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梅超风传奇 > 第11章 茶寮雅俗之辩

第11章 茶寮雅俗之辩(2/2)

目录

程瑶迦拔剑出鞘,剑尖斜指地面:“光天化日,强占人家祖业,还有没有王法?”她剑法灵动,几个回合便将伙计们逼退,竹篱上的红灯笼被剑气带得轻轻摇晃。

梅超风走到崖边,望着远处那三棵老茶树,暮色中,茶树的枝叶在风中舒展,仿佛在轻轻叹息。“王老板,”她转身道,“你知道那三棵老茶树为什么能活百年吗?因为它们扎根在岩缝里,不贪沃土,不求灌溉,只凭日月精华与山风滋养,这才长出有魂的茶叶。做人做茶,道理是一样的,贪多求快,反而失了本味。”

这时,吴老爹的儿子小吴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他手里拿着几张纸,脸色苍白:“爹,我错了……这是聚福楼的借据,利息是五分,利滚利,我根本还不起……他们是故意设套骗我!”

王老板见状,索性撕破脸皮:“错了也晚了!要么还钱,要么把茶寮留下,自己选!”

老茶客们见状,纷纷掏出铜钱:“我们帮吴老爹凑钱!”“云雾尖不能没了,吴老爹不能走!”茶客们你一文我两文,很快凑了一小堆铜钱,虽不多,却透着股暖意。

梅超风将钱推回给众人,对王老板道:“借据上写的是‘以茶寮作抵押,逾期不还则转让’,却没说可以篡改茶的品质,更没说可以赶走老掌柜。《合同法》有云‘公平交易,诚信为本’,你用高利贷设套,又用劣质茶败坏招牌,早已失了诚信,这借据,本就不该作数。”

她转向小吴:“你可知‘曾子杀猪’的故事?为了教孩子诚信,曾子宁愿杀掉家里的猪。你为了眼前的银子,丢了茶寮的诚信,丢了老爹的心血,就算换了钱,心里能安吗?”

小吴愧悔交加,“扑通”一声跪在吴老爹面前:“爹,我错了……我不该贪快钱,不该丢了咱家的规矩……”

王老板见众怒难犯,又被梅超风点破借据的漏洞,知道再硬撑下去讨不到好,狠狠瞪了小吴一眼:“算你们狠!这茶寮我不要了,但借据的银子,一分都不能少!”

吴老爹扶起儿子,叹道:“银子我会还,但得用卖茶的钱,一分一分挣回来,让你知道,什么叫踏实。”

茶客们欢呼起来,帮着收拾翻倒的桌椅,吴老爹重新生起炉火,山泉水在壶中“咕嘟”作响,很快便冒出鱼目般的水泡。他取来一小撮云雾尖,用沸水一冲,汤色瞬间变得琥珀透亮,香气漫过竹篱,飘向松风岭的深处。

“尝尝,”吴老爹给梅超风与程瑶迦各倒了一杯,“这才是松风岭该有的味道。”

程瑶迦抿了一口,初入口微苦,咽下去却有股甘甜从喉咙里冒出来,仿佛带着山风与阳光的气息。“真好喝,”她笑道,“比那些甜茶清爽多了。”

梅超风指尖抚过温热的杯壁,轻声道:“苦尽甘来,才是真味。就像这世道,看似纷繁复杂,其实道理很简单——守住本真,便得自在。”

几日后,梅超风与程瑶迦离开松风岭。吴老爹带着小吴送到岭口,小吴背着个茶篓,正要去采摘新茶,脸上带着久违的踏实。“梅姑娘,以后路过,一定要再来喝茶,”吴老爹递过一小包云雾尖,“这是今年的新茶,留着路上喝。”

梅超风接过茶包,指尖传来茶叶的干爽。“多谢老爹,”她轻声道,“这茶里的道理,我们会记着。”

程瑶迦回头望去,茶寮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曳,像是松风岭的一只眼睛,守着山,守着茶,守着那份不掺假的真味。她忽然笑道:“前辈,这雅俗之辩,其实就藏在这杯茶里。雅不是摆架子,是对手艺的敬畏;俗不是接地气,是丢了根本的浮躁。”

梅超风点头:“雅俗本无界,全在人心间。心诚了,粗瓷碗里的茶也是雅;心浮了,金盏里的酒也是俗。松风岭的茶能传百年,不是因为有多名贵,是因为每一代人都守着‘真’字,这就比任何花哨的经营都管用。”

两人渐行渐远,松风岭的茶香渐渐淡去,却有股清冽的气息留在记忆里。梅超风知道,松风岭的茶还会继续煮下去,吴老爹会教小吴认茶树、辨水质,茶客们会带着新的故事来喝茶,而“松风煮茗”的匾额,会在风雨中继续挂着,提醒每个路过的人:所谓的雅,不过是守住本真;所谓的道,不过是喝好眼前这杯茶。

这种简单,或许就是最深的哲学——不必追求高深,不必强求圆满,只需在自己的茶寮里,煮好一壶真茶,待好每个客人,守好那份不被惊扰的安宁。而这份安宁,比任何凌厉的爪法都更有力量,因为它能让心沉淀下来,在苦与甘的交织中,品出生活本来的滋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