在黑市混的人也会取个代号,不会用真名。话说,就黑市这环境,搞不好有敌特隐藏。

而贾张氏来到黑市是小心再小心。

尽可能的伪装,确保就是熟人当面都认不出。

并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有不对就赶紧脚底抹油。此外,对地形也要有个了解。

毕竟只是个小黑市,很快,贾张氏也就转了一圈,实粮的不多,都有人排着队。

卖粮票的也被一群人围着。

至于价格,贾张氏也摸清楚了。

但要在这黑市买点高价粮还不太容易。不过,贾张氏可不是个善茬。

1个小时之后,贾张氏弯着腰走了,她买了10斤棒子面,都藏在衣服里。走出了黑市,贾张氏还不安心,一直回到南锣鼓巷,她这才放了心。这次去黑市买高价粮,贾张氏兜里钱没用完,还有1毛8。

家里能多10斤棒子面,而她私房钱又增加了1毛8,想想还是高兴的。至于买高价粮的钱,一半是老易出,一半是贾东旭两口子出。

要说最郁闷的,当然是老易了。

四合院的大门关了,贾张氏可没本事翻墙,她就轻轻敲了敲门,接着,门就开了,却是马荷花给开的,这也是说好的。

“妈,买到了吗?”

马荷花最关心的是粮食。

“买了10斤棒子面。”贾张氏说。

一听婆婆这话,马荷花可就高兴了。

多了10斤棒子面,家里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明天就让贾张氏休息一下,后天再让她去黑市。马荷花心中暗道。

关好了院门,贾家婆媳也就轻手轻脚的回家去。除了老易和贾东旭,院里也没人知道了。

而这时,老易和贾东旭都睡了。

一大早就听到老太太喊饿。

贾家婆媳一唱一和的。

贾家困难,要断粮了,不是贾张氏不想好好照顾老太太,有条件肯定让老太太大鱼大肉,但现在毕竟困难,就只能苦一苦老太太了。

当贾家说快断粮了,院里众人也都相信。毕竟院里谁家不知道谁家?

贾家有多少粮,院里的一些人可是比贾家自己都清楚。

平日里也没见贾张氏好好照顾老太太,如今贾家都快断粮了,还能给老太太一口吃的,这就算不错了。

至于老太太吃不饱,这年代有几个人能吃饱的?再说,这也是暂时的。

另外,贾张氏明里暗里说了,老太太藏了些粮票和粮食。老太太要是把粮票和粮食都拿出来,她至于会吃不饱吗?

所以,抛开贾张氏对老太太的照顾不周这一点,老太太也有不对。

还是秦淮茹热心,看老太太吃不饱,拿了个窝头给她。

当然,秦淮茹也只是偶尔给个窝头老太太。

让秦淮茹每天给老太太1个窝头,秦淮茹可舍不得。

家里粮食多,接济点娘家不好吗?

“老何,就说你肯定能考上。”

“四级炊事员了。”

“恭喜恭喜。”

何保国上着班,一群人围着他。而何保国脸上也有笑容。

今天何保国又参加了炊事员考核了。

通过了考核,现在何保国不是五级炊事员了,他现在是四级炊事员。再往上就是三级炊事员。

但想考个三级炊事员就难了。

像轧钢厂,天花板也就四级炊事员吧!

至于傻柱,还是八级炊事员,没能考上七级炊事员。在何保国看来,傻柱就是坏在了他那张嘴上。

成了四级炊事员,何保国的工资又能涨了。

对三级炊事员,何保国暂时也不想,他清楚难度大。倒不是他对自己的厨艺不自信。

但炊事员等级可不是厨艺好就行的。

以傻柱的厨艺,别说七级炊事员,六级炊事员都绰绰有余,但现在却还是个八级炊事员。原剧中,傻柱也是多年当个八级炊事员,但很多等级比他高的炊事员厨艺却比不上他。

何保国之所以考个四级炊事员,也是觉得问题不大了,果然,顺利就考上了。

因为是四级炊事员了,何保国的工资会涨,定量也会增加一点。

如此一来,日子当然就更好过了。

虽然囤了不少粮,但如今再想囤粮就很难了。而现在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

过几年才是真的困难,虽说荒年饿不死厨子,但也要为老婆孩子考虑。

若是秦淮茹娘家要饿死了,何保国当然也会帮一把。

所以,囤的粮不能乱用。

至于他成了四级炊事员的事,回四合院也不会声张,顶多告诉家里媳妇一声,都不打算告诉傻柱。

从兜里拿出1包烟给周围的人分了,何保国自己也点上。

抽着烟,和众人吹吹牛,何保国也挺惬意。

等到了下班,骑上自行车,何保国也就回家去。‘剩菜’当然有,但大鱼大肉却少了。

自从粮票开始发行,何保国拿回家的‘剩菜’也差了,肉菜少了,素菜多了。傻柱带回家的剩菜也变差了不少。。

转眼,距离粮票发行也快1个月了。

随着定量的出现,四合院里可是不少人发愁。家里农村户口多的,甚至有人下乡去。

至于贾家,虽然农村户口多,但却没人下乡。贾张氏死活不肯下乡,马荷花也不愿意。

一大早,何保国起来做早饭。

看了眼贾家。

按说贾家前几天就该断粮了,但却还有粮食。

也许是去黑市买的些高价粮,也可能用别的换粮。

如今还不是买什么都要票,大部分东西不要票也能买。

不过,随着时间,以后买什么都离不开票了,买个火柴要火柴票,买块豆腐要豆腐票,买煤要煤票。

票证先从粮票开始,接着就是肉票和布票等。

然而,这年代就算家里定量多,有粮食也不是随便实。饿肚子毕竟不好受,家里有余粮当然是囤起来好。

所以,除了黑市,想换点粮可不容易。

何家的定量比较多,也就有人想换个粮,又拿包烟来换,有拿瓶酒来换,还有拿几双布鞋的,不一而足,都是南锣鼓巷的住户,有这四合院,也有别的大院。

除非实在抹不开面子才换点,要不然何保国两口子也是不会拿粮食和人换东西。

至于贾家,还有缝纫机和自行车呢,加上老易和贾东旭的收入都不低,马荷花也能挣不少,就算定量少,多买点高价粮也能一大家子吃饱。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贾张氏也能回农村啊!老易也没脸号召院里众人给贾家捐点粮。

现在老易和贾张氏是两口子,他和贾家绑定在一起,帮村贾家就是帮衬老易,老易可不会丢份。

随着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别说大鱼大肉了,吃点白面馒头都要藏着掖着,何保国也挺无奈,但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

来到自家厨房,何保国烧火做早饭。

早饭简单一点,棒子面粥和二合面馒头。

说是二合面馒头,但何家这二合面馒头和白面馒头也没多大区别。

菜就是咸菜,但加了豆酱,还有牛肉丁,吃起来很下饭,窝头都能多吃三。

当何保国把早饭做好时,院里却来了个不速之客。

“找贾东旭的?”何保国好奇的看向院子里那陌生面孔。

是个女人,看着20岁出头的样子,穿着朴素,衣服裤子都洗的灰白,还有着好几处补丁,至于模样,也算漂亮,秦淮茹颜值95分的吧,这女的应该能有个85分左右。

此时,不仅何保国好奇,院里别的人也都好奇。

贾家门口,贾张氏脸色不自然,而马荷花脸色有些冷。

也不急着吃早饭了,何保国两口子也是看热闹。

看样子是贾东旭在外招惹的女人。

小贾也不简单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