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寻找之路(2/2)
“我后来又发现了红薯可以用育苗法来育苗,这样一来,一斤红薯能够育出来的幼苗就有很多了,这样可以更加迅速的扩大种植,这个方法已经让叶县令挨家挨户的告知那些领了红薯种的人家,也把法子送到了已经送了种子的北境那边,希望明年北境能够大规模种植,这样可以优先供给北境的粮草。”
“北境那边送了多少种子过去?”
“一万斤玉米种子,一万斤红薯种。”
岑速点了点头:“这些大概能种多少亩地?”
“玉米种子的话,一亩地大约会用到五到六斤种子,多的话,玉米就太密了,不过我听说北境那边的地因为长期无人耕种,肥力还不错,大概能稍微多种一点点,不过这就需要北境那边的人自己尝试出来最合适的播种量了。”
叶映雪回忆着自己在书上看到的内容,开始跟岑速说红薯的育苗。
“红薯的话,因为这个法子还没有人试过,目前我说的只是理论上的数字,那就是用育苗法,一斤红薯可以取三次苗左右,一次大约能取八到十棵苗,一亩地需要三到四千棵苗的样子。”
岑速的术数学的不错,很快就算出来了。
“也就是说,按照最大出苗,每亩三千棵苗来算,一亩地需要一百斤红薯。”
“如此算来,一万斤玉米种子,至少可以供两千亩地,而一万斤红薯种,可以供大约一百亩地。”
随后岑速又算了一下产量。
按照最好的情况来算,红薯能达到三十万产量,而新鲜玉米则能达到差不多四百万斤的产量,哪怕是晒干后在去掉玉米芯,约莫能剩下一半左右,那也是两百万斤玉米粒,还有,他也了解到,红薯藤人可以吃,也可以用来喂养家畜,玉米秸秆可以燃烧,玉米芯也能打碎了用来喂养牲畜,也就是说,这些都不会浪费,至少可以用来喂养战马,光是这些种子种成之后,就能让北境就能自给自足好几个月了!
岑速忍不住回想自己过往这么多年,他少年中秀才,不到十八岁就中了状元,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那时候的岑速决定回家乡一趟,那可真的是衣锦还乡啊!
可是就在他回到家乡的那一年,大旱与蝗灾同时袭来,老百姓近乎颗粒无收,他亲眼见到有的人就这么饿死在路边,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情况。
那时候他所见到的官员并不是什么贪官和胆小怕事的人,可那位官员把所有的家财都拿出来买粮食分给老百姓,自己却最终死于愤怒的老百姓砸过去的石子下。
那个时候,岑速对自己读书做官这条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真的能做一位好官,然后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吗?
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的岑速选择了拒绝了当官,他既然不能想清楚自己未来的路,那就不能轻易成为一名能够左右一地百姓生死的父母官。
十几年下来,岑速游历过很多地方,跟着不同的人学习,跟着田间的农民种地,跟着农家的巧妇学习织机怎么用,跟着豆腐坊的老板学过做豆腐,也跟着各地有名的大儒学习,也从不吝于在各地讲学,属于他自己的名气越来越大,名声越来越响,陛下的召见也越来越频繁,但是岑速认为自己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