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天帝尊号,照耀四方(2/2)
其他部族使者:诶,薛延陀,不是,你这么干?不讲武德?
于是各部使者互相看了一眼,立马争先恐后出列表态。
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契苾等铁勒诸部、东北诸邦的使节纷纷上前,躬身附和:
“回纥愿尊陛下为天可汗!”
“契苾亦同!”
“拔野古附议!”
“契丹部附议。”
“新罗附议。”
“吐谷浑附议。”
......
“请陛下为天可汗,统御四方!”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其情其景,比方才的欢呼更显庄重,这是来自草原和四夷的正式臣服与认可。
城楼之上,李世民面色沉静,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他微微抬手,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朕,乃大唐天子,受命于天,牧守中原。”他的声音平稳而深远,“‘可汗’,乃草原贤王之号,朕岂可轻受?扫除颉利,乃是为报大唐仇耻,亦是为解万民倒悬,非为贪图尊号。诸位使者之意,朕心领之,然此号,朕不敢受。”
“功不足够,勿要再提。”
薛延陀使者曳莽·鲁明力立刻再次躬身,言辞恳切:“陛下!‘可汗’之号虽源于草原,然陛下之德威,早已超越疆域族别!此非贪图虚名,实乃四方万民发自肺腑之拥戴,是天地共鉴之至理!若陛下不受,我等归去,何以面对翘首以盼的部众?望陛下体察我等赤诚!”
李世民沉吟片刻,再次摇头:“华夏与草原,风俗各异,治理之道亦有不同。朕若受此号,恐名实难副,反生嫌隙。天下归心,不在名号,而在行事。朕但求百姓安康,四境安宁,足矣。”
此时,其他部族使节也纷纷拜伏于地,齐声请求:“陛下!若无您这如日当空的‘天可汗’统御,草原必将再陷纷争,各部攻伐,生灵涂炭!唯有你的威德,方能镇抚四方,保长久太平!此乃苍生之愿,非止为一尊号,实为祈盼和平之凭依啊,望陛下万勿推辞!”
李世民目光扫过楼下拜伏的使者,又看向身旁的太上皇李渊和长孙皇后,最后与李长河及内阁重臣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缓缓开口:
“诸卿赤诚,朕已深知。若再推辞,倒显得朕不近人情,罔顾苍生之望。”他话锋一转,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政治智慧,“然,‘可汗’终非中原正朔。朕既为天下共主,华夏与胡虏,皆朕子民。号令天下,当有一体之称,方能彰显华夷一体,四海一家。”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陡然提升,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包容:
“这样吧,朕愿接受这‘天’字,以示承天应命,恩泽普世。但这‘可汗’之称,当与‘皇帝’合一。”
“且朕自为‘明,众主之尊号,便为:明天帝。”
“朕之功绩,在之目前,实属有愧,虚名暂定,不定礼仪。”
此话一出,众邦使者点头,立刻心悦诚服地再次拜倒。
随即传来:
“明天帝!明天帝!明天帝!”
更狂热的欢呼。
这个尊号,既包含了草原的臣服,又升华至中原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谓空前绝后,完美契合了此刻李世民和大唐的巅峰地位。
“臣等,拜见明天帝陛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再次响彻云霄。
“天帝”这个前所未有的尊号,出现在了世间,虽然还未被正式各方官方书面认定。
但其潜力和威名,成为了超越秦皇汉武的至高荣耀。
也就是从今日开始,‘天帝’称号为后世历代帝王立下了一个永恒的追求标杆。
成就“天帝”伟业。
就如武将追求的:饮马瀚海,燕然嘞石一样。
无上的荣耀。
而此时的颉利可汗被押解着,带离向禁苑。
他最后一次回头,望向城楼上那被万众高呼“明天帝”,那光芒万丈的身影,又看向那些狂热拜倒的昔日草原属部使者,眼中没了一丝光芒。
他知道,属于突厥的时代,已经彻底终结。
而一个以长安为中心,以李世民为明天帝的崭新时代,正伴随着这响彻寰宇的欢呼声,磅礴开启,无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