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进状与关白(1/2)
栖云居内,暖融如春,刘绰靠在软枕上,看着熟睡的儿子,眉眼间尽是温柔。
李德裕坐在榻边,一手轻揽着她,一手逗弄着儿子的小手,满室温馨。
“瑞儿的满月宴我来安排,你好生将养身体,什么都不用管!”
“若兰送来的话本子都翻烂了,也不知道书肆什么时候上新,好闷啊!”
“若是闷了,就让府上的乐伎过来唱上几曲!”
“不要,我想要你吹曲子给我听!”
“好!”李德裕笑着应道,“来啊,把我的筚篥...”
“郡主,二郎君。”话未说完,夜枭的声音就在门外响起,带着丝急促。
李德裕在刘绰额头亲了一下,柔声道:“我出去一下!”
刘绰揽住他的脖子,“外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再这么瞒着我,我都快成傻子了!”
“没什么,交给我便是!”他不想让她忧心,“娘子只需想好要听什么曲子!”
刘绰在他唇上连亲了几口,撒娇道:“我想知道嘛,我想一起听!”
李德裕唇角翘起,宠溺地捏了捏妻子的脸颊,“进来!”
夜枭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待看到李德裕点头后才压低声音道:“郎君查到了,那几个在城中散布谣言,污蔑郡主勾结宦官图谋不轨的狗贼,是李锜的人!”
刘绰逗弄孩子的动作一顿,眼中瞬间闪过冷冽寒光:“李锜这老贼,竟还有余暇用如此拙劣的反间计?”
李德裕面色沉静,但眼神已锐利起来:“谣言虽拙劣,却恰好打在七寸上。陛下初登大宝,根基未稳,最忌臣子结党,尤其还是内宦与外臣勾结。即便陛下不信,心中也必存疑虑。更何况,如今盯着你手中权柄的人何其之多?他们巴不得借此机会兴风作浪。”
果然,次日朝会,便有一个姓薛的御史出列,慷慨陈词,弹劾刘绰“结交内侍,干预漕运,其心叵测”,并隐晦提及市舶司用人“看似公平,实则多有其私,恐非朝廷之福”。
紧接着,又有几位官员附和,要求皇帝彻查杨九郎与刘绰之间的“非正常往来”,却是郑相的人。
“臣听闻,杨常侍曾求娶过刘氏的三娘子,杨家跟郡主差点就成为亲家!”
“杨将军素来睚眦必报,刘家拒婚后却没动过刘家任何一人,这还不足以说明郡主与内庭杨家关系匪浅么?”
“是啊,否则那刘谦区区一个新科明经,哪来的机缘能跟着杨常侍去巡查漕运?这可是吏部多少进士求之不得的机会啊!”
”陛下,‘为保国本’,臣以为当免去刘绰的检校海运使一职,由户部暂代。”
“臣附议!”
杜佑冷哼,“瀚海策是明慧郡主所提,市舶司的筹备她更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诸位倒是说说,由户部的谁来代管?你?还是你?诸位所言全是推断,可有实证?若最后查出来,郡主与杨常侍之间并无勾结,又该如何?”
立时便有赵郡李氏的人附和:”什么为国为民,我看就是眼红市舶司,想趁着郡主产后虚弱之际夺权来了!”
那挑头要给刘绰免职的人看了眼郑相后,立时跪到地上,情真意切道:“陛下,臣绝无私念!不论真相如何,郡主既已嫁人生子,早就该在家相夫教子。我大唐人才济济,却要一个刚生产的妇人承担此等重任,岂不成了笑话?”
龙椅上,李纯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只淡淡道:“明慧郡主劳苦功高,如今尚在休沐。此事,容后再议。”
虽是暂压了下去,但朝堂风向已然转变。
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安邑坊李宅。
俱文珍府邸,心腹低声笑道:“将军,火已点起。刘绰此番即便不被烧死,也要脱层皮。届时市舶司……”
俱文珍把玩着一对玉球,眯眼道:“还不够。陛下最恨藩镇割据,杜佑也不是好糊弄的。李锜这把刀,得再用得狠些!让咱们的人把今日朝堂上的事散布出去!杨九郎的差事要是办砸了,漕运巡查不就落到我们手上了?”
虽说都是宦官,可杨志廉的人自然不会听他俱文珍的吩咐。若是能配合李锜,连消带打,趁乱渔利,岂不美哉?
“妙啊,属下这就去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