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七十八章 选举制,如此治理女真(2/2)
女真首领对此多是不满,毕竟这等同于削除了对方的根基。
部落都没了,当什么首领去?
可朱棣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给女真首领灌输了大明一家亲的理念,其次给他们演示了火器如何开大石,最后对这些首领道说:村落也需要里长、甲长,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去上任。
于是,这些首领便成了里长、甲长。
可朱棣还说了,里长、甲长不是固定位置,半年试用期,期满之后,村落不记名投票,一旦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村落之人不认可其能力,则会被赶走,被村落认可的则会留下来,获得三年任期。
三年之后,村落再次投票,被挽留之人则会交都司或布政使司考核,考核通过的,可以升官,调至其他村落,或成为乡长,控制十个村落,再向上,便是知县,控制一方……
这一套机制是朱棣、沐春、徐允恭等人商议确定的。
一开始,女真各部之人被打散之后人心惶惶,不安了一阵子,可当真正接触起来,发现隔壁的人,一个村落的人也不是恶人,彼此友好和睦,这种紧张的情绪逐渐消失。
三个月,足够这些人适应,在分了相应的田、羔羊之后,这些人已经不想再回到原来的部落。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里长、甲长不敢欺负人,也不敢随意拿走自己的东西,因为大明人总会有人宣传,受欺负了,大明会为他们做主,因为他们是大明人,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可以要他们的命……
以前,部落首领看中什么就拿什么,哪怕是儿子、女儿,也一样需要送出去,否则会被赶出部落,而这就意味着宣判死亡。现在好了,虽然失去了原来的部落,但得到了更多,至少不需要再担心有人会拿走自己的孩子、羔羊、鱼……
顾正臣没想到,只是单纯锻炼下朱棣的组织工程能力,他干脆来了一次制度改革,还引入了选举制。
选举制,这在大明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东西了,格物学院内部开始实施的委员会制就是选举制的一种,只不过这种选举只局限在管理层晋升至委员会,并没有出现在学院弟子管理层面。
朱棣很明显借鉴了这种方式,从目前来看,还很成功。
傍晚,朱棣走回栅栏城内,对居住在一处小庭院里的顾正臣道:“先生,今日准备了五万斤柴,结合之前储备,平均到每一户也有一千斤了,差不多够用了吧?”
顾正臣坐在炕上,将一旁的册子打开看了看:“冬日漫长,一户六百斤够用什么?这是女真部落归顺的头一年,必须让他们知道,归顺朝廷与跟着部落有什么差别。”
“最能让他们感觉到的差别的就两样——温饱!你也问过女真部落,知道他们每年都会有一些人冻伤乃至冻死,知道他们每年冬日都会饿肚子,每日吃食都难。”
“所以,必须准备周全,让我说,每一户需要囤留一万斤柴,让他们放心用,用不完也没关系,明年接着用。总之,人心这东西,头一年搂过来,日后他们就是真正的大明人,谁赶他们,他们自己也不会回到深山老林里去。”
朱棣苦涩:“一户一万斤,先生这……”
女真部落迁移出来的足足有两万多户,人口八万余人,这还没计军士所需要的储备……
顾正臣看着朱棣面露难色,笑道:“你啊,不能为了争取民心将女真人当宝贝,趁着现在还有时间,需要号召他们参与到储备冬日物资的劳动之中,妇人、孩子干不了重活,还捡不了枯枝,扫不了落叶?”
朱棣重重点头:“弟子知道该怎么办了,明日便传下去。”
顾正臣将酒囊丢给朱棣,严肃地说:“冬日里劳作不了,女真人也一样,但是,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机会。我打算写文书,让朝廷派一些儒士前来,你意下如何?”
朱棣接住酒囊,笑道:“儒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