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强心针(2/2)
她的专业背景和清晰的目标感让面试官们都很满意。
李振邦更关注的是另一个叫所罗门(与那位协调官同名)的小伙子。他看起来机灵,眼神活络,虽然农业知识不算最扎实,但沟通能力很强。
“我以前在镇上帮一个NGo(非政府组织)做过项目协调,会一点阿姆哈拉语和奥罗莫语。”所罗门主动介绍,“我知道怎么跟不同村子的人打交道。”
李振邦在心里给他打了个勾——项目正缺这种懂得跨文化沟通、能处理外部关系的本地人才。
面试持续了整整两天。
最终,从政府送来的几十份简历中,筛选出了十五名初步合格者。
这个比例不算高,但方稷和赵老已经相对满意了。这十五人里,有像塔里库这样有实践经验、求知欲强的,有像阿玛尼这样有理论基础的,也有像所罗门这样具备特殊技能的。
“就这样吧,”方稷揉着太阳穴,对孙姐说,“通知这十五个人,下周一开始,参加为期四周的封闭式岗前培训。培训地点就设在基地内,提供食宿。培训期间严格考核,不合格的,照样淘汰。”
“明白。”孙姐点头,“培训方案已经按您和赵老的要求准备好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度会很大。”
赵老补充道:“告诉那些‘关系户’,我们的门槛就在这里。能留下,靠的是真本事,不是谁的关系。这一点,从一开始就要讲清楚。”
第一批本地学员的招聘和培训,就这样在一种务实而略带妥协的氛围中启动了。
另一边在基地内部,关于“土匪为何单独归还仪器”的猜测众说纷纭。
“要我说,肯定是他们里面有人识货,知道那玩意儿黑市上不好卖,还烫手!”
“说不定是内讧了?有人想抢,有人怕事?”
“我看啊,没准是政府军私下给了压力?或者他们想用这个示好,以后要点好处?”
李振邦和方稷等人则倾向于认为,这是那个武装团伙内部存在一个或一批有远见(或者说狡猾)的领导者,他们试图在抢劫生存物资和不过度激怒中方之间取得一种危险的平衡。
“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底线,也在玩弄一种危险的策略。”李振邦对方稷分析道,“既展示肌肉,又留有余地。这样的对手,比纯粹的疯子更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