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华夏龙脉 > 第165章 中原护脉

第165章 中原护脉(1/2)

目录

惊蛰刚过,中原腹地的麦田泛起新绿。陆寻沿着黄河故道行走,脚下的黄土松软湿润,带着雨后的清新气息。远处的嵩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地珠的土黄色光晕在山巅轻轻摇曳,与黄河的水脉气脉交织成网,笼罩着这片广袤的平原。掌心的共生纹传来温润的波动,能清晰“看”到地下的龙脉主脉如巨龙般蜿蜒,无数细小的支脉延伸向田野村落,滋养着刚破土的麦苗:“中原的气脉最是沉稳。”他弯腰捡起块带纹路的河卵石,石面上的水纹与土纹交织,正是黄河与嵩山气脉交融的印记,“域外煞气清除后,这龙脊之地总算恢复了生机。”

林婉儿提着竹篮跟在后面,篮里装着刚采的艾草和龙息草,听石符在掌心转着圈,符面映出麦田下的景象——越冬的护脉草根系在土中结成密网,将细小的煞气余孽牢牢锁住,田埂上的青石桩按“十二地支”排列,桩顶的铜铃在风中轻响,每声铃响都带着净化浊气的震颤:“寻哥你看!去年种下的护脉草已经扎稳根了!”她往田边的水渠指,渠水清澈见底,水底的鹅卵石泛着淡淡的金光,“血珠说这渠水带着地脉灵气,浇灌的麦苗长得特别旺,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王胖子扛着把锄头走在田埂上,军大衣换成了轻便的短褂,离火珠在他掌心泛着柔和的光:“奶奶的这中原就是舒坦!”他往麦田里撒了把艾草灰,灰粉落地的瞬间,麦苗叶片上的露珠纷纷滚落,“胖爷昨天在村里帮张老汉修井,井底的镇石都泛光了,打出的水甜得很!”离火珠的青焰偶尔掠过田埂,被火焰扫过的泥土里立刻冒出嫩绿的芽尖。

黄河岸边的古渡口,中原守脉人老陈正带着几个年轻后生检查护脉桩。他穿着靛蓝色的短衫,腰间系着麻绳,手里拿着把铜凿,时不时往石桩上敲打几下,听着石音判断气脉流通:“陆先生可算来了!”老陈直起身抹了把汗,铜凿往石桩缝里一插,带出些潮湿的泥土,“按您说的法子,每月惊蛰前后给护脉桩松松土,通通气,今年的地气比往年顺多了,连渡口的老槐树都多开了两茬花!”

陆寻走到最大的护脉桩前,桩身刻着古老的龙纹,历经风霜却依旧清晰。共生纹感应到桩下的气脉如泉眼般涌出,顺着黄河故道往上下游蔓延,将两岸的麦田、村落、城镇串联成线:“这‘镇河桩’可是前朝留下的宝贝。”他用手掌贴着石桩,能感觉到里面流淌的浑厚气脉,“再加些龙息草籽在桩根,能让气脉更鲜活。”他从林婉儿的竹篮里抓了把草籽,撒在石桩周围的泥土里,草籽落地即生根,嫩芽顺着石缝往上爬。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射出蓝光,符面映出上游堤坝的景象——那里的护脉草有些发黄,堤坝下的气脉流动滞涩,隐约能看到极细的灰丝在缠绕,像是被春水浸泡后泛起的煞气余孽:“寻哥快看!堤坝有煞气松动!”她往堤坝方向跑,竹篮里的艾草随着脚步轻晃,“血珠说惊蛰地气上升,藏在泥土里的煞气余孽会跟着翻上来,得趁它们没扩散赶紧清理!”听石符的蓝光在堤坝上空盘旋,标出几处需要加固的节点。

