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国本(1/2)
“儿啊,咱们孙家能不能翻身,就看你这回了。”
窗外忽然电闪雷鸣,孙应鳌却越写越快,仿佛那些构陷之词早就在心里排练了千百遍。
最后落款时,他故意用了醇儒孙应鳌五个字,墨色浓得几乎透纸背。
“朱翊钧啊朱翊钧。”
他对着虚空狞笑。
“要怪就怪你挡了严家的路...”
京城,春寒料峭。
孙应鳌那篇《与朱学士论变法书》像一场瘟疫般在京城蔓延开来。
文章被印制成精美的小册子,由严府家丁们挨家挨户地送到各大书院、茶楼、酒肆。不到三日,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这篇文章。
“听说了吗?朱学士的变法是要效仿暴秦啊!”
茶楼里,一个书生拍着桌子,唾星四溅。
“可不是!孙先生文章里写得明明白白,不论贵贱,不分清浊,这不是要乱我大明纲常吗?”
另一个书生附和道,手里攥着那本小册子,指节发白。
角落里,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人默默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他是朱翊钧安插在民间的耳目,此刻正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最可怕的是。”
又一个书生压低声音。
“那何心隐的聚合堂,据说暗地里操练兵马,用的就是秦朝的耕战之法!朱学士与他们沆瀣一气,这不是要造反吗?”
青衫年轻人眉头一皱,放下茶钱,悄然离去。
朱翊钧的府邸内,气氛凝重如铁。
“大人,情况不妙。”
青衫年轻人单膝跪地,将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现在满城风雨,连市井小民都在议论您的变法是要背弃祖宗。”
朱翊钧站在窗前,背对着来人,手指轻轻摩挲着一枚玉扳指。
窗外,一株早开的桃花在风中摇曳。
“严世蕃这一手,确实毒辣。”
朱翊钧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将变法与秦政相提并论,再与何心隐的聚合堂混为一谈,这是要置我于死地。”
“还有更糟的。”
年轻人抬头,眼中带着忧虑。
“江南奴变的消息已经传到京城,严党控制的邸报将此事与您的变法直接联系起来。”
朱翊钧终于转过身来,脸上竟带着笑意。
“意料之中。严党这是要做最后一搏了。”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进来。
“大人,吕大人到了,说有急事见您。”
朱翊钧点点头。
“请他进来。”
又对青衫年轻人道。
“你先下去吧,继续盯着城中的动静。”
片刻后,吕坤大步走入,手中紧攥着一卷文书,脸色铁青。
“朱兄,你看看这个!”
吕坤将文书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孙应鳌那篇狗屁文章,现在连江南的童蒙学堂都在传抄!”
朱翊钧不急不缓地拿起文书,展开细看。
那是孙应鳌文章的另一个版本,上面还加了许多批注和插图,将变法描绘成洪水猛兽。
“画得不错。”
朱翊钧竟轻笑一声。
“严世蕃倒是舍得花钱,连不识字的人都能看懂。”
吕坤急得直跺脚。
“朱兄!你怎么还笑得出来?现在满朝文武都在议论,连皇上都开始动摇了!更可怕的是——”
他压低声音。
“江南奴变中抓到的几个头目,在严刑拷打下,竟然招供说是受了你的指使!”
朱翊钧眼中寒光一闪。
“哦?严党这是要坐实我谋反的罪名啊。”
“朱兄,事不宜迟。”
吕坤上前一步,声音急促。
“我劝你暂时离京避祸。我在关外有些关系,可以——”
“不必。”
朱翊钧抬手打断,语气坚定如铁。
“我若此时离京,岂不是坐实了心虚?严党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吗?”
吕坤急得额头冒汗。
“可眼下局势对你极为不利!孙应鳌那篇文章站在道德高地,将你说成是背弃圣道的罪人。我虽写了几篇反驳文章,但影响力远不及他们。”
朱翊钧走到书架前,取下一卷《道德经》,轻轻抚过封面。
“吕兄,你可知老子云反者道之动?”
吕坤一愣。
“什么意思?”
“物极必反。”
朱翊钧眼中带着智慧的光芒。
“严党越是把我逼到绝境,他们的破绽就越明显。你看这孙应鳌的文章,表面光鲜亮丽,实则漏洞百出。”
他翻开《道德经》,指着其中一页。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孙应鳌口口声声维护圣道,实则曲解经典,为一己私利服务。
这就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吕坤皱眉。
“可普通百姓哪懂这些?他们只看到文章里说的背弃祖宗、皇天不佑,就吓得魂飞魄散了。”
“所以。”
朱翊钧合上书卷,眼中精光闪烁。
“我们需要找到那个能将这一切反转的契机。”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管家慌张跑进来。
“大人,不好了!一群太学生聚集在府外,高喊...高喊...”
“高喊什么?”
吕坤厉声问道。
管家咽了口唾沫。
“高喊朱翊钧滚出京城、变法祸国...”
吕坤脸色大变,一把抓住朱翊钧的手臂。
“朱兄,现在必须走了!从后门!”
朱翊钧却纹丝不动,反而整了整衣冠。
“不,我正要去见见这些太学生。”
“你疯了!”
吕坤几乎喊出来。
“他们现在情绪激动,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朱翊钧淡然一笑。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直面风暴。放心,我自有分寸。”
与此同时,裕王府内气氛同样紧张。
裕王朱载坖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桌
上摊开的正是孙应鳌那篇文章,旁边还有几份来自江南的急报。
“王爷。”
王妃李氏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两个侍女。
“您已经把自己关在书房一整天了。”
裕王勉强挤出笑容。
“爱妃,朝中事务繁杂,我需要时间思考。”
李氏示意侍女退下,自己走到裕王身边,目光扫过桌上的文书。
“又是关于朱翊钧的变法?”
裕王叹了口气。
“是啊,现在朝野上下闹得沸沸扬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