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逆流而上的正名之战(2/2)
更令人震惊的是后续调查。越南农业部门提供的采购合同显示,印度厂商在附件中夹带了伪造的中国质检证书,甚至盗用了哈尔滨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小东北气得直哆嗦:"他们连我们的厂区照片都作假进去了!"
李教授调出国际专利数据库:"未必,印度人钻了空子。越南人肯定知道我们不可能给印度代加工,这些越南人就是故意的。"
"现在当务之急是收集资料。"方稷敲着桌面,"通过外交途径维权......"
就在这时,外交部转来越南农业部的致歉函。
信中提到,越方已查扣涉事商贩,并愿意配合中方开展正版"惠民一号"的推广工作。随信附带的,还有一份1000台的采购意向书。
"这是转机啊!"孙兴华兴奋地推了推眼镜。
"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转机!"方稷。
方稷将那份采购意向书轻轻放在桌上,手指在纸面上敲了敲,表情变得讳莫如深。
"兴华,这不是转机,这是陷阱。"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越南人先是配合国际舆论抹黑我们,现在又假惺惺地递来橄榄枝。他们想要的,无非是借我们的技术来填补他们农业机械的空白。"
刘长春厂长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方专家说得对!这些越南人就是看准了我们重视国际声誉,想逼我们就范!"
方稷走到窗前,望着院子里停放的几台"惠民一号",阳光在惠民一号的身上。
"我们的农机,凝聚着中国工人的智慧和心血。"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从东北的黑土地到云贵高原的梯田,每一台机器都是为中国农民量身打造的。现在,我们凭什么要把这些技术拱手送给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同样坚定:"况且,以越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我们的机器需要大幅改装才能适应。这不是简单的商业合作,而是技术掠夺。"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孙兴华攥着那份意向书,纸张在他手中微微颤抖:"可是...外交部那边..."
"外交部会理解我们的决定。"方稷打断他,"国家尊严比订单更重要。我们要做的,是立即启动国际专利注册程序,同时在权威媒体上公布真相。"
刘长春重重地点头,他粗糙的大手拍在桌上:"我提议,我们几家工厂联名发表声明,拒绝与越南方面的一切合作!"
"不,老刘。"方稷突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不仅要拒绝,还要把这件事变成我们的机会。"
他走到投影仪前,调出一张世界地图:"东南亚市场确实重要,但不是只有越南。与中国关系较好的亚洲国家,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朝鲜...这些国家同样需要先进的农机设备。"
李教授眼睛一亮:"方稷,你的意思是说?..."
"没错。"方稷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我们要主动出击,用真正的'惠民一号'打开这些友好国家的市场。让越南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当天下午,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从三亚发出:
“中国惠民农机研发中心严正声明:我中心从未授权任何境外企业生产"惠民一号"系列产品,所有出口海外的仿制品均属侵权。即日起,我们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同时暂停与越南方面的一切关于惠民一号的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