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咱家没神仙,可灶王爷换人了!(1/2)
孙小朵捏着那片泥块,指腹蹭过纸上歪扭的字迹,鼻尖突然发酸。
灶膛里的余烬还暖着,她蹲在青石板上,看泥像的裂纹像道小闪电,从眉心劈到下巴。\"咔嗒\"一声,最后一块泥壳掉在她脚边,露出底下褪色的旧画像——红袍金冠的灶王爷端着玉碗,碗里盛的是看不出滋味的仙露。
可就在画像背面,不知何时浮起层浅淡的影子:毛茸茸的猴爪扒着灶台沿,指尖还粘着几粒红亮的辣豆粉,像有人刚捏完辣椒就按了上去。
\"哟嚯。\"她眼睛亮起来,用沾着灶灰的手背抹了抹鼻尖,\"天庭钦定的司火正神,竟被挤到背面当衬纸了?\"竹扫帚往旁边一扔,她踮脚把旧画像轻轻揭下来,对着光看了又看——猴爪印的轮廓正好盖在灶王爷的官印上,辣豆粉的痕迹还带着点焦香,像极了前日她偷吃萧逸藏在灶台里的辣椒面时,蹭在砖缝上的。
\"换班就换班呗,又不是没见过。\"她把画像翻个面,用浆糊重新贴回墙上。
猴爪印朝上,灶王爷的金冠压在最底下,倒像给新神当了个金边托儿。
手指在画像上轻轻一叩,\"往后你管火,我管往汤里撒辣椒面,成不?\"话音刚落,灶膛里的柴火\"啪\"地爆出朵金焰,窜得比她头顶还高,火星子噼啪响着,像在拍巴掌。
\"小朵!\"院外传来萧逸的唤声,声音里带着点憋不住的笑,\"祠堂那边又吵起来了,你不去劝劝?\"
孙小朵拍了拍膝盖上的灰,顺手把沾着灶灰的手指往裤腿上蹭了蹭——这动作像极了孙悟空当年偷吃仙桃被抓包时的模样。
她拽着小金猴的尾巴尖往外走,嫩芽扫得她手心痒痒:\"走,去看看老人们又为大圣吵什么架。\"
祠堂里的檀香混着油墨味,七位白胡子老者围在香案前,手里的狼毫笔还滴着墨。
最年长的张阿公拍着桌子:\"当年大圣闹天宫时那威风,才是真神该有的样子!\"李伯把画纸往他跟前一推,纸上画着个蹲在井边的猴子,眼眶红红的:\"我听我奶说,大圣当年帮她找走丢的牛,牛找到了,他倒蹲井边哭,说牛眼泪比他当年被压五行山时还咸!\"
萧逸倚着门框笑,手里转着半块没吃完的芝麻糖。
见孙小朵进来,他冲香案努努嘴——案上摊着十几张画纸,有画大圣扛着金箍棒踩云朵的,有画他蹲在屋檐下给小孩掏鸟窝的,还有张最离谱,画着大圣尾巴卷着个拨浪鼓,正逗襁褓里的娃笑。
\"要我说,\"孙小朵踮脚把小金猴放在香案上,小猴立刻扑向李伯的砚台,\"神仙该长什么样,咱们说了算呗。\"她抽过张白纸,蘸了蘸李伯的墨,\"阿公们画,我来当裁判!\"
话音未落,张阿公的笔先落了——他画的大圣穿着锁子甲,金箍棒砸在南天门上,火星子溅得满纸都是。
李伯的笔慢些,画的是大圣蹲在田埂边,手里举着个烤红薯,红薯皮裂开条缝,热气直往天上冒。
最年轻的王二叔挠挠头,画了个没穿盔甲的猴子,正蹲在他自家院儿里,帮他娘补漏雨的瓦——那是他十岁那年,屋顶漏雨漏得没法睡,第二日起来,瓦全修好了,房檐下还挂着串晒干的桃干。
画纸一张张铺满香案,萧逸忽然嗅了嗅:\"哪来的糊味?\"众人抬头,却见供桌上的香炉\"轰\"地窜起团金焰,火舌卷着所有画纸往上蹿。
火星子在半空打了个转,竟凝成幅新的画像——没有盔甲,没有金箍棒,只有双笑弯的眼睛,眼角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灶灰。
张阿公的胡子抖了抖,伸手摸了摸那团光:\"当年我奶说,大圣眼睛最亮,亮得能照见人心底的事......\"李伯抹了把脸:\"我奶也说过,说那眼睛笑起来像晒暖的猫......\"王二叔突然笑出了声:\"我娘说,大圣给她补瓦时,她抬头看他,就见这双眼睛,比屋檐下的桃干还甜!\"
孙小朵望着那团光,忽然想起前日在山顶看到的月光。
她悄悄拽了拽萧逸的袖子,后者低头,见她眼睛里也闪着光:\"你看,这才是咱们的大圣。\"
月上柳梢时,韦阳的脚步声碾碎了村尾的蝉鸣。
破庙的门楣早塌了半边,他打着火折子往里照,却见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坐在门槛上,正对着冷灶说话:\"大圣叔叔,我攒了半包辣椒粉,我娘说你爱吃辣。\"她从布兜里摸出个小纸包,轻轻倒进灶灰里,\"等冬天我生了火,给你煮辣汤喝,比小朵姐姐煮的还辣!\"
韦阳的脚步顿住。
他记得这丫头,是村东头卖辣豆腐的盲阿婆的孙女,生下来就看不见。
他摸出怀里的油灯,火折子\"噌\"地亮起,灯芯在风里晃了晃,终于燃得稳稳的。
他把灯放在灶前,暖黄的光漫过冷灰,漫过小丫头的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