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86章 南非和玻利维亚

第386章 南非和玻利维亚(2/2)

目录

阿根廷国家粮食公司成为玻利维亚最大的粮食进口商,为玻利维亚人民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并组织起了新农场运动,帮助玻利维亚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化。

玻利维亚土地改革加速了玻利维亚农民向阿根廷靠拢。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执行真理却需要大多数人的支持。

科恩内阁已经获得了大多数南部玻利维亚人的支持,这就是民心。

收买的民心也是民心。

阿根廷的温水青蛙政策,分化瓦解政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东部平原区和南部的盆地省塔里哈省,波托西省,丘基萨卡省,奥鲁罗省,圣克鲁斯省五个省的经济目前发展的不错。

四省属于玻利维亚的边缘边疆地带,比中心区域居民更拥护玻利维亚统治,但如果是加入阿根廷,那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玻利维亚统一民族阵线作为南方四省的重要政治力量,其实就是阿根廷统一民族党的马甲,最近暗中策划的最有名的一次事件是公投闹独立,结果被玻利维亚政府判定违宪而遭到流产,但因此产生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科恩内阁把玻利维亚的优秀人才天才都选拔进阿根廷体系,本土留下的人就越来越弱,这是一个死循环,难以打破。

玻利维亚也不过是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诞生的优秀人才还不如一个省多,选拔出去后,剩下的那批人受控制的就进入阿根廷国营工厂,联合军,不受控制的就只能变成农民,普通苦力工,或者离开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的出路和上升通道本来就很少。

南方四省已经是实质上的经济割据,但圣赫塞要的是整个玻利维亚。

这也是阿根廷的根本目的,如果南方四省和圣克鲁斯省都加入阿根廷,那么拉巴斯那块地方不加入,阿根廷也赚翻了,但最好是全部加入。

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如果阿根廷只要好土地,那不是和智利人巴拉圭人一个水平了。

毕竟阿根廷不是美利坚,只要好地方不要烂地,这也是玻利维亚人愿意支持圣赫塞的原因,他是真心对待玻利维亚穷苦兄弟的。

通过煤钢共同体,秘密关税同盟,阿根廷拆除了边缘四省的关税,并对四省进行驻兵保护。

四省的发展前景得到史诗级增强,很多玻利维亚年轻人早已见识过阿根廷的繁华,也梦想某一天自己的祖国能发展好。

而且阿根廷对玻利维亚输出工厂,输出比索,让他们有事情可以做,有钱赚,可以上学,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煤钢共同体的南方大区总部位于塔里哈省的塔里哈市,联合军总部军事基地则位于波托西市,除此之外丘基萨卡省的省府则是玻利维亚的法定首都苏克雷市。

不过玻利维亚的真正首都还是拉巴斯市,除此之外,圣克鲁斯省省府圣克鲁斯市是玻利维亚第一大城市,也是玻利维亚最大的经济中心。

阿根廷开始在南方四省和圣克鲁斯省修建学校造工厂,要干啥就干啥,谁敢反对就干谁,说建桥就建桥,说修水库就修水库,没人会提反对意见,并开始实际控制南方四省。

国家层面,利益优先,阿根廷通过稳定投资换取对玻利维亚南部的影响力。

查科农业大开发计划扩大到玻利维亚南方四省和圣克鲁斯省,各种因为开发剩下的工程机械直接送到玻利维亚继续开发,公路也大量修建,保证了工程建设数量,而且在当地大量招聘工人。

玻利维亚的柏油公路里程从1960年的约1万公里增至1967年的3万公里,其中大部分新增公路由阿根廷修建并控制,三大铁路线也让南方五省与阿根廷的联系更加密切。

阿根廷愿意真金白银投资玻利维亚,不像美利坚人只想捞钱,把这些人当自己人看。

而且进入玻利维亚的公司多数是国营公司,带着稳定玻利维亚南部的任务,而且能进入玻利维亚的私营公司大多数都是严格审核的。

普通或者口碑差的阿根廷公司根本不被允许进入玻利维亚,免得激化矛盾。

一个个大型国营工厂成为当地经济中心,独立王国,保安部队也都是当地招募,必要时候就是一支支部队。

这些国营工厂大多数从事矿产和化工,重工业,建筑业,工人有一半以上在玻利维亚招募,算是十分辛苦的工作。

这些工地的建筑工人数量都很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从阿根廷运过来的水泥,钢筋,还有各种商品,通过公路一车一车的运输过来。

