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惊鲵捡了一个人:他要弥补遗憾? > 第212章 韩非恢复记忆。

第212章 韩非恢复记忆。(1/2)

目录

几天之后,陈雍便带着扶苏回到了咸阳。

回到王宫,扶苏换回锦袍,却是觉得这柔软丝滑的衣料,竟有些刺人。

他并未立刻回自己宫殿,而是径直求见嬴政。

章台宫内,嬴政正伏案批阅竹简。

听闻扶苏归来求见,他并未抬头,只淡淡应了一声:“进来。”

扶苏趋步入内,依礼参拜。

“儿臣参见父王!”

嬴政放下笔,“起来吧。这几日游学,可有收获?”

扶苏深吸一口气,将这几日所见,洼里村艰难、合阳里的井然有序、韩人秦人融合后的生机娓娓道来。

全部听完,嬴政沉默良久,方才开口:“看来,陈雍带你看了他想让你看的东西。

那么,告诉父王,你明白了什么?”

扶苏抬起头:“儿臣还不太明白,但有些理解父王东出灭国、一统天下之大志,非为私欲,实为结束数百年纷争,缔造万世太平之基业。

合阳里之景象,便是此志之微光。”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他并未多言。

扶苏话锋一转,语气沉凝了些:“但是,儿臣也明白,帝国车轮前行,其势磅礴,难免碾碎石砾,扬起尘埃。

洼里村之困苦,亦是现实。严苛律法、频繁征发,于富庶之地或可承受,于凋敝之乡则如雪上加霜。

父王之棋局,宏大深远,然落子之时,或需更审慎考量每一‘子’所能承受之重。”

他略一停顿,见嬴政并未斥责,便鼓起勇气,将陈雍关于“工钱预支”、“互助耕种”、“减免赋税”等初步设想,条理清晰地说了出来。

“儿臣愚见,律法之严明,需与执行之仁恕相辅。若能稍加变通,既保徭役之行,亦解民户之忧。

或可减少如洼里村之悲剧,使百姓更能体会父王缔造新秩序之长远善意,而非仅感其威压。

如此,或许更能收拢民心,稳固大局。”

说完最后一句,扶苏微微垂首,心跳如鼓,他知道自己所言,已近乎对嬴政既定国策的质疑。

殿内再次陷寂静。

就在扶苏几乎要承受不住嬴政的威压之时,嬴政忽然开口,声音竟缓和了一丝:“你能看到合阳里之光,亦不忘洼里村之暗,更知思索调和之法尚可。”

扶苏闻言,心中涌起一丝激动。

这是父王极少给予他的肯定!

嬴政沉吟片刻,“陈雍的确是一个大才,他所言,虽有些理想迂阔,却也不乏可取之处。

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调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非简单几条妙计可概全。”

他站起身,走到殿窗边,目光望向窗外。

“你的见识,仍显稚嫩。但,肯去看,肯去想,便是开端,日后,多看,多听,多思。至于该如何做……”

嬴政没有再说下去,但眼神告诉扶苏,路需要他自己去寻,答案需要他自己去找。

“儿臣谨遵父王教诲!”扶苏深深一揖。

“下去吧。”

嬴政挥了挥手,重新坐回案前,拿起了一份新的竹简,看了一眼之后,便放下,紧接着便拿起笔墨,将方才扶苏所言记下。

……

另一边,当陈雍走出宫中,回去自己府宅时,夜色已经暗淡了下来。

府邸门前,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将一道徘徊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陈雍见状,眉头微皱。

【这人身着影密卫的服饰,莫非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当他走近,看到剑器的停留一瞬,他便得知了来人的身份,正是跟随嬴政去往赵国的韩非!

见到陈雍,韩非率先开口,声音透过面甲,显得有些沉闷,“陈……陈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