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 第240章 四面楚歌

第240章 四面楚歌(2/2)

目录

肖青山作为黑山县的县令,不是没想着管。

他先前贿赂耿精忠,好话说了一箩筐,才让耿精忠松口,约束手下少些抢掠;又从县衙里调出三十多个衙役,让他们在街上游巡,尽量护着百姓。

可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他一个七品县令,在四品将军面前,连抬头说话的底气都没有,耿精忠要是真要硬来,他根本拦不住。

此刻,县衙后堂里,烛火昏黄,映着肖青山落寞的身影。

他坐在桌前,面前摆着一个小小的酒壶,还有一盘花生米,花生米只剩寥寥几颗,还沾着桌角的灰尘。

肖青山端着酒杯,一杯接一杯地往嘴里灌。

酒是最便宜的杂粮酒,辣得他喉咙发疼,可他却像没尝出来似的,眼神涣散,脸上早已没了往日的儒雅,只剩下浓得化不开的愁绪。

“大人,时候不早了,该歇息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康松端着一盏油灯走了进来。

康松是肖青山的师爷,跟着他在黑山县待了三年,头发都白了大半,此刻看着肖青山这副模样,眼神里满是心疼。

肖青山抬起头,醉眼朦胧地看着他,咧嘴笑了笑,伸手拿起酒壶,给旁边的空碗倒满酒:“康老,来……陪我喝几杯。”

康松叹了口气,把油灯放在桌上,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拿起那碗酒:“老朽不善饮酒,可大人既然烦闷,我便陪你喝两杯。”

酒刚下肚,肖青山就放下碗,手指摩挲着桌沿,声音低得像在自语:“康老,你说……我是不是你跟过的最无用的县令?”

康松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大人何出此言?”

“你先前辅佐的两任知县,一个升了知州,一个告老还乡,临走时百姓还送了万民伞……”

肖青山顿了顿,眼眶突然红了,“可我呢?下护不住百姓,上触怒了上官,这次跟着耿精忠围剿秦家村,还打了个大败仗。如今耿精忠死了,这笔账,迟早要算到我头上……”

他想起刚到黑山县的时候,自己也是踌躇满志。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初来黑山县他就面临当地乡绅的合伙刁难和算计,后来靠着和秦明合作,赚到了第一桶金,却因此得罪了钱家和郭家的后台,本想着配合官兵围剿秦明将功补过,却不曾想耿精忠的两千兵马打败而亡……

他就像湍急河流里的一滴水,只能跟着水流走,就算想躲着礁石浅滩,也由不得自己。

“大人,时运如此,怪不得你。”

康松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说道:“你本是白丁出身,没有世家的靠山,能走到今天,已经不容易了。之前的路,你没得选,老夫能力平庸,也没帮上你多少……如今这局面,实在是天命难违。”

康松了解肖青山,知道他的抱负,也知道他的无奈。

换成任何一个没有靠山的县令,处在这样的境地,恐怕都比肖青山好不了多少。

肖青山沉默了许久,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是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边角都被手心的汗浸湿了。他把信纸递到康松面前,声音有些发颤:“康老,如今……似乎还有一条路,你帮我看看,行不行。”

康松接过信纸,疑惑地看了肖青山一眼,随即展开。

只看了几行,他的眼睛就猛地睁大了,手指捏着信纸,手都在抖,看完后抬头看着肖青山,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来——信的落款,竟是秦明。

“这……这是秦明的书信?”

康松的声音里满是震惊,他实在没想到,肖青山竟然会和“反贼”有联系。

肖青山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是他用信鸽送来的……康老,你说,我该不该信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