一开始很多工地建设高压电塔,从阿根廷送电过去,边境地区的电相对宽裕,所以送电到玻利维亚也比较常见。

很多工地有了电后,就有一车车的货车开始运输冰箱这种电器,冰茶饮料、冰汽水和冰啤酒最受欢迎,是休息吃饭时重要的降温神器。

他们早已取代了马黛茶的地位,而各种品牌的香烟则是硬通货,驱散着工作得到苦闷。

玻利维亚很多工地实在是太热了,干活后连底裤都是湿的,不喝冰啤酒根本没胃口吃饭,去除身体上的疲惫。

一个个穿着马甲戴着安全塑料帽子的工人,在工地饭堂上说说笑笑,其中有白人阿根廷族也有说着蹩脚西班牙语的印度裔阿根廷族,还有肤色棕褐色的玻利维亚人,他们一起组成班组,在工地上干活。

一些去暑的药物也非常受欢迎,就算如此也有不少工地工人死亡。

玻利维亚的天气更热,各种饮料啤酒就变得不可或缺,一座座发电站建立起来后,南部四省也越来越融入阿根廷。

比如塔里哈市的发展,得到了几个阿根廷城市的支援,发展速度比起拉巴斯和苏克雷都没有差距,成为玻利维亚南部重要经济中心,修建了直达奥兰市的铁路,与圣克鲁斯市的铁路也已经完全连接起来。

塔里哈市目前拥有不少阿根廷人在这里工作,阿根廷教育部帮助援助建设了塔里哈工业大学和塔里哈大学,塔里哈市成为玻利维亚南方的教育中心。

类似的受阿根廷影响的还有圣克鲁斯工业大学,波托西工业大学,苏克雷工业大学,基本都是由阿根廷教育部进行建设,参与管理。

善战者攻心为上,当初帕斯向圣赫塞寻求帮助的时候,就有了这一天。

特别是这里有铁矿,奥兰钢铁公司在这里设立了铁矿开采部门,雷霆矿业在这里开采银矿。

塔里哈附近还有油田,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设立了勘探部门,新开发的凯瓜油田有玻利维亚最大的油田之一,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进行了联合开采。

东部的蒙特斯市的萨南迪塔是重要的石油开采和提炼中心,阿根廷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收购了这里的油田。

帕斯总统的权力逐渐缩小,配合阿根廷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

玻利维亚军队曾经多次发动起义,但均被联合军队瓦解镇压,最后解散了,后来这群年轻人就被拉拢了。

联合军还参与剿灭土匪,黑帮,帮助推进土地改革,民间口碑越来越好。

国家粮食公司在联合军的配合下,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化。

科恩内阁通过留学计划拉拢了最有创造力最能学习的优秀年轻人,又通过联合军和圣克鲁斯军队拉拢了最具备战斗力的普通年轻人,南方经济大区则拉拢了最具备商业嗅觉的年轻人,各大阿根廷公司还把工作的年轻人纳入统治体系。

联合军队战斗力和装备已经和阿根廷二线部队看齐,所有玻利维亚籍军官都在布兰卡军事指挥学院和阿根廷国家军事学院学习过,还有一部分高技术人才在布兰卡炮兵学院学习。

两大军事学院培养了阿根廷大部分中高级军官,如今也在培养玻利维亚军官,并为士兵们提供学习的地方,如玻利维亚南方军事指挥学院实际上就是布兰卡军事指挥学院的分校区,圣克鲁斯军事指挥学院由阿根廷国家军事学院负责援建。

他们和阿根廷军官一起学习,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多数支持两国统一思想,重现大拉普拉塔荣耀,并开始热切的称呼玻利维亚为北阿根廷,就如同德意志帝国的东普鲁士,是阿根廷的遗落领土。

而布兰卡炮兵学院出来的几乎都是技术人才,必须数学很好,当初在最惨烈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炮战中发挥了功勋作用,不少优秀炮兵晋升上去。

布宜诺斯艾利斯炮战,一晚上就消耗了差不多2000吨炮弹,一字排开让国防军见识到了防务军强大的后勤实力,最后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抵抗。

布兰卡炮兵学院的前身挂着的布兰卡高等专业学校的牌子,依靠布兰卡理工大学招收军校生,当时还叫布兰卡工学院,学习数理化与工程基础,后两年转入军校进行战术训练与实弹操作。

当时还有另一个炮兵学校则是依托布兰卡大学组建的,对外的牌子是布兰卡防务高等专科学校,后来改组成立布兰卡工程学院。

当时的防务军拥有一支强大的秘密炮兵部队,是可以改变阿根廷历史进程的力量。

而且他们学习了到底是为什么而战斗,联合军的士兵们除了肤色有所区别,在面容上和阿根廷防务军也越来越像,

他们内心的思维方式变了,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不一样了,甚至连思想都开始变了,不少防务军士兵已经参与加入玻利维亚统一民族阵线,这是阿根廷统一民族党的秘密分支。

