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 第392章 不断试探

第392章 不断试探(1/2)

目录

韩国代表由于不久前刚受到处罚,在这次会议上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代国和越国的代表则明确表示支持建立监督机制的提议。会议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各国代表就监督员的权限、选拔方式和责任范围展开了详细讨论。

最终大多数代表同意试行这一制度,决定由劳动国际从各成员国的监察人员中随机抽调人员,每个援助项目派遣两名监督员,一人负责监督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另一人负责监管资金使用。

第一批监督员经过短期培训后,被迅速派往各个项目所在地。负责蜀国农机厂项目的两位监督员抵达后,立即着手审核项目的资金使用记录。他们仔细核对了账目和采购单据,发现蜀国工业部将原本应该用于购买农机厂设备的资金,挪用了约三成用于修建政府办公大楼。

监督员随即约见了蜀国工业部的相关负责人。会谈中,官员起初试图以大楼工程已经开工、不能中途停工为由进行解释。监督员坚持要求必须归还被挪用的资金,并在会谈结束后立即将这一情况书面报告给劳动国际总部。

朱昭熙接到报告后,当天就给蜀国国王发去了电报。电报中明确表示,如果不在规定期限内归还被挪用的资金,劳动国际将终止对蜀国的所有援助项目。蜀国国王在压力之下,不得不从其他政府项目中调剂资金,如数归还了被挪用的款项。

七月初,代国纺织厂项目遇到了新的困难。韩国提供的全自动络筒机已经安装完成,但由于代国工人缺乏操作经验,设备运行很不顺利。韩国派来的技术员只演示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对于设备故障排查和维护保养等关键技能,却很少提及。

当代国工人代表询问是否可以学习更深入的技术时,韩国技术员表示,根据协议内容,他们只需要提供基本操作培训,如果要学习更高级的技能,需要额外支付培训费用。这个要求引起了代国方面的强烈反应。

代国代表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劳动国际作了汇报。朱昭熙了解情况后,迅速与虞国方面协调,派遣了两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前往代国。

这些技术员不仅耐心指导代国工人掌握操作技能,还发现韩国提供的设备在某些设计上并不完全符合联邦标准。他们协助代国工人对设备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

同一时期,在鲁国钢铁厂,更换耐火砖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越国派来的技术人员全程监督更换过程,确保每一块新耐火砖都达到质量标准。厂主虽然对额外的开支感到心疼,但在看到新耐火砖的质量后,也不得不承认之前使用劣质材料确实存在很大风险。

随着监督员制度的实施,各个援助项目的执行情况逐渐规范起来。然而新的挑战也不断出现。

劳动国际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各个项目点的报告,反映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报告提到当地工人对新技术接受较慢,有的反映设备配件供应不及时,还有的报告指出当地气候条件对设备运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朱昭熙清楚地意识到,建立监督制度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这些制度得到有效执行才是更大的考验。

在月底的总结会议上,她向各国代表强调:“监督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找问题,而是为了帮助各个项目更好地实施。我们要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困难,解决问题,使互助计划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