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 第549章 这是什么炮

第549章 这是什么炮(2/2)

目录

这次兵败,不知又要延误多少大事。”

李贽插话道。

“台州兵败对人心的冲击最可怕。江南百姓本就对倭寇闻风丧胆...”

“张阁老。”

朱翊钧立刻会意。

“立即出告示安抚民心,增派兵丁进城巡逻,必要时可实行宵禁。绝不能让民心乱了!”

“我这就去办。”

张居正拱手,又犹豫道。

“大人此去台州,务必小心。倭寇凶残,且...”

“本官明白。”

朱翊钧打断他,转头对李贽道。

“叫上吕坤,你们随我一同前往。也该让你们见识见识真正的战场了,免得整日纸上谈兵。”

半个时辰后,校场上。

郑钦已经点齐一千二百名火枪兵,五门火炮也已准备就绪。

朱翊钧披上轻甲,腰间配了把绣春刀,整个人显得格外肃杀。

“大人,都准备好了。”

郑钦抱拳道。

朱翊钧点头,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士兵。

“出发!”

队伍刚出城门,沿途已有百姓驻足观望。消息显然已经传开,人们脸上写满惊恐。但当看到朱翊钧亲自带队,又有火炮随行时,不少人明显松了口气。

“大人亲征,倭寇必败!”

有老者高呼。

朱翊钧没有回应,只是挺直了腰背。

他知道,此刻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乎民心士气。

天色渐暗时,官道上开始出现逃难的百姓和溃散的败兵。

衣衫褴褛的妇人抱着啼哭的孩童,满脸血污的士兵拄着断枪蹒跚而行。

这一幕让李贽和吕坤脸色发白。

“去问问情况。”

朱翊钧对郑钦道。

片刻后,郑钦回报。

“胡部堂往天台山撤退,戚将军带着义务兵突围了,具体情况不明。”

三人闻言,稍稍松了口气。

朱翊钧取出地图,借着火把的光研究片刻,沉声道。

“倭寇这是把台州明军分成了几块。

戚继光骁勇,他们啃不动,就绝不会放过胡宗宪。”

“胡部堂危矣!”

吕坤惊呼。

朱翊钧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

“我们向东南斜插,直趋天台山麓。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

次日傍晚,队伍抵达江口。探马带回最新消息。

胡宗宪中军被困在飞龙湖和天台山之间,遭到倭寇和山贼合围。

戚继光虽率残部突围,但已无力回援。

“好消息是俞大猷已经北上,江苏方面也派了陆军南下。”

郑钦补充道。

“援军最快一日可到。”

朱翊钧眯起眼睛。

“倭寇不会给我们一天时间。”

他指着地图。

“他们必定会在六七个时辰内对胡部堂发起总攻。”

“那我们...”

李贽迟疑道。

“以偷袭对偷袭!”

朱翊钧猛地合上地图。

“将火炮架在江口北面丘陵地带,火枪兵在山下设伏。待倭寇被引来,就地歼灭,再突破另外两个营垒!”

夜幕完全降临时,朱翊钧已完成部署。

一千二百名火枪兵被分成十二队,依托地形形成交叉火力网,五门火炮的射程则覆盖了三个倭寇营垒。

“大人,是否等张翰张巡抚的援军赶到再行动?”

吕坤低声问道,手指不安地摩挲着剑柄。

李贽立刻反对。

“不能再等了!胡部堂那边已是危在旦夕,多耽搁一刻,被困的将士就多一分危险!”

朱翊钧站在高处,望着远处倭寇营地的篝火,沉默不语。夜风拂过他的面庞,带来远处隐约的喊杀声。

就在这时,一骑探哨飞驰而来。

“报——!巡抚张大人密信!”

朱翊钧接过信笺,匆匆浏览后递给李贽和吕坤。

两人看罢,神色各异。

朱翊钧接过信笺,匆匆浏览后递给李贽和吕坤。

两人看罢,神色各异。

“张翰、刘应节果然与众不同。”

朱翊钧轻声道。

“这时候还记得...”

“大人,张巡抚说他已近在咫尺,让我们等他合围。”

吕坤急切道。

“是否...”

“等不及了。”

李贽斩钉截铁。

“战机稍纵即逝!”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缓缓举起手中的令旗。月光下,那面猩红的旗帜格外醒目。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清晰。

“按原计划,进攻!”

令旗挥下的瞬间,五门火炮同时怒吼,火光划破夜空,直扑倭寇营地。

另一边,五门铁菩萨火炮同时发出震天怒吼,炮口喷出的火舌在黄昏中格外刺眼。

大地震颤,仿佛地龙翻身,炮弹出膛的尖啸声撕裂了海门卫上空的宁静。

“装填!快!”

炮队把总王铁柱抹了把被火药熏黑的脸,嘶哑着嗓子吼道。

“空心弹三门,实心弹两门,给老子对准倭寇大营!”

炮手们动作麻利,汗水和火药渣混在一起,在脸上划出几道黑痕。

第一轮炮击的硝烟还未散尽,第二轮装填已经完成。

“放!”

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

三门火炮射出的空心爆炸弹划出优美的弧线,在倭寇密集的营地中央炸开。火光冲天而起,弹片四射,惨叫声此起彼伏。

“好!”

王铁柱狠狠拍了下大腿。

“实心弹呢?”

“报!两发实心弹命中寨门和瞭望台!”

瞭望兵兴奋地喊道。

远处倭寇营地已是一片混乱。天色将黑未黑,疲惫不堪的倭寇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得晕头转向。

黑影飞来,营垒瞬间燃烧,铁球滚动,砸开寨门,碾压敌人,造成巨大伤亡。

“八嘎!这是什么炮?”

门多郎一把推开护在他身前的武士,脸色铁青。

他身着日式铠甲,腰间却配着一把明式腰刀——

这是他在汪直手下当浪人头目时的战利品。

“侍大将,明军什么时候有这种火炮了?”

副将山田惊恐地问道,他的左臂被弹片擦伤,鲜血染红了半边袖子。

门多郎眯起眼睛,他四十出头,在华二十年,对大明的军事装备了如指掌。

“不对...这不像明军的炮。”

他喃喃道。

“倒像是佛郎机人的...”

“撤退!先撤到树林里!”

门多郎当机立断,高声下令。

倭寇如潮水般退去,丢下满地尸体和燃烧的营帐。

树林中,门多郎召集众将商议。

“吴平!”

门多郎盯着一个精瘦的汉人男子。

“你带人去毁了那些炮!”

吴平眼珠一转,拱手道。

“门多大人,属下这就去办。”

转身却对心腹低声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