联合军队已经有了那种文明之师的感觉,新参军的玻利维亚士兵与圣克鲁斯军队一起,在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军事学院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很多玻利维亚士兵入伍后的第一课,就是从站军姿,踢正步开始,从穿衣服到整理内务,都全面学习阿根廷防务军。

阿根廷并不想打仗,几乎可以确定有一半以上的几率失败,那恐怖的后勤比起阿富汗还要麻烦,而且能够和平演变就没有任何必要发动一场必然失败的战争。

阿根廷改为2年制兵役后,陆军士兵规模有所减少。

男性代表一个族群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只需要阿根廷控制了足够多的玻利维亚男性,那么两国合并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如今玻利维亚三支最重要的军队有两支属于阿根廷控制和影响下。

玻利维亚人的母国文化太弱势了,他们现在完全拥抱阿根廷文化。

阿根廷开始用粮食控制玻利维亚,而且不停的调解玻利维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现在很多部落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下来,基本上都是化敌为友。

玻利维亚人也种植粮食,但大多数地方产量不高,现在更多的是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如高原烟草的利润就很高,由几个大型烟草公司收购。

文化改革后,阿根廷文化作品像井喷一样迸发。

特别是教育大改革后,阿根廷教材水平直线飞升,而且全社会普及,比起原先的质量提高的不是一点半点,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都在提高。

这就让教育世俗化,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学作品中,全国报刊迎来大发展,印刷作品规模几乎比5年前增长了10倍以上,虽然有很多质量不行,但规模提升上来后,优秀的也很多。

阿根廷化越来越明显,教育重视程度,家庭文化,移民文化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阿根廷文明。

将主体民族都占据阿根廷绝大多数,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不管是南疆还是北部,他们都被统一为阿根廷民族。

新移民在亚洲除了华裔,波斯湾裔,其他的已经严格卡死,印度裔,孟加拉裔除了女性移民比较放开,男性移民难度都在加大。

整个国家的宣传风气越来越务实。

祖国强大了,沉默的大多数阿根廷人也慢慢敢于发表自己的爱国情怀了。

他们开始勇敢的和试图分裂国家,破坏国家发展的人做斗争。

在平定新军部叛乱的表彰会上,不仅有士兵,还有大量的平民,警察厅,甚至新移民,圣赫塞盛赞他们的勇敢,并给予他们表彰,有一部分年轻人还获得了提名进入大学,文官的考试资格,得到了培养。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叛国者了,一定要出重拳。”

各大情报机构迅速逮捕了一批叛乱的组织者。

以前阿根廷一个混乱的国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混乱,还是思想和文化上的混乱。

有很多移民者又离开了阿根廷,但更多的人又来到了阿根廷。

现在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领袖,越来越多的人团结在他身边。

这个人正是圣赫塞·科恩,阿根廷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内阁总理大臣。

一个国家的强大,从来不取决于它能不能留住所有人,而在于它本身是不是一片能够源源不断产生希望和机遇的热土。

在这里,可以成就自己的人生。

一个国家的崛起,靠的是自身的努力,而不是依赖外来人口。

科恩内阁早已改变思路,发展真正的阿根廷民族,就是靠着职业教育。

阿根廷三年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规模越来越多,全国已经超过了600所,大量的职业学校由培养学校改造而来,一开始很多是新移民参加的,后来随着义务教育学生增加,大量的学生是无法上普通高中的,职业学校就遍地开花了。

新移民,特别是是低技能劳动者面临语言和技能壁垒,职业学校作为融合工具,既提供职业技能,也承担文化适应功能。

平均每个职业学校一届学生500人到1000人,每年可以为阿根廷工厂培训25—30万具备基本技能的工人。

这些年轻工人直接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缺口,降低了企业用工荒风险,同时提升了产业整体生产效率。

教育部甚至开发了大量的口号宣传参与职业学校的好处,保证社会上不会有大量的闲散人员,这些学校对接工厂,保证这些人只要认真学习,就不会缺乏工作。

通过职业教育到就业保障的强关联,快速减少了社会无业青年群体规模,降低了犯罪率与社会福利负担,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所有阿根廷职业学校只学习西班牙语课程,教授数学,历史,科学,工程技术,还有专业知识。

这些职业学校还承担着改造阿根廷民族的作用,大量使用军事化管理模式,还灌输阿根廷大一统思想,提升整体民族认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阿根廷的农村也正在发展出属于阿根廷人的农耕文明,形成以家庭农场和大型农业企业并存的混合模式。

融合了欧洲移民的传统农耕方式与本土高乔人的农耕游牧文化,梯田的垂直灌溉系统和大平原的机械化,都变得越来越完善。

甚至连水稻种植都开始本土化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吃大米,全国水稻产量更是达到了1000万吨,成为全球主要的大米生产国。

