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292章 多尔衮 豪格之争

第292章 多尔衮 豪格之争(2/2)

目录

可方才多尔衮慢了一步,虽说如今他们这一派同豪格还未有太大冲突,可多尔衮一派对于大清天子之位同样有所觊觎。

而按史书所载,皇太极一直未立太子,为的便是平衡各方势力。

毕竟大清制度不比大明,大明嫡长子继承制是古往今来的规矩。

可在他们大清,无论是满族还是从前的女真族,这皇位(也就是女真族原本的汗位),既可以交由儿子继承,也可以交由亲弟弟继承。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多尔衮是皇太极的亲弟弟,大家同为努尔哈赤的子孙。

你皇太极够强,夺了我多尔衮的权,我心甘情愿,可不能你能在我头上拉屎,你儿子也能。大明永乐一朝叔侄相争的事,发生在这大清朝,也算是合情合理。

“还能如何?”

“不过是迟了几分,可如今想来,恐怕却是皇上故意为之的。即便我先声夺人,这差事最终依旧会交到豪格身上。”

多尔衮转过身,眼神同样不善,却又恶狠狠地看向弟弟多铎,“难道方才你没看出来?咱们这位皇上病了。”

多尔衮的话带着几分蛊惑力,可多铎没他那般政治头脑,挑了挑眉不解地问:“病了?寻太医诊治便是,跟你我又有什么关系?”

“可若皇上得的是不治之症?”

多尔衮又补了一句。

这下,多铎哪怕再蠢也反应过来了。

他面色一紧,先离了营帐,看了看四处没什么正蓝旗的人,才算是放心。

重回营帐后。

他赶忙凑到多尔衮身边,低声开口:“此事可不能胡说。”

多尔衮没理会弟弟的话,自顾自走到帐前主位,板板正正坐下,才言之凿凿地开口:“在义州城内,怀顺王耿忠明叛逃、我大清火器付诸一炬那日,皇上便有可能病了,不过病症不显,所以密而不发。

如今陛下的病症明显加重,方才在营帐之中,皇上所为,为的便是给子孙后代留后手。

毕竟若我多尔衮登上皇位。

他皇太极还有他这一脉,即便能活,也是生不如死。”

多尔衮眼中闪过一道狠辣之色,皇太极即位后。

他多尔衮在这大清朝的处境可不好受,若非他手中掌着军权,他现在早就是死翘翘了。

即便身处朝堂之上,照样有着内斗的风险。

皇太极继承汗位以来。

他多尔衮大多数时候一直都不在盛京,也不在女真族的权力中心,只是稍稍待上数月,便会被安排出去南征北战,为大清扩张版图。

也正是他多尔衮的确擅长兵武一道,所以才立下了一份又一份的功绩,否则他麾下的正蓝旗早已兵力耗尽,到了那时,他多尔衮也早已成了阶下囚。

“那我们现在……”

听完多尔衮的分析,多铎可没觉得情况好到哪里去,神色更加凝重。

皇太极好歹也算是一雄主,能压得住他们,也能用得起人,这份心胸魄力,多铎也是心服口服。

可豪格的为人心性,距离皇太极差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他若登临大清的地位,届时他们正白旗还有镶白旗,岂不成了那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一旦被夺了兵权,恐怕再过不久,他们两人就得不得好死。

“等。”

多尔衮面无表情,蹦出一个大字来,“为今之计,只有等到皇上……没了,你我二人才能在这浑水之中摸出一番大鱼。”

多铎重重地点了点头。

在这些大事上,对于兄长多尔衮,他多铎还是无比信服。

接下来几日的大清营帐之内,有着皇太极坐镇,甭管他是否是一只病虎,只要他还活着,多尔衮这边也好、豪格这边也罢,没人敢轻举妄动,所以一切都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

大清退兵一事,在朝鲜已成定局。

朝鲜名将申景禛派出去的朝鲜军队,已然探查到大清原本的驻扎之处早已不见踪迹,一个个随之离开。

将此事确认后,申景禛原先便将此消息传回到朝鲜全境。

所过之处,朝鲜百姓、当地的世家豪族还有那些官员,个个喜极而泣,无不弹冠相庆:“该死的、天杀的这些鞑子,总算是走了。”

“俺就知道大明王师比这些鞑子要厉害上太多。他们绝不可能会是大明王师的对手。”

“哈哈哈,这下最好滚得越远越好。陛下英明。大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到区区半月,朝鲜全境各处城池全都知晓此事。

大清退兵,不会再干扰朝鲜内政与国土主权。

先前被大清占据的郭山城一一被重新收复,之前安置在后方的百姓也可以重新迁徙前往,回到他们的故居,修缮故土。

朝鲜朝廷这边也会拨发一应的粮草银钱,以此支援帮助,还有之前各城的官员,也都会先行安置稳妥。

汉城之处,已从南汉城归来的朝鲜文武百官听闻此事。

大司宪金尚宪已年过半百,可闻此事却是当场喜不自胜,直接连饮三大碗酒,随后一醉不醒。

直到第二日上朝会时,才被一碗醒酒汤解了酒意。

还有那此前主和的崔鸣吉,求和如今也全都变成了主战一派,主张先恢复朝鲜国际名声,随后在各方面尽力支援大明,帮助大明击败大清。

于是,朝鲜朝堂之上。

天子李倧面前,百官相合,政通人和,李倧心满意足。

大司宪金尚宪看了眼崔鸣吉,还有他身后的同党,鼻子里哼出一声道:“陛下!我朝鲜尊明已久,若此前背明归清,何有今日之大胜?何有今日我朝鲜之大气象?”

“怎的?老匹夫难不成是在说某些人?”

崔鸣吉直接站了出来。

不等李倧发话,他同样上书道:“还请陛下明鉴。微臣对大明丝毫未有背叛之心,不过是为保全我朝鲜之意而已,请陛下明鉴。”

“好。”

见到两方大臣开始争吵,李倧面露无奈,亲自上前安抚他们二人,道:“大司宪还有崔卿,你们二人皆都是为我朝鲜,既是为朝鲜,何须内斗消耗国力?当今大明,由死而复生的太祖皇帝独掌乾坤,天下之力聚于一处,方才有今日大明同我朝鲜之大胜,难不成尔等还要让我朝鲜再受前耻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