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安史之乱(9)马嵬驿(2/2)
李隆基闻言脸色煞白,他本想拖延,想保下杨玉环。可此刻,已经看清楚形式的陈玄礼、高力士等人纷纷上前,轮番劝谏。
话语的核心只有一个:众怒难犯,军心已变,此刻若不舍弃杨贵妃,恐怕自己也难保安全!
最终,李隆基痛苦地闭上双眼,颓然地挥了挥手,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让高力士去见杨玉环。
高力士立刻躬身领命,走进了杨贵妃所在的房间。
当高力士将外面的情况和皇帝的决定全盘托出后,杨贵妃的脸上没有惊慌,也没有怨恨,只是平静地听着。
她沉默了许久,才轻声说了一句:“今日之事,实所心甘,容礼佛。”
高力士心中酸楚,点了点头,将杨贵妃引到了驿站内的一间佛堂之中。
杨贵妃走进佛堂,整理了一下衣衫,对着佛像,镇静地行了三拜九叩之礼。
礼毕后,杨贵妃便拿起高力士早已备好的一条白绫,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片刻后,陈玄礼等人被召入佛堂验看。在确认贵妃已死后,他们走出佛堂,对着李隆基所在的庭院方向,齐齐跪倒,高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的声音渐渐平息,马嵬驿的尘土下,埋葬了一段风流,也埋葬了一个王朝最后的体面。
而李世民无言地看着光幕,只觉得一阵悲哀。
李今越的声音再次响起:“在马嵬驿兵变后,李隆基草草埋葬了杨贵妃的遗体,然后一行人便打算继续踏上入蜀的道路。”
她说着,瞥了一眼还在地上蜷缩呻吟的李隆基,不由得咂了咂舌。
“讲真的,虽然我不觉得李隆基对杨贵妃没有感情,但要说有多深,估计也未必。”
李今越的声音不大,但在这死寂的地下室里却格外清晰。她看着李隆基那副只顾着自己断臂之痛的模样,连听她讲杨贵妃的结局都毫无反应,心中更添了几分鄙夷。
当然,她并不知道,那是因为小玄猫在为李隆基止血时,觉得他欠的债太多,顺手将他的痛觉神经放大了数倍,那是一种会持续不断,如跗骨之蛆般不停的折磨着他的疼痛。
而此刻的李隆基,早已被剧痛吞噬了所有神智,现在根本听不清外界在说些什么。
而这时,一直沉默的李世民忽然开口,声音沙哑:“此前,今越,讲完一段,总会说说自己的看法,怎得这次不说了?”
李今越正准备继续往下讲,闻言愣了一下:“二凤陛下,想听我的看法?”
“朕很好奇,在你们后世人的眼中,是如何看杨玉环的?”李世民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地问,“毕竟,单从方才所见,未来的史书会如何描摹她,朕已能猜到七八分。”
李今越闻言,挑了挑眉。
“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其实也很简单。杨贵妃,是个可怜人,但并不无辜。”
李世民闻言也来了几分兴致,静静的等待李今越接下来的话。
“她原本就是寿王妃,身份尊贵,如果不是被李隆基这个糟老头子看上,也能安稳富贵地过完一生。虽然我并不知道被李隆基纳入进后宫,她究竟是愿意还是不愿意的,但我知道,在古代的皇权社会里,哪怕是她想反抗,也是反抗不了的。所以我说,她很可怜。”
李世民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既然今越可怜她的遭遇,又为何说她并不无辜?”
李今越笑了笑:“因为,她虽然可怜,却也是既得利益者,该享受的,她一样没少。而且,杨国忠能平步青云,确实是靠着她的裙带关系,不是吗?她享受了这份关系带来的所有好处,自然也要承担这份关系带来的所有恶果。”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李今越又叹了口气:“但同时,要把杨国忠上位的责任全怪在她头上,那也不对。杨国忠能上位,主要还是因为李隆基当时想找个人来制衡权相李林甫。所以说啊,这事儿真的很难评。”
“杨贵妃确实不无辜,但你又很难在她身上找到一条直接由她干出的坏事。她这一生充满了无奈,因为她没得选。如果你要硬从她身上找一条过错来,那或许就是,她不懂政治,更不懂得像长孙姐姐那样,去约束自己的兄长吧。”
听到“长孙姐姐”四个字,李世民的身体微微一僵,最终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没有再发表看法。
今越刚刚的话,句句都在说皇权对他人的压迫,而他自己,就是这皇权的顶峰,实在不知该如何置评。
于是,李世民只能疲惫地摆了摆手,示意她继续。
李今越会意,接着说道:“刚刚咱们说到,李隆基一行人准备进蜀。而这里,就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现在很多人都说,太子李亨因为参与了马嵬驿兵变,事后心虚就直接跑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虽然我也认为李亨八成参与了这次兵变,毕竟,出了这种事,最大的受益者嫌疑最大。但,当时的李亨并没有直接跑路,他原本是打算跟着李隆基一起进蜀的。”
李今越的叙述,让光幕上的画面再次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