而种植水稻比小麦要辛苦多了,特别是机械化不够普及的地方,但因为查科平原水热同期,新水稻比小麦高产,水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张。

目前主要集中于阿根廷东北部地区,拉潘帕省和其他南方省份的水稻种植受制于水源问题降低很多。

整合阿根廷一国的资源集中起来,推进重工业化,其它轻工业则处于放养,给予一定的政策。

阿根廷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尊重,形成了独特的土地即身份观念。

农村与城市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城市有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就有农业技术学校,这些农业技术学校依托全国50多个农业大学和农学院建立起来,不仅培养各种农业技术,也宣传各种阿根廷民族思想。

农业学校和各地教堂合作,将高乔人的骑马、放牧、烤肉习俗从边缘文化提升为国家象征,如阿根廷族高乔文化遗产日,并将高乔服饰纳入职业学校礼仪课,同时推广本土作物崇拜,建立小麦和玉米的丰收仪式,将农业生产与民族精神绑定,增加国家文化认同。

移民局的人筛选合适留下来的人口,并把他们生的小孩变成真正的阿根廷人,大量新移民文化融入阿根廷民族文化。

如今阿根廷人的生育率,已经不太需要那么多新移民了,更需要的是优质移民。

现在的阿根廷可真的算得上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只有自己培养的人才才是走向繁荣的正道。

阿根廷正在被建设成这样的希望之地,建立了一个可靠的,能持续运转的优秀制度。

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为这个国家的崛起而奋斗,他们为工业化解决实际问题,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并且创造了巨大价值。

阿根廷如饥似渴得到吸收各种人才,让华裔科学家深度参与阿根廷的军工科研项目,并让他们成为总工程师,这为阿根廷军工行业迎来了全新的改变。

让印度裔和欧洲裔的工程师参与到国家建设,并培养越来越多的本土人才。

让越来越多的阿根廷年轻人在学校里学习最新的理工科知识。

民间出现了各种宣传圣赫塞的文学,英雄史诗出现。

新首都圣马丁市,一大批国营公司已经开始入驻。

北部生物科技园,占地20平方公里,已吸引12家跨国药企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全阿根廷的重要医药公司均宣布成立子公司入驻。

西部航天产业园,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全阿根廷的大型军工防务公司都参与其中。

东部电子科技产业园,占地60平方公里,规划20个工业区,可以满足数百家大型工厂入驻。

南部产业配套区,规划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提供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

都城的核心区建设处处充满了阿根廷文化,主要设计师都来自于阿根廷本土,并与国际著名设计师事务所合作。

所有的高楼,大厦,都严格按照规划建设。

这座光是建设就花费超过10亿美金,发行了第3次国家建设债券。

前后有3000家公司参与其中,把新圣马丁市建设成一座工业科技城市,担负着阿根廷科技变革的任务。

圣马丁市的阿根廷民族英灵殿与阿根廷民族博物馆,阿根廷民族英雄纪念碑,阿根廷国家历史博物馆,圣马丁纪念堂,罗萨斯纪念馆,乌尔基萨纪念馆,贝尔格拉诺纪念馆,玻利瓦尔纪念馆,米特雷纪念馆,一起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场,占地超过66万平方米的阿根廷国家广场。

何塞·阿尔道,胡安·巴尔卡塞,弗朗西斯科·卡瓦洛蒂,贝尔纳迪诺·里瓦达维亚等众多阿根廷优秀领导者也被列入民族英雄博物馆。

并准备将一些阿根廷国内城市更名,纪念这些在阿根廷国家统一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的人物。

新阿根廷国家广场成为重要的建筑物,规模远远超过五月广场,面积是五月广场的20倍之多,构成圣马丁市城区中轴线。

广场的规划深蕴仪式感——以中间的七月九日大道为中轴线,向南北延伸出开阔的景观带,两侧对称分布着阿根廷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群。

新国会建筑驻地,巨大的阿根廷国旗,与阿根廷统一民族联盟旗帜一起在这里升起。

左边是血色的联盟旗帜,右边则是蓝白色国旗。

新内阁总理大臣官邸,新内阁官邸,新统一民族党总部驻地,总统府官邸,爱国统一民族阵线官邸,全国军事委员会驻地,新国防大厦驻地等大型建筑相比。

贝尔维尔核心城区是原先旧圣马丁市区的南边缘,现在成为新圣马丁的核心城区北部,也是主要建设地区。

南部的查松区的绿化建设工作也做的很好,成为主要的近郊区,成为圣马丁市的高端居住与休闲区。

南部的拉卡洛塔区建立了一个新的超级大水库,被命名为罗萨斯湖,面积比圣马丁湖更大,达到了68平方公里。

大型湖泊改变了圣马丁市的微气候,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足够的淡水资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