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242章 逆流而上的正名之战

第242章 逆流而上的正名之战(1/2)

目录

实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农药味,方稷正戴着护目镜调试新型喷雾装置。突然,孙兴华举着国际农业专刊报纸就冲了进来:"老师!出大事了!"

国际农业专刊报纸上,国际农业组织的红头文件赫然写着:《关于中国劣质农机出口东南亚的谴责声明》。配图里,一台锈迹斑斑的"惠民一号"瘫在缅甸的稻田里,旁边站着满脸愤怒的越南农民。

"这不可能!"方稷一把摘下护目镜,"我们的产能连国内需求都满足不了,怎么可能出口?"

"老师,我们得马上澄清!"孙兴华急得直转圈。

方稷却盯着那台冒牌货出神。突然,他抓起扳手开始拆解:"你们看,他们连核心设计都没抄对。这个传动结构完全不合理,难怪会故障频发。当务之急是我们提供足够的证据,这些机器并非是我们出口的,才能给外交人员面对记者会不会被动。"

会议紧急召开。哈尔滨李厂长的脸涨得通红:"我用二十年党龄担保,我们厂连一颗螺丝钉都没往国外卖过!"他身后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组装农机,墙上"保质保量完成甘肃订单"的横幅格外醒目。

沈阳厂长的拳头重重砸在实木会议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他额角的青筋暴起,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此刻攥得指节发白。

"方专家,谁接越南人的单子,我都不可能接。"他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每个字都带着灼热的怒火,"我爹死的早,是我叔叔拉拔我长大的,打谅山的时候是尖刀连的排长!"

厂长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越军的诡雷炸飞了他半截身子,临终前硬是用绷带捆着肠子,把全排弟兄带出了雷区!"他的眼眶通红,声音开始发抖,"可他的尸骨...他妈的连块整骨头都没找回来啊!"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能听见厂长粗重的喘息声。

"我叔叔就像我爹一样,我接什么单,都不会接那些忘恩负义的越南佬的单。"

刘长春咬紧牙关,才能不让委屈的泪水掉下来:"现在您问我,是不是我卖农机给越南?我刘长春今天把话撂这儿——"他猛地指向窗外高耸的烟囱,"就是厂子倒闭,就是我全家去要饭,我宁可把机器砸成废铁,也绝不让一颗螺丝钉卖到越南去!"

方稷声音低沉而坚定,像一剂镇静剂注入沸腾的电话:"老刘你先别激动。我当然百分之百相信你们。咱们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咱们共事这段时间,我自认为还是对大家有一定的了解的。我知道肯定不是你们。"

方稷见电话内没有传回声音,继续说道,"但给部长汇报前,我必须按程序跟所有合作单位确认到位。"

几个厂长也表示理解,就是觉得这个做假冒伪劣还出品劣质的厂子太可恶了!

"他娘的!"刘厂长愤开的痛骂那些劣质伪造者,"这帮造假的是在砸'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

调查组成立第三天,真相水落石出。这些冒牌货全都打着"MADEINA"的钢印。印度班加罗尔的工厂的产品,工人们正在粗糙地拼装着山寨版"惠民一号"。

但是越南却配合国外不遗余力的抹黑惠民一号,企图把劣质和我们绑定。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神色严峻地公布调查结果:"根据越方提供的海关单据显示,涉事农机系由印度经海防港入境越南,相关采购合同明确标注供货方为印度班加罗尔农业机械公司。"

会议室里,方稷团队盯着投影仪上的文件影像。

海关申报单右下角,印度出口商的孔雀标志清晰可见,而货物品名栏赫然写着"惠民一号型播种机(改良版)"。

"好一个改良版!"沈阳厂长拍案而起,指着照片里断裂的轴承,"这分明是报废拖拉机零件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