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风云变幻(2/2)
皇帝手持朱笔,正在一份奏折上批阅,闻言头也不抬道:“什么主意?”
魏公公道:“那顾县子虽年轻,却也是受了皇恩的爵爷。”
“按制,新爵第一年,理当进京朝觐,叩谢天恩。”
“不若陛下下一道恩旨,召他年节后进京?他一离了巢,许大人那边…行事岂不方便许多?”
乾帝手上动作停顿,接着放下了笔,沉吟道:“召他进京?会不会显得朕太过急切,反倒让他心生警惕?”
魏瑾躬身笑道:“陛下这是循例施恩,天经地义,他若心中无鬼,自当欢天喜地前来叩谢皇恩。”
“若推三阻四,反倒……呵呵,再者,陛下亦可亲眼瞧瞧,这传说中的少年县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皇帝沉思良久,终是点了点头:“也罢,就依你所言,拟旨吧,语气要温和些,只说是朕想见见他这少年英才,令他年后择日进京朝觐。”
“老奴遵旨。”魏公公眼中闪过一丝得色,恭敬退下拟旨去了。
御风司是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部门制约的皇家亲兵。
不过皇帝日理万机,自然无法做到大事小事事事亲力亲为。
平日里御风司的事务一般都是由他这个掌印大太监管理。
御风司权势极大,在大乾可以说是无人敢招惹的存在。
可这顾县子不仅杀了他锦衣卫总旗,还让桃李郡千户硬生生吞下了这个哑巴亏,这已经引起他极大不满。
所以他时不时在皇帝面前敲敲边鼓,让皇帝慢慢对顾洲远心生不满,迟早得了机会收拾了这个不长眼的东西!
数日后,一道明黄的圣旨在一队宫中侍卫的护送下,快马加鞭出了京城,直赴北地青田县大同村。
赵云澜听说了此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午间了。
她正在太后寝宫陪着母亲说话。
正月里的皇宫,虽处处张灯结彩,却因太后的病体而蒙着一层淡淡的忧悒。
长春宫内,药香与暖炉的炭气混合,氤氲不散。
赵云澜正细心地将一勺温热的梨膏水喂给倚在软榻上的太后,动作轻柔,眉宇间带着化不开的忧虑。
太后的咳嗽声嘶哑而绵长,每一声都听得人心头发紧。
“母后,慢些喝。”赵云澜的声音温软,带着安抚的力量。
太后咽下嘴里的梨膏水,喘着大气道:“都是老毛病了,昭华你莫要担忧……”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的通传:“皇上驾到——”
赵云澜忙放下玉碗,起身敛衽相迎。
皇帝一身常服,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关切。
“母后今日可好些了?”皇帝先是走到榻前。
仔细端详太后的气色,见太后微微摇头,咳嗽得愈发厉寒。
便叹了口气,在榻边的绣墩上坐下。
“御医开的方子吃了也不见大起色,真是愁煞人。”皇帝揉了揉眉心,语气中带着疲惫和无奈。
赵云澜轻声道:“皇兄也不必过于忧心,母后这是积年的旧疾,冬日里难免沉重些,仔细将养着,开春天暖了自会好转。”
她说着,又拿起银匙,继续给太后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