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集:边境寻新源(1/2)
丝路寻锦
入秋的风裹着沙尘,在官道上卷出一道黄龙。陈远勒住缰绳,胯下“踏雪”打了个响鼻,前蹄在干燥的土路上刨出浅坑。他抬头望向前方,玉门关的城楼在夕阳下泛着冷硬的土黄色,像一头蹲守在边境的巨兽。
“东家,再走半个时辰就能入关了。”身旁的镖师老赵勒马跟上,粗糙的手掌拍了拍腰间的朴刀,“这一路倒还算太平,就是这风刮得人睁不开眼。”
另一名镖师小马年轻,性子活络,从行囊里掏出块干硬的麦饼递过来:“东家,先垫垫肚子?过了关咱们找家馆子,喝碗热汤暖暖身子。”
陈远接过麦饼,却没立刻吃。他望着远处连绵的戈壁,眉头微蹙。半月前,沧州绸缎行的账房王福急冲冲跑来,手里攥着账本,声音都发颤:“东家,蜀锦断货了!成都那边说今年雨水多,蚕茧减产,至少要等到来年春天才能恢复供应。可咱们分店的订单排到了三个月后,这可怎么办?”
当时陈远正在核对军粮押运的回执,闻言心里也是一沉。“陈记绸缎”能在冀南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蜀锦的细腻光泽,若是断了货源,分店的生意必然受影响。他连着几日翻找商路图,终于从一位老镖师口中得知,玉门关外的边关市集上,常有西域商人贩卖波斯织锦,花色新奇,质地也不输蜀锦。
“走,入关。”陈远咬了口麦饼,粗糙的饼渣剌得喉咙发紧,“先去市集看看,要是能找到波斯织锦,咱们这趟就没白来。”
三人催马进了玉门关,城门处的守军验过通关文牒,挥挥手放了行。关城里比陈远想象中热闹,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有卖皮毛的、卖药材的,还有些西域商人穿着异域服饰,用半生不熟的汉话吆喝着。空气中混杂着羊肉的膻气、香料的浓郁和茶叶的清香,是边境独有的气息。
“东家,你看那边!”小马突然指着街角,那里围着一群人,隐约能看到摊位上挂着色彩艳丽的织物。
陈远快步走过去,挤开人群一看,眼睛顿时亮了。摊位上挂着的织锦,底色是深邃的宝蓝,上面用金线织出缠枝莲纹样,阳光一照,金线泛着细碎的光,比蜀锦多了几分异域风情。旁边还有几块浅粉、淡紫的织锦,上面绣着波斯风格的飞鸟图案,针脚细密,手感顺滑。
“这位客官,眼光好!”摊位后的商人站起身,他高鼻深目,留着卷曲的胡须,穿着深蓝色的长袍,腰间系着银色的腰带,“这是波斯最好的织锦,从撒马尔罕运来的,整个边关市集,只有我哈立德有货。”
陈远拿起一块宝蓝色织锦,手指抚过上面的金线,质感确实不错,用来做小姐们的衣裙,定然受欢迎。“哈立德老板,这织锦怎么卖?我要的量多,若是价格合适,咱们可以长期合作。”
哈立德眼睛一亮,连忙拉过一张凳子请陈远坐下,又让伙计端来茶水:“客官是做绸缎生意的?我看你气度不凡,定然是大商人。这织锦,若是零售,一匹要五两银子;若是长期合作,我给你算四两一匹,如何?”
这个价格比蜀锦便宜不少,陈远心里有了底。他沉吟片刻,问道:“哈立德老板,我每月至少要五十匹,你能保证供应吗?”
“没问题!”哈立德拍着胸脯,“我在撒马尔罕有固定的货源,每月月初就能把织锦运到边关。不过,客官,我有个小小的条件。”
陈远抬眸:“你说。”
“我想请你的镖队,帮我把茶叶运往西域。”哈立德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你也知道,西域人爱喝茶,尤其是你们中原的龙井、碧螺春,在撒马尔罕能卖好价钱。可从边关到撒马尔罕,路途遥远,还有马贼出没,我的商队几次被抢,损失惨重。我听说,陈远镖师的镖队,是整个冀南最厉害的,从来没丢过货。若是你肯帮我运茶叶,织锦的价格,我还能再降五钱银子。”
陈远心里一动。他的镖队之前主要走国内商路,偶尔接官镖,若是能开辟西域的茶叶运输线,不仅能赚一笔运费,还能打开新的商路。而且,哈立德在西域有广泛的人脉,以后若是想把“陈记绸缎”卖到西域,说不定还能借他的力。
“好!”陈远当即拍板,“我答应你。每月月初,你把波斯织锦送到我在玉门关的货栈,同时把茶叶备好,我的镖队会按时护送茶叶去撒马尔罕。至于织锦的价格,就按你说的,三两五钱一匹,如何?”
哈立德喜出望外,连忙伸出手:“太好了!陈远客官,你真是个爽快人!咱们现在就立契约,以后就是最好的朋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