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46章 哪个不想进步?这个项目必须抢!

第546章 哪个不想进步?这个项目必须抢!(1/2)

目录

老王重重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一个字,推开家门,抓起靠在墙边的自行车,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沉沉的夜色之中。

冬夜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老王蹬着他那辆老旧的二八大杠,车链子发出的“嘎吱嘎吱”声,在寂静的胡同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心里揣摩着,到底是什么样的天大事,需要周部长用这种方式,把所有处级以上的干部都从热被窝里、从饭桌上给拽回去?

等他满头大汗地把车停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大院的车棚里,快步冲进一号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了黑压压的一片人。

长条形的会议桌两侧,各个司局的头头脑脑们都已经到了大半。

熟悉的面孔上,都带着和他如出一辙的疑惑与凝重。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混合着从外面带进来的寒气和人们身上羊毛大衣的味道。

“老王,你也来了?”隔壁规划司的李司长压低声音打了个招呼。

“能不来吗。”王建国找了个空位坐下,喘着粗气解开棉大衣的扣子,“这大晚上的,到底出什么事了?”

“谁知道呢?我刚陪老丈人喝了两盅,酒劲儿还没下去呢,就被电话给叫过来了。”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副司长揉着太阳穴,苦笑着抱怨,“看这阵仗,小不了。”

“我听说,部长的车是刚从西郊那边回来的。”有人消息灵通,小声地传递着情报。

“西郊?那不是研究所的方向吗?”

“难道是……那个项目又有什么新突破了?”

一提到“那个项目”和“**研究所”,会议室里原本有些嘈杂的议论声,不约而同地低了下去。

在座的都是部里的核心干部,对于白杨这个名字,对于他主持的那些惊天动地的大项目,早已是如雷贯耳。

每一次那个年轻人拿出点什么东西,都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工业格局要为之震动。

所以,当这个可能性被提出来后,所有人的心头,都像是被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期待、紧张、好奇……种种复杂的情绪在每个人的胸中交织发酵。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秘书小刘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侧身让开,周部长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走了进来。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大家点头示意,甚至没有看任何人一眼。

那张素来沉稳的脸上,此刻带着一种罕见的、压抑不住的亢奋,眼神锐利如鹰,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杆,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主位上。

周部长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却没有立刻开口。他只是抬了抬手,秘书小刘会意,立刻抱着一摞文件走了进来。

那不是会议材料,而是一本本印着红色醒目字体的《保密责任承诺书》。

小刘将承诺书一本本地发放到每个人的面前,动作轻柔,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在座的都是老机关了,一看这架势,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普通的会议,哪需要搞这个?

签这种东西,就意味着接下来要接触到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他们日常工作的密级范畴,达到了需要用个人政治生命来做担保的程度!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无比肃杀。

没有人再交头接耳,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王建国拿起笔,一笔一划地在承诺书的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写下最后一笔时,他感觉自己的指尖都有些发凉。

十多分钟后,小刘将所有签好字的承诺书都收了上来,仔细清点无误后,对周部长点了点头。

周部长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我知道,这么晚把大家叫过来,很多人家里饭还没吃完,心里或许会有怨言。”

“但是,等你们看完手里的东西,你们就会明白,别说是一顿饭,就是三天三夜不睡觉,也值了。”

说完,他再次示意小刘。

这一次,小刘和另外两名工作人员,将另一摞用牛皮纸袋封好的文件,分发了下去。

文件袋很厚,沉甸甸的。

王建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迫不及待地撕开了封口,抽出了里面的资料。

资料的第一页,是一份总报告的标题,几个硕大的黑体字,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上——

《关于开展我国兆瓦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及产业化应用的总体规划方案》。

风力发电?

王建国愣了一下。

这个词,他并不陌生。

部里之前也组织过几次小规模的技术研讨,但得出的结论都大同小异:技术不成熟,成本高,发电效率低,稳定性差,和主流的火电、水电相比,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怎么今天,又把这个东西拿出来了?

还搞得如此郑重其事?

他带着满腹的疑惑,翻开了第二页。

仅仅看了三四分钟,他脸上的疑惑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震惊。

他的呼吸,不自觉地变得急促起来,眼睛也越瞪越大。

“嘶——”

会议室的某个角落,传来一声清晰的倒吸冷气声,打破了寂静。

这仿佛是一个信号。

紧接着,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压抑不住的抽气声、桌椅被无意识推动的摩擦声,开始在会议室里不断响起。

“这……这怎么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