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不做大儒好多年(2/2)
老醉鬼神色一僵:“你这小朋友怎么就这么倔呢,罢了罢了,老夫拗不过你,就与你讲讲这诗句。”
李天良挑眉,他倒是想看看这老骗子能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老醉鬼捏着不知是哪次偷酒被人割去一半的胡子,似模似样地沉吟起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圣贤身处山巅,常人只知高处风景甚好,却不知高处不胜寒...而饮者埋身街市,终日享乐看似无忧无虑,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听着老醉鬼的话,李天良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难道这老头还真有些东西?
却见老醉鬼分析了许久,最终神色肃穆地道:“依老夫看来,此句诗所说便是自古以来那些圣贤都很寂寞,只有喝酒的人记得他们的名字,是用以赞美我们这些喝酒的人才是最重情重义的!”
说完老醉鬼仿佛很是满意,觉得自己此番话很有文采,当浮一大白。
于是他就拿起桌上的酒壶灌了一口。
李天良脸当时就黑了下来,正要一手夺过酒。
却见老醉鬼仰头灌了一口酒,仿佛有些醉了,摇头晃脑:“圣贤无人知,酒鬼之名传天下,可悲,可叹!”
李天良放下手,夹起一筷子菜沉默下来。
这句诗很简单,但没有对应的历史,若是没有真本事的人很难看出其中的意思。
而这老醉鬼这句话却是正好对应了他所认同的两种解释之一。
当年玄宗召李白入京,他高兴地写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看得出这位诗人其实是很有政治抱负的,想要致圣贤。
但玄宗召他入京却不是看中他的治国能力,而是写诗功底,他成了御用文人。
人们知道他不再是他的功业,而是关于他喝醉之后的逸事,什么“贵妃磨墨,力士脱靴”什么醉后写《清平调》三首。
从此以醉鬼之名传天下,所以这句诗是李白自嘲,说自己怀才不遇的。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李天良也很认同,圣指浊酒,贤指清酒,但无论是浊酒清酒,能否留下名都是要靠喝酒的人。
总的来说,所表达的大抵是:真正有用之人被人忘却,一些沽名钓誉之辈却被广为传颂的意思。
“老先生是当世大儒?”李天良吃了一会儿菜之后开口问道。
无论是帝国还是一些大势力,都有着出谋划策的智力型选手,他们武力可能不是很强大,却多智近妖,而其中顶尖者被称为大儒。
曾有大儒以文入道窜至古圣之境,那是中古时代一位古圣,当然自那位之后,再也没有类似的例子了。
老醉鬼正狼吞虎咽地吃着小二新端上来的菜,听闻此言他眼前一亮。
旋即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刻意压低声音道:“此事你知我知即可,切忌勿要声张,老夫不做大儒已经好多年。”
“好吧看来是我想多了,这他娘的就是个老骗子。”李天良扶额。
那些大儒别的不说,单就风度就肯定不会是这个比样子。
不过既然这个老醉鬼说出了这句诗的意思,李天良也信守承诺给他酒菜管饱,两人一狼不时碰杯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