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哪个不想进步?这个项目必须抢!(2/2)
“单机容量……一百万瓦?额定风速下年发电量超过三百万度电?”
“叶片设计……是变桨变速技术?我们国内现在连定桨距的技术都还没吃透!”
“还有这个……永磁直驱?我的天,这比国外最先进的技术还要领先一代!”
“上帝啊,这……这不是一份技术方案,这简直就是一本从未来穿越回来的教科书!”
原本安静肃穆的会议室,像是被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的池塘,瞬间沸腾了。
一个个平日里沉稳持重、喜怒不形于色的司长、主任,此刻全都失态了。
他们有的激动地站了起来,指着文件上的某个参数,跟身边的同僚激烈地讨论着;
有的则死死地按着报告,仿佛生怕它会飞走一样,嘴里喃喃自语,眼神中充满了狂热与不敢置信。
王建国也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狂跳。
他不是技术专家,但作为生产调度司的干部,他看得懂那些关键的经济和技术指标。
成本、效率、可靠性……
这份报告里描绘的技术,完美地解决了现有风力发电技术的所有痛点!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它所代表的,将不再是一种补充能源,而是一种足以改变国家能源格局的战略性力量!
坐在主位上的周部长,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没有制止众人的议论。
他需要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这份资料带来的震撼,需要让这颗“炸弹”在他们心里彻底引爆。
只有这样,后续的工作,才能爆发出最强的能量。
沸腾的议论声持续了十几分钟,又渐渐地平息了下去。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现在不是激动的时候。
他们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坐回到椅子上,用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继续一页一页地往下看。
从技术原理,到核心零部件图纸,再到项目实施的三步走规划……
越看,心里的震撼就越是无以复加。
半个小时后,规划司的李司长第一个看完了整份报告。
他缓缓地合上文件,抬起头,通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周部长,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部长,我……我就问一句,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吗?”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从文件上移开,齐刷刷地投向了周部长。
整个会议室,再次陷入了绝对的寂静。
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在数十道灼热目光的注视下,周部长缓缓地点了点头,语气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千真万确。”
四个字,如同惊雷,在每个人的耳边炸响。
“轰!”
会议室里,彻底炸开了锅。
如果说刚才的震撼,还带着一丝对技术可行性的怀疑,那么此刻,周部长的亲口确认,则彻底打消了所有人的最后一丝疑虑。
随之而来的,是如同火山喷发般的狂喜和野望!
他们都是聪明人,人精中的人精。
周部长在这个时间点,把他们召集起来,让他们看这份石破天惊的资料,目的何在?
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个项目要上!
而且是要立刻就上!
集全司、全部,乃至全国之力,以最快的速度上!
而这样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伟大工程,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来领导和执行。
谁来牵这个头?
谁来当这个总指挥?
这个问题,就像一块巨大而滚烫的烙铁,瞬间烙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
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这是一份天大的功绩!
是足以让他们在履历上写下最光辉一笔的政治资本!
在如今这个百废待兴、亟待发展的年代,还有什么比亲手缔造一个全新的战略性产业,更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哪个不想进步?
哪个不想在自己的位置上,再往上爬一爬?
“部长!”
装备司的刘司长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是个身材高大的壮汉,性格素来雷厉风行,此刻更是当仁不让。
“这个项目,既然是搞装备,那理所当然应该由我们装备司来牵头!我们司里,对接着全国最大、最强的几家重型机械厂和电机厂,论生产制造和组织协调能力,没人比我们更强!”
他话音未落,旁边科技司的孙司长就冷笑一声,也站了起来。
“老刘,话可不能这么说。这份资料的核心是什么?是技术!是前所未有的高新技术!”
“这种项目,如果前期没有我们科技司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和消化吸收,你们装备司拿着图纸,看得懂吗?能保证不出岔子吗?”
“依我看,这个项目应该先成立一个以我们科技司为主导的技术攻关领导小组,先把技术路线吃透,再谈生产制造的事情!”
“放屁!”刘司长顿时就火了,“技术路线报告里写得一清二楚!白杨同志都把饭喂到嘴边了,还要你们在那里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