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2/2)
话里虽然没说,但听他意思,回去之后大概又要找绳子上吊了。
这边几个人则无奈相视,程叶高他们会这么想很正常。按照作战计划,即使是留守人员,在大部队出发后也将撤离县城。县仓大院将被完全放空,农场和盐场也将只保留一些本地人员照料,所有人都集中到新工业区那边,尽量给琼州府派来的明军探子们造成短毛匪畏战逃跑假象,现在看来,连县太爷都骗过去了。
不过程李二人并不在欺骗对象范围之内,他们可以知道一些实情。
“误会了吧,程大人,我们这可不是要逃跑啊。”
庞雨哈哈笑着解释,旁边李长迁跟庞雨打交道最多,相互间也比较熟悉,闻言不禁插口:
“都到这时候了,何必还要隐瞒。琼州府那边五千大军整装待发,诸位闻风远遁也是人之常情,只可惜苦了这一县百姓哪”
庞雨歪歪脑袋,笑了。李师爷总是这么爱自作聪明,这时候还在拿话激他们。
不过也没必要计较,因为旁边唐健已经硬邦邦开口:
“我们从没想过要放弃根据地不过五千人而已,我们这次就是去解决他们的,打完了就回来。”
两个文人互望一眼,眼中分明都充满了不相信。这边本也没指望他们相信,不过庞雨却突发奇想:
“眼见为实,如果两位不相信,不妨亲自跟我们去看看好了。只是有一点可要事先说好看见了我们的布置,在战斗结束以前就不能离开了。好在估计也用不了几天,如何可有兴趣”
两个明朝文人面面相觑,还没等他们想明白,这边已经理解了庞雨意图的解席立即又摆出一副“山东汉子的豪爽模样”,直接上前半强迫性的把程叶高给推上了悍马车。
“行了,老程,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咱们真要输了或跑了你不还是打算上吊么。上吊么随便哪儿都行,解下裤腰带找棵歪脖子树就能搞定,在这以前咱们先带你去看回热闹吧。”
半开玩笑半认真,却又完全不容拒绝的“邀请”让程叶高这读书人彻底傻了眼,等他从稀里糊涂状态中回过点神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坐在那辆奇异“鬼车”之上了,李师爷也傻乎乎坐在旁边犹自发愣。
那车速度不快,但头一回坐上吉普车的两个明朝文人无论如何也没有跳车的胆量,呆傻了半天之后,两人终于还是被悍马车的新奇所吸引,开始转而研究起这辆车来。
吉普车外,行军队列中,庞雨和老解两人则在嘿嘿偷笑:
“县太爷跟我们一起上战场,无论是明军还是本地人看到都足够震撼了。”
“这下子他们可是彻底上了贼船了哦,不,是贼车”
第五十四章挖坑挖更多的坑
下午时分,他们来到北纬预先选定好的伏击位置。这里是临高县最东面区域,已接近澄迈县了。
北纬先前亲自把从临高到琼州的官道给走了一遍,挑选出四五个适合伏击的地点,最后还是选定了最靠近临高县的这处终究还是距离自家根据地近一点好,万一县城那边有什么意外回援也方便。
他们到这里需要大半天时间,以明军的行军速度,差不多就是一天路程了,在这个距离上,想必明军的警惕性应该还不会太高。
与原先想象中深沟高谷,危崖险恶的猜测相反,北纬选中的这块伏击区域总体地势却颇为平坦。之前倒是有一段狭窄谷道,但北纬却建议把炸药埋设在离开谷道一两公里之外的宽阔区域。
“人在危险环境下警惕性肯定高,但刚刚脱离了这种环境后就难免松懈,更不容易发现我们的布置。此外,明军通过那条狭窄山道之后应该会整理一下队伍,这时候他们的队形比较集中,炸起来效果更好。”
北纬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在这些小节方面极为仔细。
“对我们而言,宽阔平坦的地面便于悍马车发挥优势。而明军后队的辎重车辆在混乱下很容易阻塞住山谷道路,同时阻碍他们逃跑。”
“那干脆在谷口也埋设炸药,开战后炸毁山道口,彻底封死敌军退路,包他们的饺子如何”
小伙子胡凯杀气腾腾建议道,但庞雨等人同时摇头:
“不行,如果断绝所有生路,逼得他们拼死决战那可就麻烦了,咱们毕竟人少,打不了歼灭战的。”
于是这场战斗的基调就被确定下来他们将打一场伏击战加击溃战。此后组织吃午饭,设置临时营地所有这些工作早就安排好,此时都井井有条一一布置下去,而庞雨和林汉龙等工程技术人员则跟着北纬唐健他们一起前去勘查现场,考虑炸药埋设问题。
根据舒中观察到的情报,出动的明朝军队大约有三千五到四千人的样子,双列行军。如果士兵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米,那么他们整支队伍将拉到足有两公里长。
穿越众们希望埋设的炸药能一次性炸掉尽可能多的明军,因此这个地雷阵的范围也要尽可能的大。结合他们手头拥有的炸药数量,统筹规划以后,最后圈定下来的埋设范围竟然达到了一千米左右每个炸点之间距离较远,力求充分发挥定向雷的最大杀伤效能。
要玩就玩大的足足一百多个炸点,每个炸点至少安排十到十五公斤左右的烈性炸药化学组同志们辛苦小半年的成果大半都在这里了。林汉龙则大叫这辈子都没干过这么大规模的爆破拆迁项目。
几个相邻炸点之间用导火索相连,引爆方式则是无线遥控电子打火器和电起爆雷管混杂,为此拆了船上货舱里的一批电动遥控玩具和若干灯座,有点浪费,但也没别的办法。
在几千敌人面前点燃导火索这里谁都没这把握,也没人愿意为了节约若干电子器材就去做烈士。
庞雨大致估算了一下总体工程量,觉得恐怕需要两到三天左右。他们有多少时间来设置这个伏击圈,则取决于明军的行军速度有多快。可在这一点上,大家谁都说不准。
按照宋代兵书武经总要的说法:“凡军行在道,十里齐整休息,三十里会乾粮,六十里食宿”,那一天应该是三十公里左右。但询问老滑头等人,却说他们从前行军一天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