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 第416章 虞元未来

第416章 虞元未来(1/2)

目录

每到一个地方,她都跟牧民们聊天,听他们的想法,解决他们的问题。有牧民说,剪羊毛机虽然快,但有时候会卡住,她就让技术员记录下来,回去改进。

有牧民说,学堂的课本太少,孩子们不够用,她就让人从虞国多运些课本过来;有牧民说,医疗点的药品不够,她就联系虞国的医院,尽快送一批药品过来。

有一次,她在一个小部落遇到了麻烦。部落里的几个年轻人,觉得虞国来的技术员太“傲气”,不愿意跟他们学技术,还把技术员的工具扔到了地上,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周围围了不少人,都在看热闹。

朱昭熙赶到时,年轻人正梗着脖子喊:“他以为他是谁啊?不就是会用个破机器吗?还敢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们蒙古人骑马放牧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呢!他就是看不起我们!”

技术员也很委屈,脸涨得通红:“我没有看不起他们!我只是想让他们按规程操作,那些机器有危险,不按规矩来会受伤的!我是为了他们好,怎么就成看不起他们了?”

朱昭熙没批评任何人,只是让年轻人从帐篷里拿出自己的马刀,又让技术员从工具包里拿出自己的扳手和螺丝刀。

她把马刀和工具放在地上,对围观的人说:“大家看,马刀是他们的本事,能保护自己,能打猎,能在草原上生存;工具是他的本事,能修机器,能建房子,能让我们的日子更方便。他们的本事不一样,但都是有用的本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她又看着那几个年轻人:“你们会骑马,他不会;他会修机器,你们不会。互相学习,不是看不起,是让自己多一门本事,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

你们要是觉得他傲气,就跟他比骑马,让他知道你们的厉害;他要是觉得你们不会用机器,你们就好好学,让他知道你们也能学会。这样不好吗?”

年轻人愣了愣,没说话。技术员也低下了头。朱昭熙又说:“这样,今天你们教他骑马,让他感受感受草原的马有多快;他教你们修机器,让你们知道机器怎么用才安全。晚上咱们一起吃烤肉,谁也不许再吵。”

大家都同意了。年轻人牵来自己最得意的马,教技术员骑马,一开始技术员骑得磕磕绊绊,还摔了一跤,但年轻人没嘲笑他,反而耐心地教他技巧;技术员也拿出工具,教年轻人怎么拆机器、怎么装零件,年轻人学得很认真,遇到不懂的就问。

一天下来,年轻人和技术员不仅没再吵架,还成了朋友。晚上吃烤肉的时候,他们还坐在一起喝酒,聊草原的事,聊虞国的事,气氛特别热闹。

朱昭熙知道,让蒙古人接受新的东西,接受社会主义,不能靠说教,不能靠强迫,要靠实实在在的好处,靠互相理解。虞国是靠她的意志构建起来的,没有旧传统的束缚,推行新政策很容易。

但虞元国不一样,这里的人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把虞国的模式照搬过来。她要做的,是让社会主义的理念,融入草原的传统里,让他们觉得,这不是外来的东西,是能让草原变得更好、让他们日子过得更舒服的东西。

这天晚上,朱昭熙让部落里的人在广场上举办了一场篝火晚会。牧民们从家里带来了羊肉、奶酒,围在篝火旁,唱歌跳舞。朱见沽、刘术赤,还有各个部落的长老,都坐在她身边,手里拿着酒碗,跟她聊天。

“嘎扎尔汗,”刘术赤举起酒碗,态度比之前恭敬了不少,“以前是我糊涂,总想着那些没用的虚名,没考虑族人的日子。以后,我跟您一起,把草原建设好,让族人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朱昭熙举起酒碗,跟他碰了一下,酒液洒出来,滴在篝火里,溅起一点火星:“好,我们一起。草原是大家的,好日子也得靠大家一起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