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忠言如刺裂心防(2/2)
“造反?”胖族长冷笑一声,“就凭他们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还想造反?王大人,您也太杞人忧天了。只要城墙上的士兵守住城门,他们就永远进不来。”
王大人还想再劝,可看着族长们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劝也没用。他颓然地坐回椅子上,心里一片绝望。他知道,城外的百姓们,已经没有希望了。
幽州边境,雁门关。
冯戈培骑着马,沿着城墙巡查。城墙上的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持兵器,警惕地盯着关外的草原。草原上,北狄的十万大军已经驻扎了下来,帐篷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将军,北狄那边又派人来了,说要和我们谈判。”一个副将骑马来到冯戈培身边,躬身禀报。
冯戈培冷笑一声,眼神锐利:“谈判?他们有什么资格和我们谈判?告诉他们,想谈判可以,先撤兵!否则,免谈!”
“是!”副将躬身应道,转身下去安排。
冯戈培勒住马,抬头看向关外的草原。他知道,北狄根本不想打仗,他们只是想借着这次的事情,向朝廷索要更多的好处。可他不能让他们如愿,他要做的,是让边境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让朝廷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边境上,彻底放弃救济凉州。
“来人!”冯戈培喊道。
一个侍卫立刻跑过来,躬身行礼:“将军,有何吩咐?”
“给王爷写一封信,就说北狄不肯撤兵,反而在暗中增兵,请求王爷向朝廷施压,尽快拨付更多的粮草和军饷,否则,我们恐怕难以守住雁门关。”冯戈培说道。
侍卫领命而去。冯戈培看着侍卫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柳林收到信后,肯定会立刻向朝廷施压,而朝廷,也肯定会因为害怕北狄进攻,而答应柳林的要求。
果然,没过多久,柳林就收到了冯戈培的信。他立刻召集李丰和戴沐阳,在暖阁里商议。
“大人,冯将军传来消息,北狄不肯撤兵,还在暗中增兵。”李丰将信递给柳林,语气凝重,“看来,北狄这次是铁了心要和我们对峙下去了。”
柳林接过信,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好!他们越是这样,对我们越有利。戴沐阳,你立刻写一份奏折,向朝廷索要更多的粮草和军饷,就说雁门关的守军已经快断粮了,若是再不拨付,雁门关就危险了。”
戴沐阳点头,立刻拿出纸笔,开始写奏折。他的笔锋很快,没一会儿就写好了。奏折上,他详细描述了雁门关的危急情况,将北狄的势力夸大了好几倍,还说守军们已经开始吃野菜充饥,若是朝廷再不拨付粮草,恐怕会发生兵变。
柳林看完奏折,满意地点了点头:“写得好。立刻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一定要让朝廷尽快看到。”
戴沐阳将奏折封好,交给侍卫,让他立刻送往京城。
京城,皇宫。
皇帝看着柳林送来的奏折,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将奏折扔在地上,怒吼道:“柳林!他这是在要挟朕!明明冀青幽并四州富庶,粮草充足,他却还一再向朕索要粮草和军饷,他到底想干什么?”
旁边的太监连忙捡起奏折,小心翼翼地递还给皇帝,低声劝道:“皇上,息怒。现在边境紧张,北狄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若是得罪了柳林,他不肯派兵增援,雁门关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啊。”
皇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他知道太监说得对,现在的他,根本没有办法和柳林翻脸。柳林手握冀青幽并四州的兵权,若是他真的不管雁门关,北狄肯定会趁机进攻,到时候,他这个皇帝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传朕的旨意,”皇帝最终还是妥协了,语气里满是无奈,“从国库中拨付十万石粮食、五万两白银,还有一千颗下品丹药、五百块原石,送往幽州,交给柳林。另外,告诉柳林,让他务必守住雁门关,若是北狄真的进攻,朕会再派大军增援。”
“是!”太监躬身应道,转身下去传旨。
皇帝看着太监的背影,心里满是憋屈和愤怒。他知道,这次拨付的粮草和军饷,只是杯水车薪,柳林肯定还会继续向他索要。可他没有办法,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妥协。
而此时,远在凉州的阿紫,已经知道了朝廷放弃救济凉州的消息。
太平门的大殿里,阿紫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份从京城传来的情报,脸色苍白。情报上写着,朝廷因为边境紧张,已经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边防上,暂时无法拨付粮草救济凉州,还让凉州刺史自行想办法。
“自行想办法?”阿紫低声自语,眼神里满是嘲讽,“城里的粮仓空了,世家大族不肯拿出粮食,城外的百姓们快饿死了,怎么自行想办法?”
陈太极走到她身边,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心里很是担忧:“阿紫,你别太着急。我们还有左清瑶的支持,她答应给我们提供粮食和兵器,虽然不多,但至少能缓解一部分压力。”
阿紫抬起头,看着陈太极,眼神里满是疲惫:“陈叔叔,你说,我们真的能救得了凉州的百姓吗?柳林叔叔在边境挑事,朝廷不管,世家大族不管,只有我们太平门,只有左清瑶,可我们的力量,真的够吗?”
陈太极沉默片刻,坚定地说:“够!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够。我们可以用左清瑶提供的粮食,先救济一部分百姓,再联合凉州的武林门派,向世家大族施压,让他们拿出粮食。而且,我们还要加快清除寒雪宗的分舵,拿到他们囤积的粮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百姓们度过饥荒。”
阿紫看着陈太极坚定的眼神,心里渐渐有了一丝力量。她知道,现在的她,不能放弃。就算柳林叔叔的目的不单纯,就算朝廷和世家大族不管百姓的死活,她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她是阿紫,是太平门的门主,是凉州百姓唯一的希望。
“好!”阿紫站起身,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我们就按你说的做。先救济一部分百姓,再联合武林门派,向世家大族施压,同时加快清除寒雪宗的分舵。我就不信,我们救不了凉州的百姓!”
陈太极看着她,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阿紫已经从迷茫和失望中走了出来,虽然她心中的信仰已经有了裂痕,但她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为民除害,守护凉州。
而此时,凉州的局势,已经越来越紧张。边境的对峙还在继续,柳林还在不断向朝廷索要粮草和军饷,凉州的饥荒越来越严重,百姓们的愤怒也越来越强烈,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