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亲手把皇宫点了(2/2)
【但是吧……靖元二十五年夏天,三公主殿下奉詔入宫覲见的时候,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带了面周遭偏薄中间厚实的透明镜面,还把它恰巧卡在了鲜有人至的冷宫墙缝里,然后——】
【当璀璨刺目的阳光透过镜面,將镜面的阴影投射在地上时,一个微小的光斑洒落在失去水分早已褪色的枯叶间,一缕白色的烟雾隨著细微的咔嚓声,缓缓飘起,焦糊的味道瀰漫开来。】
【伴隨著火星子跳跃,整片密林燃烧起来。】
【紧接著是木质结构的冷宫,还有铺满地的枯草落叶。】
【火势蔓延开来,烧得越来越旺。】
【靖朝皇宫显然没有配备后世的大水缸,就算內务府考虑过皇宫防火的难题,但他们也非常清楚如果提议用大量铜铁铸造水缸,每宫每院都放一个,不消庆帝提出意见,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就要跳脚了。】
【毕竟在铜铁开发困难的靖朝,有限的铜被铸造成流通的货幣,有限的铁被打造成武器。动前者,那群文官要骂骂咧咧指著他们鼻子骂贼宦,动后者,真当战场廝杀活下来的武將们是吃乾饭的】
【所以,靖朝皇宫內辟火只能靠屋脊神兽。】
【不过学过科学不搞封建迷信的大傢伙,肯定清楚所谓神兽的作用。嗯,简而言之,它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以及心理安慰的作用。】
【不能说百分之百没用吧,也只能说是聊胜於无。】
【总之,前来覲见的三公主给靖朝皇宫带来了一场大火,且成功场烧掉小半座皇宫。】
【我相信庆帝若是知道自己闺女能搞出这么大的事儿,说什么都不会放她进来,让禁军不把她按住丟大牢,都是靠他这当爹的仁慈。】
【毕竟那可是火烧皇宫啊!up主翻遍歷史,除了在王朝末年,起义军推翻前朝统治的时候可能火烧皇宫。其他时候,就真没见过日子过得好好地,一个皇嗣烧亲爹皇宫的。】
【关於三公主为什么烧皇宫,这一直是个谜。】
【很多歷史学家详细考证过这位公主殿下的生平,以及她周边的人际脉络,目前最为主流的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就是我前面说过的,三駙马的死极有可能是因为他在皇帝陛下眼里不受重视,宗族也不太喜欢这一介白生的駙马,派来的太医都是医术平平之辈,他们还很不尽心。將原本还能救回来的三駙马,活生生拖死了。】
【持有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也是最多的一派。】
【因为他们俩確实是很罕见的,出生背景差距极大,一人是皇亲国戚,一人是普通黔首,但將日子过得非常和睦,异常恩爱。甚至为了过二人世界,迟迟没生孩子。】
【不过疑问点就在於,医术高低不会写在脸上。】
【就跟你上班摸鱼敷衍工作,完全可以做到天衣无缝,不被老板发现,那群太医院的老油子怎么可能连糊弄的本事,都没有】
【但是咋知道三駙,是因为那群庸医而死的呢】
【第二种,则是三公主母族那边指使她乾的,试图用这种法子儘量多的猎杀靖朝的重臣皇嗣,乃至拥有整个靖朝的皇帝陛下。】
【这个观点,在理论上確实站得住脚。因为三公主母妃是匈奴贵女,当时匈奴也对中原这片富庶土地虎视眈眈。】
【但还是有一定漏洞的,就是烧皇宫的动静太大且没有针对性。】
【就算能侥倖烧死一二皇嗣,亦或是在宫中办公的重臣,但三公主也难逃一死!】
【这贸贸然將本可以安插在皇帝周边的探子拔除,这么昏的招,……不会是潜伏在匈奴的间谍出的吧】
【所以up主对这个看法是持不认同態度的,就算这逻辑再怎么顺畅,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三公主跟匈奴联繫,没有留下任何凭据,譬如竹简信物之类的。】
【怎么著,匈奴比较原始,所以他们是靠人口口相传,联繫的】
【他们就不怕最开始说两国爭霸,结果传到最后变成尿尿分叉。】
【最开始说天冷可以喝点酒,结果传到最后变成庆帝活不了多久。】
听到up主聊起传话能传得多离谱。
深受其害的弹幕们,立刻唰唰唰地从眾人眼前飘过。
[啊啊啊啊啊空耳,我好恨,不行了,我又要想起前段时间社死的事情了,歷史老师课上说歷史就是死人名字,我觉得这句话太t对了,可不就每页都是死人名字吗还搁班里宣传歷史老师绝对是高人,说话都怪一针见血的!结果,某位听课的同学告诉我,老师说的是,歷史就是使人明智……(缓缓裂开.jpg)]
[別提了,我昨天歷史课也脑子一抽,同桌说九品中正制,我听成了明天要考政治,急得我满课兜翻政治资料。]
[害你们这些都还好,我前段时间跟朋友说,最近在看时间简史,他在外面到处说我最近有时间就去捡屎!我真服了!!!!!!]
[太好了,是空耳大师,我的面瘫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