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29章 海外粉丝学小楷

第29章 海外粉丝学小楷(2/2)

目录

她哽咽了一下,手指轻轻抚过纸上的字迹:“她去世前,拉着我的手说,‘琳琳,汉字是我们的根。无论你走多远,变成什么样的人,都不要忘记怎么用毛笔写自己的名字。’我后来去了法学院,整天对着电脑打字,早就把这些忘在了脑后。直到今天,直到刚才我闭上眼睛……”

她再也说不下去,只是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教室里一片寂静,几个学生放下笔,投来感同身受的目光。

苏明远感到胸口一阵滚烫。根。这个字眼刺痛了他。他的根,深扎在三百年前的大地上,如今却被连根拔起,移植到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他教这些异邦人书法,原是为了谋生,却未曾想竟能唤醒另一颗漂泊的心灵对根源的渴望。

“美琳,”他柔声道,“你奶奶说得极是。汉字不仅是沟通的符号,更是文明的延续,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情感的载体。你能重新拾笔,她在天之灵,必感欣慰。”

课后,学生们纷纷将作业上传到社交平台。#小楷挑战#的话题下,照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伦敦的金融从业者用工整小楷书写工作日志;巴黎的甜点师在马卡龙包装纸上印下云雷纹小楷标签;甚至还有非洲部落的孩子,用树枝在沙地上认真临摹“和平”二字。

苏明远独自坐在书房里,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他一张张翻看这些照片,心中浪潮翻涌。最初,他以为这不过是一时新奇,犹如唐人热衷胡舞,宋人喜爱番曲,终将随风而逝。

但此刻,他看见的是一种更深层的东西。那个伦敦银行家写道:“每日十五分钟的小楷练习,让我在数字的海洋里找到一处宁静的锚点。”巴黎的甜点师分享道:“顾客说他们不仅品尝到甜味,更读到了一丝东方的诗意。”而那片非洲沙地上的字迹,虽然稚拙,却透着一股质朴的盼望。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悟击中了苏明远。

文化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被供奉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内,亦不在于被学者们奉为圭臬、束之高阁。而在于它能否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成为他们表达喜怒哀乐、寻找自我、连接彼此的一种方式。它必须活着,呼吸着,沾染着人间的烟火气。

他推开窗,夜风涌入,带着都市特有的气息。远处帝国大厦的尖顶直插云霄,霓虹闪烁如星河倒泻。这是一个与他故乡截然不同的世界,光怪陆离,瞬息万变。

但此刻,他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似乎松动了一些。孤独感仍在,却不再那么刺骨。或许,他穿越三百年的时光而来,并非只是为了作为一个时代的旁观者,一个无所依归的幽魂。

也许,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崭新的时代留下一点印记。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飘洋过海,落在异质的土壤里,也能生出根须,开出虽不相同却依旧美丽的花。

他回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这一次,他并非为了授课示范,也非为了消磨时光。他提起笔,饱蘸浓墨,在纸的中央,稳稳落下一个“归”字。

最后一笔落下时,他望着这个字,久久没有移开目光。

归处何在?或许,并不仅在来路,亦在脚下正在展开的道路之上。文化如此,人亦如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