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安史之乱(11)香积寺之战(1/2)
说到此处,李今越又不由的抿了抿嘴说道:“e,其实吧,关于香积寺之战,近些年来有很多传言。”
“什么香积寺之战,是大唐最惨烈的一战,什么双方都以为自己是在勤王,都认为自己是正义之师,所以双方死战不退,精锐尽出,正兵对正兵,砍得血流成河……其实不是的,真没有那么离谱。”
李世民闻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想不通,安禄山称帝,叛逆之举昭然若揭的叛逆,何来“勤王”一说?
“怎得会有这样的流言?”李世民沉声问道。
李今越笑了笑,解释道:“二凤陛下,您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后世是一个信息量极其庞大的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五花八门。而咱们华夏的历史长河如此浩瀚,大部分人很难将每个时代都了解得十分详细。”
“所以,很多人都比较容易被一些夺人眼球的错误信息所引导。当然了,也有些人就是单纯开个玩笑。”
随即李今越便笑着说道:“其实,根据咱们之前所讲,二凤陛下就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几条信息基本就是瞎编的。”
“首先,‘双方都以为自己是在勤王’,这一条纯属说着玩。安禄山在天宝十五载正月初一就在洛阳称帝了,国号‘大燕’,他手底下的士兵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在为谁卖命。”
“第二点,‘双方精锐尽出’就更不可能了。”
“大唐河西、陇右两镇的边军精锐,早在潼关,就因为李隆基的指挥,尽数覆灭。”
“而朔方军的大部分精锐,又在郭,李二位将军之前的河北之战中消耗了不少,后来更是被房琯那个书呆子用‘战车阵’的离谱操作,给白白葬送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所以,要说这一战,唐军唯一的精锐……”李今越顿了顿,伸出几根手指,“那大概也只有那五六千从安西抽调过来千里勤王的将士们了。”
李世民默然。
他记得,此前今越介绍过,当时大唐最精锐的边军,几乎都部署在河西、陇右、朔方、安西这几个地方。潼关一战,已是断其臂膀,如今能拿出手的,确实只剩下这点家底。
“不过,流言中有一条是对的,那就是双方伤亡惨重。”李今越补充道,“但具体唐军伤亡了多少,史料中也没有确切记载,只知道出动的总兵力,大概在十五到二十万之间。”
“而且,这一战,也并非什么正兵对正兵。”
李今越的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人家唐军,是有奇兵的。”
“而这支奇兵,还是李亨付出了一个十分沉重,同时也是个十分无耻的代价,给请来的。”
“回纥兵。”
听到李今越的评价,李世民也不由得心头一紧,正想开口问李今越是怎么回事。
但就在这时,光幕中的画面已经流转。
一只雄鹰在高空盘旋,发出嘹亮的啼鸣。
而在它的视线之下,是广袤的关中平原,随即,香积寺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
而此刻的战场上,肃杀之气已然凝成实质。
唐军的阵列已经展开,壁垒森严。
最前方的,是一排排手持两米长刀的雄壮士兵,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正是名震天下的大唐陌刀队!
而阵前,一员大将立马横刀,身形魁梧如山,威武不凡。
随着雄鹰的轨迹掠过,中军的帅旗迎风招展,步兵方阵严整,左翼是蓄势待发的弩兵与长弓手,而后阵则是一支预备队,沉稳如山。
唯有右翼,那支所谓的“奇兵”,旗帜与服饰皆与唐军迥异。
此刻,整个战场安静得让人心头发慌,就连风声都仿佛被冻结了。
突然!
叛军阵中鼓声大作!
一名骑兵将领接到命令,猛然挥刀。
数千叛军骑兵如开闸的洪水,卷起漫天烟尘,朝着唐军的阵线发起了冲击!
“放箭!”
唐军阵中,一声令下,万箭齐发!
箭雨如蝗,遮天蔽日,凄厉的破空声中,无数叛军骑兵惨叫着坠马,但后续的骑兵踏着同伴的尸体,依旧疯狂前冲,势不可挡!
转瞬之间,叛军的铁蹄便狠狠撞上了唐军的步兵阵线!
“轰!”
巨大的冲击力让前排的唐军步卒一阵晃动,长枪折断,盾牌碎裂,阵型瞬间出现了混乱,甚至有士兵开始面露惧色,脚步不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位立马阵前的陌刀将领,猛的撕掉了自己的上衣,露出古铜色的精壮上身!
他赤膊上阵,声如洪钟,对着慌乱的将士们发出一声爆喝:“陷阵!向前!”
可他的话音未落,一骑叛军已冲至他面前,马上的骑兵面目狰狞,长槊直刺!
但那将军却不闪不避,手中陌刀在空中划出一道惊鸿般的弧线,迎着长槊,一刀斩下!
“噗嗤!”
一声闷响,在嘈杂的战场上清晰可闻,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那匹高速冲锋的战马,连同它背上的骑兵,竟被这一刀从中间活生生劈成了两半!
鲜血与内脏爆开,碎裂的尸块向两边飞去!(旧唐书: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
唐军的将士们看到这一幕,全都惊得呆住了,随即,一股狂热的崇拜从心底喷涌而出!
因为,他们看到,他们的将军,在斩碎了人马之后,一步未停,手中陌刀大开大合,犹如一尊杀神,一人一刀,无畏向前,连斩叛军十数骑!
而此刻,敌人的骑兵早就被李嗣业这杀神的形象给吓住了,这特么还是人吗?!
他们纷纷勒住战马,竟不敢再上前一步!
此刻,那将军将血淋淋的陌刀往地上一杵,刀尖深陷泥土,发出一声震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