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心声泄露,携系统同闯架空王朝 > 番外一 莫芸「9」

番外一 莫芸「9」(1/2)

目录

高楼的灯光闪烁,车流像发光的河流,裹挟着城市的喧嚣。

又渐渐归于静谧的近郊,路灯变得稀疏,连车鸣声都少了。

路灯的光晕在车窗上拉成长长的光带,晃得人眼发轻,我盯着那些流动的光,脑子里却反复回放着她在墓园说的话——

“又落个英年早逝”“到了那边好好活着”“等她过去了再作伴”。

每个字都像钩子,勾得人心神不宁,连指尖都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布料被揉得发皱,留下深深的指印。

直到车子驶入一片被绿树环绕的别墅区,门口的保安只核对了车牌便抬了杆,没有多余的盘问。

穿过爬满粉白蔷薇的拱门时,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甜而不腻。

轮胎碾过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才在一栋青砖小楼前停下。

我有些怔忡地跟着她下车,望着眼前的房子——青灰色的砖墙砌得整齐,砖缝里还长着几株细小的青苔,透着岁月的温润。

墙头上探出几枝玉兰,花瓣舒展着,月光落在上面,泛着柔和的白,连影子都透着温柔。

这与我想象中辛梓茉的住处相去甚远:原以为该是极简冷调的装修,满是明星的精致与疏离。

墙上挂着昂贵的艺术品,空气里飘着高级香薰的冷冽气息。

却没想是这般透着烟火气的模样,像老城里被精心呵护了多年的老房子。

墙根下似乎还能闻到时光的味道,让人觉得亲切,连紧绷的神经都松了些。

推开门时,一股淡淡的甜香扑面而来。不是浓郁的香水味,也不是昂贵香薰的冷冽气息。

倒像刚煮好的桂花糖藕晾在屋里,甜香里裹着藕的清润,又混着点晒干的茉莉香,清清爽爽地漫在空气里。

钻进鼻腔时,竟让人莫名心安,连心里的慌乱都淡了几分。

屋里的中式红木家具擦得锃亮,木纹里都透着岁月的温润,扶手处被常年摩挲得光滑,带着人的温度。

墙上挂着幅水墨兰草,笔触清雅,墨色浓淡相宜,一看就是用心画的。

旁边还题了行小字,字迹娟秀,写着“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角落里的青瓷瓶插着几支新鲜的雏菊,白色的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像是刚从院子里摘下来的。

花茎上的叶子还带着潮气,连叶片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处处都透着被精心打理过的暖意,不像临时落脚的地方,倒像真正的“家”。

有生活的温度,有烟火的气息,还有藏在细节里的用心。

“愣着做什么?”辛梓茉回头看我,嘴角噙着点浅淡的笑意,眼里没了之前的戏谑,只剩平和。

连眼尾的痣都显得温柔了些,“进来吧,外面风凉,别冻着了——夜里温差大,你穿得少。”

我跟着她上了二楼,木质楼梯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很轻,却格外有生活气息。

不像现代别墅的楼梯那样冰冷生硬,倒像在诉说着日常的琐碎。

她推开一扇雕花木门,门楣上刻着简单的缠枝纹,纹路里还残留着淡淡的木蜡油香,没有浮夸的装饰,却透着雅致。

门后竟是间书房:书架从地板顶到天花板,摆满了书,既有厚厚的刑侦案卷、法医解剖学专着。

封面上还贴着便签,写着零星的批注,字迹与墙上兰草画的题字相似,也有泛黄的旧诗集、线装的古籍,排列得整整齐齐。

书脊上没有积灰,显然常被翻阅;靠窗的位置放着张梨花木书桌,桌面上铺着素色棉麻桌布,边角处还绣着细小的兰草图案。

砚台里的墨似乎还是新研的,泛着淡淡的墨香,旁边还放着支没盖笔帽的狼毫笔。

笔尖上的墨还没干,像是刚写完字,连纸上都残留着淡淡的墨痕。

她在书桌后的圈椅上坐下,伸手从旁边的紫砂茶盘里取了个白瓷茶杯——杯身上画着浅淡的竹影,精致却不张扬。

她先用热水温了杯,水流过杯壁发出“哗啦”的轻响,又倒上刚泡好的茶。

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飘出淡淡的清香,热气袅袅升起。

水汽氤氲里,她的轮廓柔和了许多,眼神比在墓园时暖了不少。

连之前藏在眼底的沉郁都淡了些,像被茶水的热气熏化了,没了那般锐利的冷意。

我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被暖意裹着,连心里的不安都消了点。

终于,我抬起眼,目光定定落在她脸上,没有闪躲,也没有犹豫。

那些盘旋了一路的疑问,像蓄满了水的云,此刻再也忍不住要落下——关于芊落“又英年早逝”的过往。

关于我为什么会慢慢遗忘她那些刻进骨髓的细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