陆寻跟着蓝光来到堤坝。刚修过的堤坝上覆盖着新土,土缝里渗出淡淡的潮气,其中夹杂着不易察觉的灰黑色煞气。他让后生们搬来青石,按“五行”方位在堤坝上砌出浅沟,又往沟里铺上艾草和糯米混合的草垫:“这样既能导水,又能挡煞。”他往草垫上洒了些雄黄酒,酒液渗入土中,发出滋滋的轻响,“惊蛰用雄黄酒驱煞最灵,再种上护脉草,就能把煞气牢牢锁在土里。”共生纹感应到滞涩的气脉开始流动,像被疏通的河道重新焕发活力。

王胖子闲着没事,帮后生们加固堤坝的夯土。离火珠往松动的土块上一点,青蓝色的火焰围着土块转了圈,土块就牢牢粘在堤坝上:“奶奶的这火比石灰还管用!”他往夯土缝里塞了把晒干的菖蒲,“胖爷这招叫‘火固土防’,保证下次春水上涨都冲不垮!”后生们看得直叫好,纷纷学着他的样子往土缝里塞菖蒲,连老陈都忍不住点头称赞。

中午在渡口旁的茶馆歇脚,老板娘端上刚沏的菊花茶和芝麻饼。茶碗里的菊花在热水中舒展,散发着清苦的香气,饼上的芝麻粒在阳光下闪着光。老陈往陆寻碗里添了些蜂蜜:“先生尝尝这蜜,自家养的蜂采的槐花蜜,拌着菊花茶喝能清火气。”他往窗外的黄河指,“自从护脉桩通了气,河里的鱼虾多了,渡口的生意也旺了,来往的商船都说今年的水路特别顺。”

陆寻喝着菊花茶,能感觉到茶里蕴含的淡淡木灵气,顺着喉咙往下流,与体内的共生纹产生共鸣:“中原是九州的腹地,黄河是龙脉的血脉,守好这里,天下气脉就稳了。”他放下茶碗,“这渡口连接着南北水路,你们守好镇河桩和堤坝,就是守住了中原的气脉咽喉。”他往老陈手里塞了本手抄的《河脉护要》,“这里面记了些应对春水煞气的法子,尤其是汛期前的准备,你们照着做准没错。”

下午往嵩山方向走时,路过片古老的槐树林。林中的槐树都有百年树龄,树干粗壮需两人合抱,虬结的树枝在头顶交织成伞盖,树下的青石板路被踩得光滑。年轻的守脉人阿明正带着几个孩童在树下练习基础的气脉感应,孩子们闭着眼,小手按在树干上,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陆先生!”阿明看到他们,连忙起身行礼,手里的桃木剑还沾着晨露,“正在教孩子们感应树脉,您上次说槐树聚气,最适合初学者练习。”

陆寻走到最大的槐树下,共生纹感应到树脉与地脉相连,形成个巨大的聚气阵,无数细小的气丝从树根延伸向四周,滋养着周围的草木:“这‘聚气槐’是好教材。”他让孩子们伸出手,将自己的气脉丝轻轻注入他们掌心,“用心感受树脉的流动,就像感受自己的呼吸,气脉顺了,感应就准了。”孩子们的小脸瞬间亮起来,纷纷说感觉到了“暖暖的水流”在树里动。

林婉儿从竹篮里拿出些彩色的丝线,教孩子们往树枝上系:“这是‘引气线’,能帮你们看清气脉的走向。”她指着丝线飘动的方向,“丝线往哪飘,气脉就往哪流,遇到打结的地方,就是气脉淤塞了,需要用艾草水浇灌。”孩子们拿着丝线欢呼着跑开,很快就在槐树上系出彩色的网,丝线飘动的轨迹正好显现出树脉的走向。

王胖子坐在石头上,看着孩子们练习,离火珠在他掌心转着圈:“奶奶的这帮娃娃真灵!”他往地上扔了块青铜残片,残片落地形成个小小的光阵,“胖爷这招叫‘聚气小阵’,你们谁能让阵里的光点动起来,胖爷就教他个厉害的护脉诀!”孩子们立刻围过来,学着阿明的样子运气,虽然大多不得要领,但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成功让光点颤了颤,引得众人一阵欢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