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强压术赤(1/1)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朱昭熙就起身往刘术赤的帐篷去。刘术赤是当年脱脱不花最得力的助手,这些年一直跟着脱脱不花,在部落里也有不少威望。之前朱见沽提过,刘术赤对现在的局面一直有意见,这次恢复库里台大会的想法,说不定也有他在背后撺掇。
走到帐篷门口,朱昭熙没让人通报,直接掀帘走了进去。刘术赤正坐在桌前喝茶,茶碗是普通的陶碗,里面的奶茶冒着热气。见到朱昭熙进来,他眼皮抬了抬,没有起身,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毡垫,语气淡淡的:“坐吧,嘎扎尔汗。”
那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疏离,甚至藏着几分敌意。朱昭熙也不介意,径直坐下,看着刘术赤。才多久没见,刘术赤老了不少,头发白了大半,脸上的皱纹也深了,可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像草原上的鹰,透着不服输的劲。
“听说你想恢复库里台大会?”朱昭熙没绕圈子,开门见山就问。
刘术赤端着茶碗的手顿了一下,茶水滴在桌上,他也没擦,随即冷笑一声:“怎么?嘎扎尔汗连蒙古人的老规矩都要管?库里台大会是我们蒙古人选大汗的仪式,跟您有什么关系?”
“我不管老规矩,但我管草原上的人。”朱昭熙的声音冷了下来,眼神也沉了沉,“当年,你跟着脱脱不花,被瓦剌打败,又被阿鲁台排挤,一路逃到南熙洲,连口饱饭都吃不上,是我把你们接过来,给了你们牧场,给了你们粮食,让你们的族人能活下去。
现在,你们日子好了,有牧场了,有学堂了,就想忘了是谁救了你们,忘了是谁让你们能安稳过日子?”
刘术赤的脸一下涨红了,猛地放下茶碗,碗底在桌上磕出一声响:“我没忘!我怎么会忘!可我是蒙古人!我的族人,应该听蒙古人的话,不是听一个外人的!您是虞国人,不是蒙古人,凭什么管我们蒙古部落的事?”
“你的族人为什么不听你的?”朱昭熙反问,声音不高,却字字有力,“你问问他们,去年冬天雪灾,牧场被淹,牛羊冻死了一半,是谁派来的救灾队?是谁连夜送来的草料和粮食,让他们不至于饿死?是你,还是我?
你再问问他们,孩子上学的学堂,是谁出钱建的?看病的医院,是谁派来的医生和药品,让老人孩子能治病?是你,还是我?”
刘术赤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垂着头,看着桌上的茶渍,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朱昭熙继续说:“蒙古人服强者,这没错。但强者不是靠喊出来的,不是靠拿着‘黄金家族’的名头唬人,是靠做事做出来的。
你要是能让族人的日子过得更好,能让他们有饭吃、有学上、有医看,不用你搞库里台大会,他们自然会听你的。可你现在,除了抱怨,除了撺掇脱脱不花搞事,还做了什么?你为你的族人做过一件实事吗?”
帐篷里静得能听到外面的风声,风吹着帐篷布,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刘术赤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过了很久,他才慢慢抬起头,眼里有了泪光,声音也哑了:“我知道,我不如你。
我没你有本事,没你能让族人过上好日子。可我不甘心……我是刘术赤,是黄金家族最忠诚的仆人。脱脱不花汗是黄金家族的后代,他才该是蒙古人的大汗。我不想看到新汗和老汗一样,被人说闲话,说他们是靠一个女人活着,说他们是虞国的傀儡。”
“没人说朱见沽和脱脱不花是靠女人活着的。”朱昭熙的语气缓和下来,她能理解刘术赤的执念,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忠诚,只是用错了地方,“你是蒙古人,这是事实。
但你的责任,不是拿着‘黄金家族’的名头争权夺利,而是让你的族人过得好。时代变了,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问题,更不能想着跟我作对。你要清楚,跟我作对,不是跟我一个人作对,是跟想过好日子的族人作对。”
朱昭熙盯着刘术赤,眼神里带着警告:“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别再搞那些没用的事。好好帮着朱见沽,帮着族人做事。不然,就算你是脱脱不花留下来的人,呵呵,本汗的仆人的仆人,我也不会客气。”
刘术赤看着朱昭熙,沉默了很久,终于慢慢点了点头,声音低沉:“我知道了。以后,我听你的。不会再提库里台大会,也不会再撺掇脱脱不花汗搞事。”
离开刘术赤的帐篷时,朱见沽正在外面等。他手里拿着一件披风,显然是担心朱昭熙冷。看到朱昭熙出来,他连忙上前,语气里满是担忧:“嘎扎尔汗,国相他……没跟您吵起来吧?”
“没事了。”朱昭熙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轻松了些,“他想通了,以后会听你的。你跟他说,草原的未来,不是靠一个人,也不是靠一个家族,是靠所有人一起努力。别总想着当什么大汗,先把族人的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朱见沽点点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看着朱昭熙的背影,突然明白,为什么蒙古人都服她。
她不仅是强者,能打胜仗,能带来好日子,更是懂他们的人。她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也知道怎么让他们过得更好,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而是用事实让他们信服。
接下来的几天,朱昭熙一直在草原上奔波。她去了学堂,看孩子们读书写字,孩子们见到她,都围过来,拿着自己写的字给她看,她也耐心地指点,跟孩子们一起念课文。
她去了农机站,看牧民们使用新的剪羊毛机,有牧民不会用,她就跟着技术员一起教,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操作,怎么保养;她还去了医疗点,看医生给老人看病,有老人怕打针,她就坐在旁边,跟老人聊家常,分散老人的注意力,让医生能顺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