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政策“大礼包”(2/2)
“难怪都说橙天挖人不但只靠高薪,处处见细节啊。”
卢云端着餐盘在陈天对面坐下,看似随意地问道:“这样的标准,员工每顿伙食费要多少?”
“两块钱一餐,不限量自助。”陈天递过一张饭卡:“我们给每位员工都办了充值卡用作付款。”
卢云微微颔首,这个价格在这年头还真不算便宜。
他在心里快速算了一笔账。
以深城当前的物价水平,普通工人日薪约十元,市场上猪肉两元一斤,一个包子才一毛钱。
而橙天员工一餐就要花掉一斤猪肉的钱。
若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伙食费就要占去日收入的六成。
这绝对不是普通工人能承受的起的,他们还有家人需要靠工资生活。
但转念一想,互联网行业薪资水平普遍偏高。
橙天更是其中翘楚,普通员工月薪也高达800-1000元,这样的餐饮支出对他们而言尚在可接受范围。
卢云夹起一块红烧肉尝了尝,肉质酥烂入味,火候恰到好处。
以目前餐厅的菜品规格来看,陈天必定还要额外补贴,才能维持这个标准继续运营下去。
这种无处不在的隐性福利,恰恰体现了陈天对员工的关心和重视。
用餐结束后,几位领导望着餐盘里剩下的虾壳,欲言又止。
他们机关食堂每餐标准才五毛钱,与橙天一比确实相形见绌。
但卢云用眼神制止了可能的提议,政府机关若效仿企业搞高标餐饮,难免会落人口实。
有些事儿,企业做得,政府却做不得。
陈天注意到,随行记者在午餐后已被礼貌地请离,而卢云等人并没有离开的意思。
他心领神会地将领导们引至公司顶楼会客厅。
真正的重头戏,此刻才刚刚开始。
果然,陈天将众人刚请到会客厅,茶还没来得及奉上。
卢云就清了清嗓子,开诚布公的说道:“小陈,我今天可是把班子成员都带了过来,深城对橙天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这次过来...
其一是考察调研,刚才已经看过了,你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
其二,是想听你讲讲公司目前经营上有没有遇到困难。
如果有困难,尽管提出来,能解决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向上级部门反映协助解决。”
卢云率先就定下了基调,话里话外都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没有一点儿场面话。
陈天先表达谢意:“感谢领导们的关心,橙天大体上没遇到什么困难,但员工福利上...”
“但说无妨。”卢云很配合,这次来就是要给橙天政策“大礼包”的。
不怕陈天提条件,他要真一个不提,卢云反而还不乐意,税收优惠、土地批文这些常规支持,对普通企业是雪中送炭。
但对橙天这种“全球性”标杆企业来说,扶持力度显然远远不够。
若干年后当橙天跻身世界百强时,媒体若问起:“深城给了在初期给了橙天什么支持?”。
总不能让陈天只拿得出减税和批地这样“平平无奇”的回复。
陈天心领神会。
他明白了卢云今天调研的目的,对方明显不是来听他客套的,而是让自己提出实实在在的“困难”。
“我们计划建设员工公寓,吸引更多顶尖人才汇集深城、加入橙天,但如果按照商业开发拿地...”陈天起了个头。
卢云微微颌首,看向张汉国:“有相关政策扶持吗?”
“可以参照'公房'标准,可此前都是国企或机关单位...”张汉国有些犹豫地回道。
陈天一说他就明白了意思,无非是想用远低于商品房的地价拿地,建设不能交易的员工福利公寓。
国企在房改前一直有这个政策,但民营企业确实没有先例。
卢云直截了当地问:“政策对企业性质有无明确要求?”
“有,只能是国有企业或机关单位,这些房子说到底也是国有资产。”张汉国对政策了如指掌,毫不犹豫的回道。
卢云也明白这个是国企、机关单位的员工福利,私营企业确实不太符合这个政策。
他眉头微皱,脸色不太好看,有些下不来台。
他是来给陈天送扶持,结果对方刚提了一个“小”要求,自己这边就卡住了。
这让卢云面子多少有些兜不住,场面一时也有些冷场。
体制内从不缺聪明人,为领导分忧解难是下属的责任和工作。
国土局负责人适时接过话头:“领导,既然'公房'模式不适用,按正规商业住宅批地给橙天也是可以的,橙天是我们深城明星企业,适当的优惠...”
他说到这里就适时的停住了。
该给多少优惠,自然要等领导定夺,他只需要出谋,而不是定策。
卢云闻言,嘴角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这才像话,要的就是这种“当场办公”解决困难的效率。
“小陈,你需要多大的地块儿?”卢云看向陈天,先听听他的需求,才好给优惠力度。
陈天腼腆的笑了笑,意有所指的回道:“目前橙天所有员工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在座都是聪明人,谁都能听出陈天的潜台词,一万员工自然是按照一万人的住房标准来。
想要满足一万人的住房需求,这得多大的地块?
况且刚才陈天说的是目前员工人数,而未来究竟有多少人,现在谁都不知道。
卢云明显淡定许多,此时还笑得出来,更进一步问道:“员工人均住房面积准备按照多少准备?”
“100平。”陈天给出一个折中的数字。
经过与马画藤等人的内部讨论,他们最终放弃了最初设想的150平方案。
这个面积已经超出福利房的范畴,基本也和底层员工无缘,很容易滋生一些问题,还不如直接放弃。
至于高管们若嫌120平不够,想要更大的豪宅,大可以自行去购置商品房。
这个回答终于让卢云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要知道,体制内的公房标准,普通在编职工只能分配到30平,这也是“公房”被许多人称作单身公寓的原因。
科级60平,处级干部也不过80平。
而陈天一开口就是人均100平,还是能办产权证的准“商品房”。
......
陈天察觉到气氛的变化,正想主动让步,从100平降到80平,甚至60平也未尝不可。
他报的这个数字本就留足了余地。
所谓一万人,人均100平,自然不是真要给所有在职员工都发套房。
真要这么干,恐怕明天公司就会冒出十万“员工”。
福利房必须设置严格的门槛,这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真正的核心人才负责。
陈天是给员工谋福利,而不是当大“慈善家”。
既然不是所有员工现在都分房,但陈天是按一万人和领导们谈地皮。
这就给了陈天后续很大的操作空间。
哪怕最终人均只给50平的地皮,陈天完全可以只建5000套,一样能达到人均100平的标准。
至于没按照规划的问题,陈天相信领导们能够体谅,也不会借此卡着不给办理房屋产权证。
想到这儿,陈天准备主动开口给领导个台阶,对方刚才话说的那么满。
这会儿在政策上打折扣,会有损威信。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让领导难堪无疑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要不...”陈天刚开口,卢云却突然抬手打断:“就按一万人、人均100平的标准定。”
他目光如电,环视在场涉及到的各部门负责人:“各位有没有问题?”
“国土局没问题。”
“住建局全力配合。”
......
在座众人纷纷表态。
“具体优惠幅度...”卢云意味深长地停顿片刻,将目光转向张汉国。
张汉国心领神会,明白这是对方让刚上任的自己树威信,立即接话:
“可以参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标准,地价按工业用地基准价上浮20%执行。”
这个报价让几位局长暗自咋舌,这比正常商业用地低了近七成。
陈天借着喝茶的动作掩饰眼中的惊讶,他原以为能拿到五折优惠就已经是意外之喜。
卢云的魄力,显然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而张汉国能如此干脆地抛出这个方案,背后自然少不了卢云的授意。
“感谢各位领导。”陈天起身对在座领导深深鞠了一躬。
既是代表自己,也是代表那些将受惠终生的员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