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516章 钱法

第516章 钱法(1/2)

目录

梁朝端坐于御座之上,冕旒垂落,遮住了他深邃的眼眸。

他静默地听着仁王梁堂宣读遗诏,那平静无波的声调下,是暗流涌动的朝局与新帝难以揣测的心意。

太极殿内,百官垂首,唯有遗诏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字字清晰,却又仿佛隔着一层薄纱,让人难以触及真实。

随着仁王梁堂的声音落下,他恭敬地将遗诏卷起,高举过顶,由内侍接过,供奉于御案之上。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御座之上,等待着新帝的第一道声音。

梁朝微微动了动。

他并未立刻开口,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御案光滑的边缘,那细微的摩擦声在极致的安静中被无限放大。

曾经这张御案之下的那块小案几才是自己的,如今那案几已经不见踪影。

良久,他低沉而平稳的声音终于透过冕旒传出,却并非众人预想的任何言辞。

梁朝的声音透过冕旒,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先帝遗诏,言犹在耳。‘务从俭约’,‘军国大事,不可停阙’。朕初承大统,惟惧德薄,难负宗庙之重,江山之托。”

他微微停顿,目光似乎扫过丹陛之下的每一位臣工,那目光即使被玉珠遮挡,依旧让许多人感到无形的压力。

“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登基典仪,乃告天地、社稷、万民,不可不敬。山陵营造,乃尽人子之孝、臣子之忠,不可不谨。今,赖户部、工部同心,百官协力,使得两件大事得以周全,未因用度不足而有所减损,此乃诸卿之功。”

王清晨垂首静立,能感觉到不少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自己所在的位置。

新帝这番话,既是定调,也是认可。

最后,他声音略略提高:“朕尝闻,帝王之道,在垂拱而治。然垂拱非无为,乃择人而任,赏罚分明。

今朝局初定,百废待兴,朕望诸卿各司其职,涤荡苟且,共图中兴。若有不职、不法者,朕亦绝不姑息。”

“至于国号,便议作:昌武”

他的声音落下,大殿内一片肃穆。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再次跪拜,这次的呼声似乎比方才更多了几分郑重。

随着几道赦免恩赏圣旨颁下,登基大典的主要仪式至此算是完成了。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王清晨随着人流缓步而出,秋日的阳光照在汉白玉广场上,有些刺眼。

他能感受到周围同僚们沉默下的暗流涌动,各种复杂的眼神交错,却无人交谈。

王清晨稳步走出宫门,一名小太监便急匆匆追来,低声禀报:“王侍郎,陛下召见,请在偏殿稍候。”

他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只颔首道:“有劳公公带路。”

偏殿内熏香袅袅,梁朝已换下沉重的衮服,只着一身玄色常服,似是早就在等王清晨到来。

听到通报,他转过身来,脸上带着一丝倦色,却目光锐利。

“臣王清晨,参见陛下。”

“免礼。”梁朝的声音比在大殿上时松弛些许。

“赐座。”内侍搬来绣墩,王清晨谢恩后侧身坐下。

“今日大典,诸事顺遂,溪言你功不可没。”梁朝开门见山,语气欣然。

“臣不敢居功。皆是陛下洪福,工部、礼部等同僚鼎力相助,臣不过尽本分而已。”王清晨垂首回应,姿态恭谨。

“哈哈哈,这里又没有外人,谁的功劳我还不知道吗?说罢想要什么赏赐?”

王清晨闻听,颇有一种苟富贵,勿相忘的意思。

“想你刚入户部不过几日,便能立此大功,赏赐也是应有之意,不赏反倒是显得朕小气了!”

梁朝此次想要赏赐,五分是为王清晨的功劳,五分乃是顾及王清晨的特殊位置。

身为国舅,他如果没什么表示的话,说不得要被人说一句薄情寡义。

“臣实不敢当”王清晨现在有点进退两难了。

“那让朕好好想想!”梁朝皱眉沉思起来。

梁朝的手指在紫檀木椅扶手上轻轻敲击,沉吟片刻后道:“你如今已是户部左侍郎,官阶不宜再升。但功必赏,过必罚,此乃国之根本。”

他抬眼看向王清晨“这样吧,朕赐你紫金鱼袋,加准御前佩剑,另赏宫缎百匹,黄金千两。此外……”

他略一停顿,声音压低几分:“朕再赐你一道密旨,若遇紧急军国大事,可直奏于朕,不必经通政司转呈。”

王清晨心中一震。

这已远超寻常赏赐,近乎托付心腹之重。

他立即起身跪拜:“陛下厚恩,臣惶恐。”

梁朝摆手打断他:“朕赏罚自有分寸。”

他目光如炬“莫非溪言不愿为朕分忧?”

“臣万死不敢!”王清晨伏地。

“臣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起来吧。”梁朝语气缓和。

“还有一事。扑卖之法甚好,然朝中已有非议,言此非治国长久之道。你以为如何?”

王清晨起身,略加思索后答道。

“回陛下,扑卖之法确非经国正道。”王清晨声音清晰,不卑不亢。

“此举实为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策。琉璃镜虽利厚,然市场终有饱和之日,且易引奢靡之风,不可长久倚重。”

梁朝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然臣以为,其中亦有可鉴之处。其一,工部所掌之新技术,若能量产且利于民生,通过特许经销,既可快速推广充盈国库,还能规范市场,避免劣品充斥。

其二,此次扑卖,亦让臣看清各地商贾之实力与信誉,对于户部日后调度钱粮、通行商策,皆有良益”

“其三,此法亦可倒逼各部盘活资源。如今各部皆见工部获利,想必已在思索自家辖内可有闲置技艺、未垦之地能为国库添补,这便是以‘权宜’引‘长久’之效。”王清晨抬眼迎上梁朝的目光,语气添了几分郑重。

“你倒是算得透彻。昨日吏部尚书还递了折子,说太仆寺有几处旧马场荒着,问能否效仿此法招商垦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