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集:城门对峙(1/2)
平遥暗局
三日后,朔风卷着黄沙掠过平遥古城的青砖灰瓦,赵奎勒住马缰,二十名身着玄色劲装的兵丁整齐列在身后,马蹄踏起的尘土在城门前聚成一道灰幕。他抬手抹了把脸上的沙粒,目光落在城门下那抹亮银色盔甲上——守城校尉李忠正双手捧着块鎏金令牌,令牌上“周”字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赵大人,”李忠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没有知府周大人的公文,按律任何人不得带兵入城。”
赵奎本就因赶路憋了一肚子火,此刻听这话更是怒上心头。他猛地抽出腰间马鞭,鞭梢指着李忠的鼻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你可知我是谁?我是军机处王文韶大人亲笔密令调来的,你一个小小校尉也敢拦我?”
风裹着沙粒打在盔甲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李忠依旧捧着令牌,脸上不见半分惧色,只是微微垂眸:“下官只是按规矩办事。”话音刚落,他身后的十余名守城士兵齐刷刷举起长枪,枪尖斜指天空,金属冷光在暮色中格外刺眼,显然是做好了阻拦的准备。
赵奎盯着那些紧绷的士兵,又看了看李忠纹丝不动的模样,心里清楚硬闯只会落个违抗城规的罪名。他咬了咬牙,甩下马鞭:“好,我就等你们周大人的公文!”说罢,他冲身后一名兵丁使了个眼色,“你即刻去知府衙门送信,就说军机处赵奎奉命而来,让周大人速发公文!”
兵丁领命策马而去,马蹄声很快消失在通往城内的长街上。赵奎带着剩下的人在城门外的土坡上等候,从日头正盛等到夕阳西斜,城门上方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却始终没等来知府衙门的人。直到天边染成一片橘红,才有个穿着青色长衫的小吏气喘吁吁地跑出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
“赵大人,”小吏擦着额头的汗,声音发颤,“周大人说……说眼下正忙着处理城西的赈灾事务,实在抽不开身。还说您带来的公文需仔细核查真伪,今日天色已晚,只能明日再议。”
“明日再议?”赵奎一把夺过纸条,上面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应付之作。他气得将纸条揉成一团扔在地上,脚狠狠碾了碾,“好一个周正昌,竟拿赈灾当借口躲着我!”可再多怒火也无济于事,城门紧闭,士兵戒备,他只能带着兵丁转身往城外唯一的客栈去。
那客栈是间两层土坯房,院墙斑驳,门口挂着盏昏黄的油灯。赵奎住进二楼最里面的房间,刚坐下就召来两名心腹兵丁:“你们悄悄进城,去查苏半城的下落。记住,别惊动任何人,尤其是苏家的人。”
两名兵丁点头应下,趁着夜色翻出客栈后墙,朝着平遥城的方向摸去。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身影消失在黑暗中的瞬间,客栈斜对面的一棵老槐树上,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探出头,目光紧紧跟随着他们,直到两人的身影融入城墙的阴影里,黑影才从树上滑下,快步走向街角一辆不起眼的乌篷车。
乌篷车内,苏明远正指尖捻着颗青核桃,借着车外透进来的微光把玩。听到车帘响动,他头也没抬:“赵奎那边有动静了?”
“回少爷,”黑影躬身回话,声音压得极低,“赵奎派了两个人进城,看方向像是往咱们家的绸缎庄去了。”
苏明远指尖一顿,青核桃在掌心转了个圈:“知道了。让绸缎庄的人别露声色,就当没看见那两个兵丁。另外,再派两个人盯着客栈,赵奎的一举一动都得报给我。”
“是。”黑影应了声,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乌篷车缓缓晃动起来,苏明远掀开帘子一角,望向远处平遥城的轮廓。城墙在夜色中像条沉睡的巨龙,城门上方的灯火忽明忽暗。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里盘算着:赵奎啊赵奎,你以为带着军机处的令箭就能在平遥翻出天来?这平遥城,从来都是我说了算。
客栈内,赵奎辗转反侧。他躺在硬板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心里满是焦躁。此次奉命来平遥,是因为军机处收到密报,说苏半城借着赈灾之名囤积粮食,哄抬粮价,甚至私通反贼,图谋不轨。王文韶大人特意让他带兵前来,就是要查个水落石出。可如今连城门都进不去,更别提查案了。
“大人,”门外传来轻微的敲门声,是白天去送信的那名兵丁,“您还没睡?”
赵奎起身开门:“什么事?”
“刚听到楼下掌柜和伙计说话,”兵丁压低声音,“说这客栈是苏半城的产业,连掌柜都是苏家的远房亲戚。”
赵奎心里一沉,难怪刚才住店时掌柜看他的眼神不对劲,原来早就被人盯上了。他皱着眉:“看来这苏半城在平遥的势力,比咱们想的还大。明日无论如何,都得进城见周正昌。”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赵奎就带着兵丁再次来到城门口。可李忠依旧守在那里,手里还是那块鎏金令牌:“赵大人,周大人说核查公文还需些时日,让您再等等。”
“等?”赵奎怒极反笑,“我等了一天一夜,还要等多久?你们周大人是故意拖延,还是根本就不想让我进城?”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赵奎回头望去,只见一队人马朝着城门赶来,为首的人身穿藏青色官袍,腰间系着玉带,正是平遥知府周正昌。他连忙上前:“周大人,我是军机处赵奎,奉命前来查案,还请您速发公文,让我带兵入城!”
周正昌勒住马,脸上堆着笑容,可眼神里却没半分暖意:“赵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只是公文核查乃是大事,马虎不得。不如这样,我先让人安排您在城内的驿馆住下,待公文核查完毕,我亲自去驿馆请您。”
赵奎盯着周正昌的眼睛,知道他还是在拖延。可眼下周正昌主动提出让他进城,总比在城外耗着强。他点点头:“好,我就信周大人一次。但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三日内还拿不到公文,我只能直接上书军机处,弹劾你延误公务!”
周正昌笑容不变:“赵大人放心,三日之内,定给您一个答复。”说罢,他冲李忠使了个眼色,李忠立刻让士兵收起长枪,侧身让出一条路。
赵奎带着兵丁进城,走在平遥的长街上。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关着门,偶尔有几个行人路过,也都是行色匆匆,眼神里带着惶恐。他心里越发疑惑,这平遥城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像是藏着无数秘密。
驿馆设在城中心,是座三进的院落,收拾得十分整洁。可赵奎刚住进后院的正房,就发现不对劲——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总有个扫地的老仆盯着他的房门;晚上睡觉时,窗外总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周正昌或苏半城派来监视他的人。
“大人,”心腹兵丁进来禀报,“昨天进城的那两个兄弟回来了,说苏半城的绸缎庄里根本没人,问了附近的商户,都说苏半城已经半个月没露面了,连苏家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