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华夏龙脉 > 第165章 中原护脉

第165章 中原护脉(2/2)

目录

傍晚的嵩山脚下,夕阳给山峦镀上层金红色。陆寻站在古老的“启母石”旁,这块传说中大禹妻子化成的巨石上,至今留有天然的纹路,像幅古老的河图。共生纹感应到石下的气脉与嵩山主峰的地珠相连,形成个巨大的旋涡,将中原的气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向九州各地:“这才是中原气脉的核心。”他望着远处的黄河如金带般蜿蜒,“山为骨,水为血,山水相依,气脉才得长久。”

老陈带着守脉人们赶来,手里捧着刚做好的“护脉灯”——用艾草杆做芯,蜂蜡为脂,灯盏上刻着简单的符文。他们在启母石周围点燃护脉灯,昏黄的灯光连成圈,与地珠的土黄色光晕交相辉映:“先生您看,这灯能照亮气脉的走向。”老陈指着灯光中隐约可见的气流,“灯芯跳动的地方,就是气脉流通的节点,稳定得很!”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灯光中爆发出柔和的蓝光,符面映出中原气脉网的全貌——以嵩山为中心,黄河为纽带,无数气脉支脉延伸向四面八方,与江南的水脉、塞外的土脉、岭南的木脉遥相呼应,形成完整的九州气脉体系:“寻哥你看!所有气脉都连上了!”她的声音带着激动,“血珠说这是‘中原定脉’的景象,只有腹地气脉稳固,九州才能真正安宁。”

王胖子往火堆里添了些松脂,离火珠的青焰与护脉灯的黄光交织成温暖的光带:“奶奶的这才叫真正的天地归一!”他往石上的凹槽里倒了些酒,酒液渗入石缝,激起淡淡的光晕,“胖爷敬这山,敬这水,敬咱们守脉人的责任!”守脉人们纷纷举杯,酒液洒在地上,与泥土的气息融为一体。

年轻的守脉人们围着启母石跳起了简单的护脉舞,舞步模仿着气脉流动的轨迹,虽不熟练却充满生机。阿明带着孩子们唱起了古老的护脉歌谣,歌声质朴而悠扬,在山谷中回荡:“嵩山青,黄河黄,护我龙脉万年长;草生根,树结网,守得天地永安康……”

陆寻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股暖流。他从怀中取出块温润的玉佩,这是用天珠、地珠、人珠的本源碎片融合而成的“三才护脉佩”,玉佩上刻着完整的九星纹,散发着淡淡的紫气:“这玉佩就留给你们。”他将玉佩交给老陈,“放在启母石上,能增强中原气脉的稳定性,遇到煞气异动,玉佩会发出警示。”

老陈双手接过玉佩,神情庄重地将它放在启母石的凹槽里。玉佩刚放稳,就与石上的纹路产生共鸣,发出耀眼的光芒,中原的气脉网在光芒中变得更加清晰,所有的节点都在有序地运转:“定了!定了!”老陈激动得声音发颤,“有这玉佩镇着,中原的气脉再也不会乱了!”

夜色渐深,护脉灯的光芒在山谷中摇曳,与天上的星光连成一片。陆寻望着嵩山主峰的地珠光晕越来越亮,与启母石的玉佩光芒遥相呼应,心中一片宁静。他知道,中原的守护已经稳固,年轻的守脉人们正在成长,守护的技艺和信念正在代代相传。

离开嵩山时,守脉人们举着护脉灯送了他们很远。灯光在山路上蜿蜒,像条温暖的长龙,将中原的气脉与他们的脚步连接在一起。陆寻回头望了眼灯火中的启母石,玉佩的光芒在夜色中格外明亮,像颗定盘星,守护着这片龙脊之地的安宁。

林婉儿轻声说:“你看那玉佩的光,和三珠的光芒连起来了。”她往掌心的听石符指,符面映出九州气脉网的中心,中原的土黄色光芒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向各地,“血珠说这是‘中原养脉’,腹地的气脉越稳,其他地域的气脉就越旺。”

王胖子打了个哈欠,离火珠在他掌心渐渐平息:“奶奶的这下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他往远处的村落指,“你看那村里的灯火,比去年亮多了,百姓们睡得踏实,咱们守脉人就没白忙活。”他往陆寻肩上拍了拍,“接下来去哪?胖爷这力气还没使完呢!”

陆寻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掌心的共生纹与中原的气脉持续共鸣,传递着沉稳而坚定的力量。他知道,守护的脚步不会停歇,但中原的稳固让他心中充满底气:“先回开封歇歇,看看龙亭的气脉如何了。”他微微一笑,“不过啊,以后的路,该让年轻人们多走走了,咱们这些老家伙,也该学学怎么享福了。”

晨雾中,三人的身影渐渐远去,身后的嵩山在晨光中苏醒,启母石上的玉佩光芒与地珠光晕交织成温暖的光罩,笼罩着这片广袤的中原大地。麦田里的麦苗在晨露中舒展叶片,黄河的水脉气脉在阳光下流淌,守脉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查,孩子们在槐树下继续练习气脉感应,一切都在宁静中充满生机。

中原的护脉故事,就像这黄河的水,源远流长;又像这嵩山的石,历久弥坚。守护的技艺在实践中传承,守护的信念在岁月中沉淀,与这片土地的气脉融为一体,永远滋养着九州大地,永远守护着天地安宁。而那盏在启母石旁跳动的护脉灯,将永远照亮守脉人前行的路,直到时光尽头,直到天地永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